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美”为主题的啦啦操结构化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2022-09-27 06:50:24周艳萍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队形结构化空间

◎ 周艳萍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2022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其中新课程要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关注新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教材,要求我们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从结构化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重构。

结构化教学发挥着单元连接课程与课堂的联结与桥梁作用,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2],有利于将表层学习引向深度学习,提高个性化整体关联特征的综合学习能力[3]。以高中学段的啦啦操教学为例,笔者认为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于固定成套动作的学习上,更应关注啦啦操的表演性项目特征,尝试运用自选动作的队形创编来表达啦啦操的艺术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一、啦啦操队形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能力培养:提高舞蹈啦啦操队形创编能力

啦啦操队形变化是体现运动形式美和艺术风格美的重要形式。在成套动作队形的创编中既要考虑队形变化与动作的点、线、面相结合,还要兼顾舞台中的空间因素,利用基本手位的空间因素中方向和层次的变化,身体位置的变化,即地面空间、站立空间和腾空空间的转换,以及团队的配合实现多种组合的空间层次转换,提高舞蹈啦啦操队形创编的能力。

(二)单元重构:啦啦操队形创编中“空间美”的主题

新教材通过内容结构的调整,来实现教材育人功能的变化和强化。以“如何提高啦啦操队形创编能力”为标题的新教材学习内容中很难找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变教材为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出发,在高中女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对创编有极大热情的基础上,选择影响队形创编因素中的空间因素为内容,探索在队形创编中如何运用“对比、依次”表达以“空间美”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单个词语简单易懂,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富有挑战性而又没有标准的答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问题驱动:表达“空间美”

知识传授最简单的办法,是简单而又重复的训练;知识理解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度思考与深刻理解;而能力培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实践中思考并在思考中实践,完成思考与实践的双向转化。

创设问题:如何运用“对比、依次”在啦啦操队形变化中表达“空间美”?探索如何运用主题在基本手位中表达“空间美”,在身体位置变化中增强“空间美”,在综合创编中应用“空间美”,以真实性、挑战性、开放性的驱动性问题贯穿学习的全过程[4],引领学习不断深入,让学生有痕经历学习过程,感悟思维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模型,实现立体、动态、过程的思维创造,培养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综合上述,以“空间美”为主题的单元问题链如图1所示。

图1 单元问题链

三、活动设计 :“空间美”的感知、表现、创造与展示

结构化教学是通过剖析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学生认知建构的复杂性,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推进着知识的逐步内化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和教学效率[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结构化学习自主建构、活动关联、动态平衡、循环上升的特征[3],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美”为主题,探索实践“连续性、关联性、循环性”的学习建构,经历“空间美”的感知、表现、创造与展示的过程,开展走向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实现单一技能教学向学科综合教育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空间美”感知:建构认知模型

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因此,要充分发挥第一信号系统(听觉、视觉)的作用,让学生对队形创编中的“空间美”能有一个体验和接受的过程,由不知变为知,由知之不多、不深变为能力,使学生接受知识输入的形态,感受“空间美”整体性。

活动设计

【问题】如何运用“对比、依次”在啦啦操队形变化中表达“空间美”?

【情境】视频欣赏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图;风吹海面形成的波浪;花球啦啦操中“对比、依次”视频片段。

【过程】师生交流,比如“对比鲜明、跌宕起伏”“原来啦啦操也可以这么美,与我们的生活、艺术如此贴近”“原来生活中也有啦啦操的元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空间美”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评价】学生口头交流、表达与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啦啦操队形创编中的“空间美”。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从生活场景入手,通过“起点连续”和“内容关联”,唤醒学生主动进入主题“空间美”的学习,实现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机联系,建构认知模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意识。

(二)“空间美”表现:修正认知模型

通过对所学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是对运动技能方法结构、原理保持在头脑里的运动技能的印象,并通过不同的技能表达出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动觉、触觉、本体感觉)作用,使学生能够将输入信息储存在头脑里,并不断修正认知模型。

活动设计

1.啦啦操基本手位表现“空间美”

【问题】如何运用基本手位的“对比、依次”来表达“空间美”?

【情境】同学们想想基本手位(V、H、L、K)中,是否都有不同方向?

【过程】学生自主学练和体验,同时完成上V和下V形成“对比”;先后完成上V或下V,形成“依次”;先后完成上V和下V,形成“对比”和“依次”。

【评价】自主完成啦啦操基本手位的主题效果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元素连接,引导启发“空间美”在基本手位中的运用,从教的策略转变为学的逻辑,培养学生学的思维和能力;在自主学练中,不断修正认知模型,达成教师与学生“一模一样”的学练效果[6]。

2.啦啦操身体位置表现“空间美”

【问题】如何运用身体位置的“对比、依次”来表达“空间美”?

【情境】规定动作的主题创编学练。

【过程】以全国啦啦操等级套路花球第二套中组合三动作(蹲—地面、站立、分腿大跳—腾空)为例,进行主题创编的学习和探究;学生讨论,地面、站立、腾空组合的立体“对比”效果最好;可从方向、位置的变化上同时形成多个“对比、依次”。

【评价】对照表1,看看你能完成“学练评价表”的几个层次。

表1 学练评价表

【设计意图】构筑结构化学习的循环和螺旋上升模式。“方法关联”的“空间美”主题“循环学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转换和迁移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以评价表为依据,让学生有痕经历学习的过程;问题循环、练习循环和整理循环,让学生真正经历思维学习的完整过程,达到“多模一样”。

(三)“空间美”创造:重构认知模型

对啦啦操队形创编中“空间美”由外向内转化的过程,是对储存在头脑里的认知和技能经过内证实践,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以便在多种情况下灵活运用。

活动设计:组合动作创造“空间美”

【问题】如何在组合动作中运用“对比、依次”表达“空间美”?

【情境】创编情境,根据小组特色自由创编4*8动作,要求包含主题效果。

【过程】组长A:“我们这组有街舞社成员,我们就排街舞特色吧”;组长B:“我们都没有舞蹈基础,但是身体素质都不错,可以多编排地面和腾空的组合”。

【设计意图】主题“循环学习”,引导学生内化知识结构的认知,把握运动内容组织、设计的层次性和关联性[7],有利于新的认知和创意的形成;个性化创编,关注学生差异,指向知识的不确定性,实现“一模多样”。

(四)“空间美”展示:应用认知模型

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运用的过程,是对内化的知识技能实现能力外化于行、品格内化于心的自我展现。

活动设计:自编动作展示“空间”

【问题】如何在自编动作中展示啦啦队形创编的“空间美”?

【情境】创设“赛一赛”“评一评”的学练情境。

【过程】教师提醒动作编排的评分点(见表2):组合动作、队形变化、音乐与表现、技术与技巧、一致性,要展现团队的自信与活力。教师适时参与小组练习,笑声、掌声时有出现。

表2 自编动作主题创编

【学生互评】“A组的舞蹈特色和表现力好”“B组主题创编的立体效果和动作力度好”。

【教师评价】美,没有标准,也没有界限,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要在生活、学习、运动中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美。

【设计意图】在展示交流、多元评价中,指向运动技能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培养健身育人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反思与展望

结构化教学是立足体育课堂教学、贴近教学本质的适合路径。它发挥着单元连接课程与课堂的桥梁作用,是帮助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建构宏观课程视野,树立学科思维,准确把握学科核心概念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教学由点、线、面向立体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它让体育课堂变得愈加生动,系统且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真正体现出育人的本质。[8]但在“双新”背景下的结构化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点:第一,处理好旧教材与新教材的关系。通过对知识点的整合,在新旧知识点的整合中设计体育课程。第二,处理好大单元与小单元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既要关注体系重构的大单元,也要关注项目化和情境化的小课堂,只有处理好大视野下的每一节小的课,才能有效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猜你喜欢
队形结构化空间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空间是什么?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00
创享空间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计算机工程(2015年8期)2015-07-03 12:20:35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