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社区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促进作用

2022-09-28 08:25张菲张海林刘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认知度缝隙评分

张菲 张海 林刘慧

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436000

疫苗接种指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体内,通过免疫系统进行辨认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使接种者获得对该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1-2〕。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一类疫苗实行儿童免费接种政策,二类疫苗接种采取自费自愿的原则〔3-4〕。但目前疫苗接种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社区流动儿童,如不能及时接种疫苗,不仅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还可能造成传染病的区域流行,给居住地免疫规划工作带来影响〔5〕。由于一类疫苗为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率较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部分家长防疫意识不强。而造成这类情况的原因与儿童家长的认知和态度有关,因此,需要一种管理模式提高儿童家长的接种意愿,以促进接种工作的开展〔6-7〕。本文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社区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并观察其对疫苗接种的促进作用。现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接种疫苗的35例儿童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2~8月接种疫苗的35例儿童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平均(3.05±1.56)岁;父母受教育程度:初中16例,高中10例,大学及以上9例;家庭月收入5 000~10 000元24例,10 000以上11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个月至8岁,平均(3.26±1.66)岁;父母受教育程度:初中15例,高中11例,大学及以上9例;家庭月收入5 000~10 000元25例,10 000元以上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社区流动儿童(非本地户籍);②符合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③儿童家长能正常沟通交流;④干预期间在社区固定居住。排除标准:①患感染性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疾病;③有过敏史;④存在免疫缺陷,或近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⑤注射部位存在皮肤疾病;⑥中途退出或去其他医院接种疫苗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干预,包括口头、电话告知儿童家长疫苗接种流程和相关事项,指导疫苗接种后常规护理事项,为期12个月。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为期12个月。(1)建立干预小组。组建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小组,由1名护士长、5名护士组成,护士长对小组统筹管理,负责组织疫苗接种工作、汇总每日工作情况及相关效果评价等。将入组儿童分为5组,每组7人,分别固定由1名护士管理。(2)制定方案。小组制定无缝隙护理模式具体方案、宣传及培训资料、相关考核制度、记录单和确定问卷及量表选用等,并交由本院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3)培训。护士长对全员培训,包括疫苗接种工作具体流程及各项细则、沟通方式和技巧等。(4)具体流程:①入院后热情接待,充分与儿童家长沟通,了解其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背景、职业、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及意愿、接种儿童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过敏史、目前疫苗接种情况等),建立疫苗接种个人档案,办理接种证;②健康宣教,通过与儿童家长交谈详细介绍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向家长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宣传手册或微视频),提高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度,增强接种意愿;③规划接种流程,通过与家长沟通,根据家长工作时间安排、出行交通方式、监护人员安排等制定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工作日程表,确定沟通方式(电话、微信、上门随访等)及沟通时间,告知家长接种前会主动与家长沟通相关细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随访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等;④建立微信群,将入组儿童家长纳入疫苗接种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给家长灌输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性,方式有电子版资料、宣传视频、语音讲解等,同时通过微信群随时解答家长疫苗接种的相关疑虑;⑤向家长发放疫苗接种记录单,要求家长准时填写疫苗接种的基本信息,每日详细填写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有无发热、皮疹、腹泻、局部红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责任护士指导家长进行处理,必要时安排就医;⑥心理干预,部分儿童家长表现对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担忧,护士应在接种后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在接种后根据家长反馈的记录单情况,主动与家长沟通,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1.4 观察指标

①接种率、合格接种率:记录本次研究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合格接种率,接种率=实际完成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合格接种率=及时完成疫苗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②认知度、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问卷于评估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度和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认识度问卷于干预前、后发放给家长完成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干预完成后发放给家长填写,2份问卷均由20个条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计1~5分,分值范围2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认知水平和满意度越高〔8〕。③儿童家长疫苗接种态度,采用儿童疫苗接种家长态度(parent attitudes about childhood vaccines,PACV)问卷量表于干预前后对家长疫苗接种态度进行测评,该量表共15个条目,分三个维度:免疫接种行为(2个条目)、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念(4个条目)、总的态度和信任度(9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计1~5分,分值越高提示家长对疫苗接种态度越好〔9〕。④影响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因素,通过电话随访记录影响儿童家长未及时接种疫苗的相关因素(因事推迟、生病、遗忘时间、临时迁出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接种率、合格接种率比较

两组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类疫苗合格接种率、二类疫苗接种率及合格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接种率、合格接种率比较〔n(%)〕

2.2 两组儿童家长认知度、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认知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家长认知度、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2.3 两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评分比较

2.4 两组儿童一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因素比较

两组因生病、临时迁出导致一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家长遗忘时间、因事推迟导致一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儿童一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因素比较〔n(%)〕

2.5 两组儿童二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因素比较

两组儿童二类疫苗实际完成接种人数中未及时接种的各有1例,均为因事推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自计划免疫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有相当部分的疫苗对儿童实行免费接种,对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传染性疾病意义重大,有效遏制了部分传染病的流行〔10〕。但目前预防接种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受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人口区域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流动儿童接种率依然不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11-12〕。人口流动对疫苗接种工作极为不利,这类人群居住场所不固定,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加上家长对疫苗接种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工作较为严峻,表现为一类疫苗接种无法完全普及、二类疫苗接种率极低,而疫苗合格接种率则更低〔13〕。儿童疫苗接种是否能持续或按时完成主要取决于儿童家长的决策,如果儿童家长认知水平低、接种意愿不强或因经济能力有限,均可导致疫苗接种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这对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极为不利〔14-15〕。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安排,是临床上受欢迎的一种护理模式,以患者的最终需求为目标,制定全面、完整、环环相扣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获得细致而完整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将之用于流动儿童疫苗接种中,旨在促进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的持续开展。

本文发现,观察组一类疫苗合格接种率、二类疫苗接种率及合格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可以促进流动儿童按时完成一类疫苗接种,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这与刘霞等〔16〕研究的结果类似。观察组儿童家长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及PACV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中对儿童家长进行全面的疫苗接种健康宣教,有助于提升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增强接种意愿,改变疫苗接种态度,确保家长对孩子疫苗接种工作足够重视,也能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在马国珍等〔17〕研究中也表明提高家长的认知度水平有助于提升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观察组因家长遗忘时间、因事推迟导致一类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儿童疫苗接种工作中,一类疫苗因国家免费普及整体接种率较高,但因家长重视度不够导致合格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流动儿童家长多为工薪阶层,工作繁忙,接种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容易因其他事情耽误或遗忘致使孩子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接种,在符丽英〔18〕的研究中也有表明,流动儿童家长职业可影响疫苗接种工作。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整个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无缝隙对接,护士均会提前告知和安排,确保疫苗接种的持续进行,极少会因事中断接种工作。本研究中仅因生病和临时迁出导致2例儿童接种工作延缓,这也表明无缝隙护理模式具有促进疫苗接种工作及时完成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增强其疫苗接种的意愿,确保家长对孩子接种的重视程度,极大促进了疫苗接种工作的持续开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认知度缝隙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老屋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空中翱翔
缝隙
双周最佳阵容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