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杜和宝,苏增锋,张凤,朱天宝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疾病,约占脑卒中的70%[1,2]。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稳定而特异的降解产物,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敏感分子标志物[3],其血浆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急性幕上脑梗死患者进行D-D监测,探讨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报道如下。
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2 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修订的诊断标准[4];发病至入院时间<1 d;经头颅核磁共振确诊且发病至确诊时间<1 d;幕上脑梗死。排除血管炎、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及血管畸形所致的脑梗死,排除各种栓子脱落导致的脑梗死,排除溶栓及取栓脑梗死患者,排除肿瘤患者及合并感染等可能导致D-D 水平升高的患者。162 例患者中,初发脑梗死患者102例(初发组),复发脑梗死(与第1次脑梗死发病时间间隔>1 月且头颅磁共振发现新病灶)患者60 例(复发组)。初发组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 59~79 岁;合并高血压病 45 例、糖尿病 27 例、高脂血症 37 例;复发组中,男 49 例,女 27 例;年龄58~82 岁;合并高血压病 30 例、糖尿病 18 例、高脂血症26 例。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04200243)75 mg,口服,1 次/晚;阿托伐他汀(兴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2008003)20 mg,口服,1 次/晚;血塞通软胶囊(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H1-05)2 片,口服,3 次/日;同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合并脑水肿者加用减轻脑水肿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1 d。
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值0~0.5 μg/mL,检测水平>0.5 μg/mL为D-D 水平增高。所有入组患者于入院第2 天(即发病48 h 内)及第8 天检测血浆D-D 水平。根据2次的D-D水平检测结果分为3组:2次均增高为“持续升高”;第1次升高,第2次水平恢复正常为“短暂升高”;2次水平均正常为“正常”。所有患者完善头部核磁检查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判断病灶大小[5]:梗死灶面积>3 cm2,累及大血管主干脑解剖部位2个以上供血区为“大梗死”;梗死灶面积为1.5~3.0 cm2,累及血管为1 个解剖部位的小血管分支为“小梗死”;梗死灶面积<1.5 cm2为“腔隙性脑梗死”。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判定病情轻重:评分<5分为轻度卒中,评分5~15分为中度卒中,评分>15分为重度卒中。根据治疗21 d后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判断患者预后:100 分为完全正常,61~99 分为轻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40分为重度依赖。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初发组血浆D-D 水平升高占80.39%(82/102),复发组占83.33%(4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血浆D-D水平短暂升高比例高,而复发组持续升高比例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血浆D-D水平比较[例(%)]
初发急性脑梗死D-D水平持续升高亚组以大梗死灶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亚组(均P<0.05);短暂性升高亚组以小梗死灶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 组(均P<0.05);正常亚组以腔隙性梗死灶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D-D水平初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大小比较[例(%)]
NIHSS评分结果显示,初发急性脑梗死D-D水平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卒中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组(均P<0.05),其他2亚组的重度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亚组以轻度卒中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亚组(均P<0.05);短暂升高亚组3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D-D水平初发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结果比较[例(%)]
B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初发急性脑梗死D-D水平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依赖为主,占比高于其他2亚组(均P<0.05),其他2亚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D-D水平初发脑梗死患者BI指数比较[例(%)]
脑梗死的发病基础是血管病变和损伤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复发脑梗死致残率及病死率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6]。D-D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最小片段,在正常人体血浆中水平较低。当体内纤溶亢进、血液高凝或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水平升高,可用于评价继发性纤溶效果,反映机体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预测血管血栓事件的发生[7]。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水平的变化可间接预测脑卒中的进展趋势[8]。这主要是由于D-D 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同时升高血管的通透性,使动脉硬化加速,促进血栓形成[9,10]。脑梗死发生后,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随后代偿性纤溶活性增高,血液高凝状态,D-D水平明显升高;病情稳定后,凝血纤溶平衡,D-D水平恢复正常;但脑梗死复发时,血浆D-D 水平再次明显升高;故D-D 对判断脑梗死预后、监测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患者血浆D-D 水平升高在初发脑梗死占80.39%,复发脑梗死占83.33%(P>0.05);但初发组血浆D-D水平短暂升高占比高,而复发组持续升高为主占比高(P<0.01),提示脑梗死患者D-D水平升高,血浆D-D水平持续性升高与脑梗死再发有关[10,11]。本研究中,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D持续升高亚组以大梗死灶为主(均P<0.05),短暂性升高亚组以小梗死灶为主(均P<0.05),正常亚组以腔隙性梗死灶为主(均P<0.05),提示D-D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存在关联性,梗死面积越大,血浆D-D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12,13]。本研究中,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D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卒中为主(均P<0.05),正常亚组以轻度卒中为主(均P<0.05),短暂升高亚组3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凝血纤溶失衡越严重,D-D升高越明显。所以,监测D-D水平的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4,15]。本研究中,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D 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依赖为主(均P<0.05),其他2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监测D-D水平的变化对预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能动态反映凝血状态,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16]。有报道D-D 水平的变化对进展性脑梗死有预测作用[15],进展性脑梗死血浆D-D 水平呈升高趋势,疾病进展越严重,血清D-D 水平升高越明显,D-D是早期进展性脑卒中独立的预测因子[17,18]。
另一方面,不能排除患者发病前就存在高凝状态。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发病前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处于血液高动力状态,易出现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血浆D-D 水平升高[19];糖尿病患者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微血管病变的整个病理过程会被机体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贯穿[20];而血脂增高可导致凝血、纤溶及其抑制系统功能紊乱。因此,需动态观察血浆D-D 水平变化,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积极治疗高凝血症,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改善预后[21]。
综上所述,D-D水平对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动态监测脑梗死患者的D-D 水平对判断疾病走势,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