电针配合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2022-09-29 03:05温冬艳邹贵娣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针肢体实验组

温冬艳,邹贵娣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康复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的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会出现肢体偏瘫情况,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1]。因此,如何针对性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成为康复科关注的话题之一。常规康复训练与电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有一定效果,但临床效果有限[2]。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属于一种作业疗法,该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通过劳动方式,借助手艺、游戏、运动等改善肌肉及脑部功能,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3]。本研究探讨电针联合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康复科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MRI等影像技术明确为脑卒中;②生命体征稳定且无意识障碍,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程≤3个月;③意识清醒者由本人在同意书上签字,昏迷者则家属签字同意,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肝脏或肾脏合并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肾衰竭、肝衰竭等;②认知及精神障碍;③依从性差或自行退出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平均 (61.12±2.25)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1~70岁,平均(60.98±2.3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式,主要是给予患者电针治疗,电针取穴包括百会、四神聪、印堂、肩髃、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应用棉签对上述穴位消毒后针刺,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曲池配合谷一组,阳陵泉配足临泣一组,设定治疗频率为120次/min,治疗时间30 min。指导患者进行以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为主的病房延伸训练,主要是训练穿衣、洗漱及大小便等能力,逐渐让患者掌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具体由本科室作业治疗师按评估结果分配作业治疗包,将治疗包发放给相应功能的患者。康复治疗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价,针对Ⅳ~Ⅴ期者选择揉纸画制作,Ⅳ期者选择丝网花制作。以揉纸画为手工训练方式的患者,主要选择不同图案、不同大小的画板,图案的内容包含向日葵、玫瑰花、郁金香、蝴蝶兰等,根据自己所选图案制作纸画,进行手工作业练习。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治疗师可在一旁给予引导,让患者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顺序进行,鼓励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中也可安排患者在单独房间,每周也可进行交流互动,对于需要应用剪刀的手工制作应充分保障安全性,可安排人员予以监督,主要是避免患者发生误伤情况。

1.3 观察指标①于治疗前、治疗3周及6周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内容包括进食、沐浴、修饰、穿衣等,总分100分,<20分为完全残疾,20~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0分为功能良好。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②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上肢FMA评分总分66分,下肢FMA评分总分34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BI评分治疗3周、6周后,两组的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变化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变化比较(±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6周后实验组 40 50.12±4.71 68.15±5.22* 76.62±5.78*对照组 40 50.22±4.72 62.03±5.04* 69.23±5.51*t 0.095 5.334 5.853 P 0.925 0.000 0.000

2.2 FMA评分治疗6周后,治疗6周后,实验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及FM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n 上肢FMA评分 下肢FMA评分 FMA总分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治疗前 治疗6周后实验组40 34.15±3.26 51.13±4.45 17.12±1.86 26.02±2.21 52.23±5.76 77.62±6.72对照组40 34.22±3.15 43.35±4.02 17.06±1.81 21.42±2.06 52.15±5.78 64.45±6.23 t 0.098 8.205 0.146 9.630 0.062 9.090 P 0.923 0.000 0.884 0.000 0.951 0.000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因素是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发病后常存在严重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可引起脑组织坏死及软化,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脑细胞神经元损伤,进一步引起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4]。传统的脑卒中干预主要是康复训练配合电针,其中康复训练可通过相关肢体功能训练提高肌力,恢复肢体功能[5]。电针则是加强神经功能刺激,修复损伤神经,改善脑部微循环及促进患者康复[6]。上述方式虽然对改善神经功能及提高运动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效果一般。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及容易推广的干预手段十分必要。

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在脑卒中的干预中能很好地解决患者康复自愿不足问题,该训练方式具有趣味性及创造性的特点,使患者从既往被动治疗及灌输式治疗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治疗,使病房延伸康复真正落到实处[7]。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属于艺术治疗的范畴,通过手工劳动创作治疗心理及躯体功能障碍,让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改善认知及肢体功能,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对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8]。此外,手功能作业包训练具体特点如下:①艺术性:手工制作是一种艺术性创造的过程,制作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艺术性属性,对提高患者身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②创造性: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患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在完成自己风格的手工作品后常常会获得很大成就感,对激发患者训练积极性有重要作用。③趣味性:手工制作可选的内容多种多样,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选择,充分表现其趣味性特征,让患者主动参加,取得良好训练成效。④持续性:手工制作最终呈现对应的成品,任务式的方式让患者每天感觉到提高,保证患者保持更好治疗持续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周与6周后实验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6周后,实验组上下肢FMA评分与FMA总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手功能作业包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电针配合手功能作业包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肢体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电针肢体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电针联合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imentin、α-SMA、TGF-β1及p-smad2表达的影响
肢体语言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肢体写作漫谈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