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对住院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

2022-09-28 08:24徐晓林胡晓晓朱永洁韩艳李海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住院规范化评估

徐晓林 胡晓晓 朱永洁 韩艳 李海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266000

疼痛是由于机体伴有实质或潜在组织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一种令人不快的主观感受。随着疼痛医学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舒适安全的无痛诊疗环境是人们最常见就医诉求之一〔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住院患者的疼痛发病率约36%~45%,而老年患者的发病率约76%~90%,癌症住院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高达100%,且疼痛程度更严重,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住院心情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水平下降,目前已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最新修订的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再次提出“患者均享有疼痛管理权”理念〔3〕。研究表明〔4〕,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直接反应医院的疼痛管理质量水平,而疼痛管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提升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水平及护理质量,对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对住院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48例,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4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生命体征稳定者;③无意识障碍;④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无法正常表达者;②神经系统障碍,无疼痛知觉;③中途出院;④临终者;⑤不配合本次研究。实验组男63例,女61例;年龄18~70岁,平均(33.34±4.6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例,高中46例,大专及以上30例。对照组男64例,女60例;年龄18~70岁,平均(34.42±4.5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7例,高中46例,大专及以上3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住院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做好住院安排及基本住院登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生活及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2.1成立疼痛管理干预小组 由1名护理部主任、1名护士长、2名护师、6名责任护士组成疼痛管理干预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由护理部主任任小组组长,负责管理方案决策及质量管理,护士长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护师及护士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干预前组员需通过疼痛管理培训和考核,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信息化平台使用方法、规范化疼痛管理措施、疼痛管理标准等,要求各组员熟练掌握培训内容。

1.2.2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方案 由干预组员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等,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特点,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方案(信息化疼痛评估系统、系统性疼痛管理措施、信息化过程监测系统及信息化效果评价系统),小组成员通过信息化持续监测护理过程及质量指标评价,及时发现疼痛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并实施持续改进措施,逐步改善疼痛管理护理质量。

1.2.3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方案应用 (1)信息化疼痛评估系统应用:①内容:疼痛评估系统主要包括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年龄、姓名、疾病类型、意识状态、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疼痛程度等〔6-7〕。②应用方法:责任护士可通过授权ID号登录进入信息化疼痛管理平台,将住院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疾病类型、意识状态等)导入系统中,利用疼痛评估系统在床边对患者进行评估,在系统中搜索患者姓名,进入患者疼痛评估界面,依据系统自行选择的评估工具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将患者的主诉及疼痛评估结果记录至系统内。③评估频次:责任护士对无疼痛主诉者不做下次评估记录,对出现新疼痛或疼痛加重者,遵医嘱进行疼痛评估记录,对慢性疼痛者依据疼痛症状进行规律评估;疼痛评分<4分者,评估记录1次/d,疼痛评分4~6分,评估记录2次/d;≥7分,评估记录1次/班次,详细记录用药、评估结果及处理措施。在镇痛治疗后,如口服药1 h,皮下给药30 min 及静脉给药15~20 min后再次评估记录,睡着时醒后再评估记录〔8〕。(2)疼痛管理措施:①多模式镇痛措施:由医护人员依据疼痛评估共享信息对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实施相应镇痛措施,疼痛评分<4分轻度疼痛者采用多媒体、视频、手册及广播等宣教形式告知患者的疼痛管理计划,教会患者进行冥想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及三线放松术等措施转移疼痛注意力,疼痛评分≥4分的中重度疼痛者在轻度疼痛护理基础上,遵医嘱给予口服、皮下、静脉给药镇痛。②超前镇痛:加强麻醉护士的麻醉药品管理培训,至少2次/年,术前30 min由麻醉师对手术患者进行静脉镇痛,术中持续镇痛,术后加强评估实施前瞻性给药镇痛或护理预防疼痛措施。(3)信息化过程监测系统: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师组成多层级疼痛管理质量监控小组,不同层级质控组员均可通过授权ID号登入系统,主管护师可查看所在科室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护士长可宏观了解所有科室患者的疼痛管理情况和查看单一科室质控结果;护理部主任可对全院进行线上质量抽查、督导、大数据分析等。质控组员通过系统监测患者的疼痛伴随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改善效果、镇痛措施执行情况、药物副作用等,质控组员依据患者实际疼痛管理情况及监测系统点查结果,综合评估护士疼痛评估的准确性、镇痛措施实施率及镇痛效果,实时发现疼痛管理问题、分析改进,并进行持续追踪、反馈及质量控制。(4)信息化效果评价系统:质控组员可直接登入系统调取、查看质控核查率、疼痛评估准确率、镇痛措施实施率等过程指标值和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满意度等结果指标值,实时观察质量指标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实时更新质量指标数据。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9〕评估疼痛程度,0分:无痛;低于3分:轻微疼痛,能忍受;3~6分:疼痛影响睡眠;7~9分: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及睡眠;10分:剧烈疼痛。由患者依据疼痛感受自主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②睡眠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10〕评估,该量表包含睡眠效率、入眠时间、深睡眠时间、是否服用催眠药等方面调查,满分共21分,5分表示睡眠质量非常好,6~10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11~15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分以上表示睡眠质量较差,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③疼痛管理质量:采用自制的疼痛管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估,该问卷包含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措施实施率、患者的满意率3个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

实施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情况(分,

2.2 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

实施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分,

2.3 两组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水平

实施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措施实施率、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水平〔n(%)〕

3 讨论

研究表明〔11-12〕,住院患者通过诸多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但若不能控制患者的疼痛,将会增加患者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降低其配合治疗积极性,而负性情绪及治疗积极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症状及疼痛程度,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WHO将疼痛列为新的生命体征,且亚太地区疼痛论坛强调消除疼痛是病人基本权利〔13〕。研究显示〔14〕,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模式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增加其住院安全感及舒适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将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其疼痛程度,提升临床疼痛管理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佳〔15〕。但有研究表明〔16〕,目前临床疼痛管理中多局限于护理人员的手工记录,在疼痛评估、镇痛措施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疼痛管理质量水平。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是一种将信息化平台及规范化疼痛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以护理信息化平台优势为基础,规范化疼痛管理措施为导向,对患者进行信息化疼痛评估、镇痛措施实施、信息化实时监测及信息化效果评价等系统性疼痛管理措施,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睡眠质量,对提升临床疼痛管理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7〕。

本研究将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应用于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通过加强护士疼痛管理培训,帮助其转变角色,提升疼痛管理意识及技能,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疼痛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借助系统自动筛选评估工具及量表优点,帮助护士缩短疼痛评估时间及提升其评估准确性;结合多模式镇痛及超前镇痛措施,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镇痛,提升其镇痛效果,帮助其缓解疼痛;同时质控组利用信息化过程监测系统及效果评价系统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工作进行实时质量监测,及时发现临床护理问题并实施改进措施,循环优化疼痛管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时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措施实施率、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住院患者实施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措施执行率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基于护理信息化平台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提高患者的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措施执行率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住院规范化评估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基于EEG的飞行员脑力疲劳评估研究进展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风,沙哑地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