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2-09-28 07:15陈君理杨海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高质量民族

叶 慧,陈君理,2,杨海晨

(1.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实施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4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由于发展基础弱、创新能力低、人力资本缺乏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2]。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地区要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3]。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也是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对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学界已进行了一些探讨。邹丽娟等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4]。王超品提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推进认同整合,处理好民族关系,逐步实现依法治边,加强科技创新驱动[5]。李丽媛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义[6]。黄顺春等综合评价了黔滇桂青等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7]。闫海春基于内蒙古9 个地级市的研究,认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贡献显著,绿色、协调、开放贡献相对不足[8]。此外,学者们对民族地区产业也进行了专题研究。李俊杰开展了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9],马欣对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评价[10],刘利开展了黔东南苗族传统工艺特色产业研究[11],张兆忠分析了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12],向琳等探讨了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13]。同时,学者对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展开研究,马茹等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非均衡态势[14];潘桔等认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呈缩小趋势,西南和东北地区差异逐渐增大[15]。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方面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某个区域、某个产业或者单方面经济数据指标,从民族地区整体以及区域差距视角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基于2015—2020年省级数据评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由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为依据[16],综合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以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 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选取15 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构建衡量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新疆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财政自给率等指标由原始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1: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续表

(二)研究方法

1.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具体步骤如下[17]。

(6)分别计算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维度指数

2.区域差距测度方法。采用Dagum 提出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区域差距进行分析[18]。总体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yji表示j区域内第i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yhr表示h区域内第r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表示所有省份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平均值,n表示省份总个数,k表示划分区域总个数,nj表示j区域内省份个数,nh表示h区域内省份个数。总体基尼系数G可分解为区内差异贡献Gw、区间净值差异贡献Gnb、超变密度贡献Gt,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G=Gw+Gnb+Gt。

σ收敛是指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离散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检验σ收敛常用的方法是变异系数法,可以表示为

三、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一)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状况

由表2 可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逐年上升,经济发展质量逐渐向好。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从2015 年的0.365 2 增加到2020 年的0.498 4,年均增长6.47%,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集中力量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及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发展[19]。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此外,省际之间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八省区的数据来看,2020 年,广西和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相对较高,分别达到0.604 8和0.594 9;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相对较低的是西藏和青海,分别为0.405 4 和0.428 4。从收敛性来看,八省区的σ收敛系数由2015 年的0.241 5下降至2020 年的0.146 5,年均下降8.99%,表明存在σ 收敛特征,反映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省际差距有缩小趋势。

表2: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得分

(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单因素分项评价

由表3 可见,从经济发展维度看,内蒙古经济发展单项得分相对较高,2020 年达到0.114 3,结合二级指标数据看,2020 年,内蒙古人均GDP 为7.21 万元,比八省区平均水平高约1.89 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48%,而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人均GDP 相对较低,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创新驱动维度看,2020 年宁夏创新驱动单项得分最高,为0.131 9,同年宁夏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为10.69 件,比八省区平均水平高3.47 件,其余地区得分未超过0.1,区域创新能力还须加强;从民生福祉维度看,2020 年青海省民生福祉单项得分最高,为0.190 6,同年青海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13%,低于八省区平均水平,而贵州、云南等地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相对较高;从绿色生态维度看,广西绿色生态单项得分相对较高,2020 年为0.261 3,同年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优于八省区平均水平6.65 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比八省区平均水平高27.14 个百分点,而宁夏、新疆等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森林覆盖率指标相对较低;从安全保障维度看,内蒙古安全保障单项得分相对较高,2020 年为0.216 7,2020 年,内蒙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 521 千克,财政自给率为38.92%,比八省区平均水平高12.84 个百分点,而西藏、青海等地近五年财政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收入能力有待增强。

表3:2020年高质量发展维度单因素得分

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原因

本文在测算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基础上,运用Da⁃gum 基尼系数分解法,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区域差异及原因。从区域间基尼系数看,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264 6、0.136 1、0.112 7。显然,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差异相对较大。从5 年的发展时序看,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发展差异经历了“大幅下降—小幅波动”的演变历程,其中,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由2015年的0.286 2下降至2020年的0.259 5,年均降幅为1.81%。总体来看,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表4:2015—2020年高质量发展区域间基尼系数

从区域内看,区域内基尼系数由2015年的0.122 0下降至2020年的0.077 8,年均降幅达7.52%,其中,2015—2019 年为连续下降阶段,降幅为44.67%,2019—2020 年为小幅上升阶段。民族地区区域内发展差异经历了“大幅下降—逐渐平稳”的演变历程,与σ收敛系数分析结果一致,也与张扬等的研究结果相似[20]。总体来看,民族地区区域内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协同发展程度进一步加强。

从造成差异的原因看,民族地区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差异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16.58%、75.11%、8.31%,可见,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先后实施了“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助”等政策,大大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21]。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区域间联动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五、提升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设计

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区域内差距经历了“大幅下降—逐渐平稳”的演变趋势,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的差异呈“大幅下降—小幅波动”的发展态势,缩小区域间差距的关键在于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人均GDP相对较低,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民族地区要深耕资源禀赋优势,强一产、补二产、优三产,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区域经济赶超发展。

二是加大推动民族地区创新驱动。民族地区专利授权数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率相对较低,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利授权数。优先发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提高互联网宽带接入率,提升地区创新驱动能力。

三是持续提高民生福祉。民族地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公共服务领域的差距明显,其中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政府应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和基础医疗设施投入,加大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居民福利水平。

四是促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除了空气质量得分普遍较高外,部分地区还存在森林覆盖率低、人均用电量高的情况。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区,要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夯实安全保障基础。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状况较好,但地方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为了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财政还需要加大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高质量民族
我们的民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