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惠,王 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
1992 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将每年的10 月10 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类疾病从此走进大众的视野。其中抑郁症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各个年龄段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压力[1-3],故而抑郁症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依照WTO 的调查结果,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达到总人口量的4.2%(约5800 万人)。抑郁症已成为一类常见的以心境或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显著的兴趣减退及快感缺失、思维迟钝、睡眠失衡、疲惫劳倦、身体不适、躯体疼痛,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抑郁患者屡屡有心境苦闷得不到缓解最终郁郁自杀的案例发生,关爱抑郁患者身心健康,探讨出更多的抑郁症治疗思路成为研究热点。
中医的郁证是情志所伤导致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有心情抑郁、胁肋胀痛、情志不舒、胸部满闷、易怒、善太息等表现的一类病证。郁证较抑郁症范围更大,可将抑郁症归为中医郁证范畴[4]。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对郁证便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的记述;后经汉代、隋唐、元代、宋代多学派医家的不断完善,至清代时已对郁证有相对完善的分类记载。郁证的治法种类繁多,除了朱丹溪的代表方剂越鞠丸外[5],针刺、耳穴、艾灸、音乐等治疗方法对郁证的疗效也非常值得关注。鉴于此,本文对古今多种郁证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现总结如下。
1.1 单味药治疗 中药治疗郁证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现代学者们也对单味药进行了大量的药理研究,寻求更加具体的作用靶点。
1.1.1 白芍 白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功效为平抑肝阳、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王成龙[6]采用慢性束缚结合放射线照射的方法造出血虚肝郁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白芍中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可以通过减少HPA 轴相关激素的分泌、增加海马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来改善抑郁状态。
1.1.2 绿萼梅 绿萼梅又称春梅,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味微酸、涩,性平,归肝、胃、肺经,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有平肝和胃、调畅气机的功效。陈静等[7]检索到2015年《中国药典》中记录的中药绿萼梅有治疗抑郁的功效,故而对绿萼梅进行了药理研究。其选取了经典的强迫游泳试验、绝望模型悬尾试验,分组测试250只雄性大鼠,发现绿萼梅醇提取组治疗抑郁疗效显著,推出提取物组中含有的总黄酮是绿萼梅疗效的关键。
1.1.3 石菖蒲 石菖蒲别称水剑草,初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微温,归心经、胃经,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功效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祛湿。王鹏等[8]采用孤养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造模,观察到其实验的48只SD 抑郁大鼠中,接受石菖蒲灌胃治疗组的大鼠其海马组织mTOR 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Akt、p70S6K 及elF-4E 表达有下降趋势,认为石菖蒲可以调节mTOR 通路信号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另外在其他研究学者的报告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味药栀子、百合、柴胡[9-11]等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对治疗抑郁症也有很好的疗效。单味药治疗抑郁症也将被更多人研究,未来会有大量中药被发现其对抑郁症的治疗起作用。
1.2 汤药治疗
1.2.1 越鞠丸 越鞠丸始见于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的著作《丹溪心法·六郁》,由川芎、栀子、香附、苍术及神曲五味药组成,主治气、火、食、血、痰、湿六般郁,有理气解郁、宽胸除满的功效。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解气郁;栀子清热除烦,以解火郁;神曲消食和中,以解食郁;川芎活血行气,以解血郁;苍术燥湿健脾,以解湿郁。痰郁多由脾湿引起,与气、火、食郁有关,故本方中不另设解痰郁的化痰药,取治病求本之意。聂春莹等[12]把48 只小鼠分组饲养,用脂多糖诱导的方法造出抑郁模型。通过对小鼠进行新奇抑制摄食、悬尾测试、糖水偏好试验及强迫游泳测试,采用ELⅠSA 法检测小鼠海马和血清中的白介素-1 等指标的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海马中BDNF 和Trk B 蛋白含量,最终得到越鞠丸可以治疗抑郁症且效果显著的结论。
1.2.2 自拟方 李亚慧等[13]用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方式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并证明天心解郁方有效是因该方影响了CAMP/PKA/CREB/BDNF 和ⅠL-17/NFKB 信号通路,促进大鼠大脑海马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增加神经元细胞增殖和新生。林昱臣[14]观察76 例抑郁患者,随机分组让患者服用自拟方温脾解郁方或文拉法辛,发现温脾解郁方能通过双向调节脑肠轴的方式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且温脾解郁方对肠胃的副作用较小。卢俊[15]观察80 例轻中度心阳虚型郁证患者,得到补坎益离丹可调节人体内血清5-HT 含量,从而治疗抑郁症的结论。谭朝辉等[16]对86 例气郁型抑郁症患者进行8 周临床观察,认为柴胡疏肝汤可以提升体内血清5-HT水平,对气郁型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荐明[17]临床纳入94例抑郁症患者,通过6周治疗得到结论:中药甘麦大枣汤和西药黛力新均能对轻中度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抑郁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甘麦大枣汤无食少纳呆、疲倦乏力、失眠等不良反应。陈雪枫[18]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联合孤养的方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经过对大鼠灌胃1周处理,观察到用栀子豉汤治疗后的大鼠体重、睡眠、运动等数据均有提升,验证了栀子豉汤可以调节环烯醚萜苷药代动力学参数、改善大鼠肠道菌群,从而治疗抑郁。另外乌梅丸、拂郁化痰颗粒、甘麦大枣汤[19-21]等方剂经临床观察也均可证明中药汤剂治疗抑郁症有效。
2.1 五行音乐疗法 五行音乐疗法是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依据五行生克理论,辨证选乐来治疗疾病的方法[22]。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对应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音、五脏和五行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灵枢·邪客》中有对五行音乐疗法的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张文韬等[23]对140 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认为五行音乐疗法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效。魏歌等[24]对40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得到五行音乐疗法可以改善抑郁情绪的结论。良好的临床疗效从实践方面证实了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
2.2 毫针针刺 毫针治病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中医针灸常选取足厥阴肝经、手太阴心经等经络循行的穴位以及一些特效穴治疗抑郁症,均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肝经主治肝胆病症、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眼科和肝经循行部位的疾病;心经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王浩宇[25]对气郁化火型郁证患者的治疗选取了太冲、神门、内关等穴,用透天凉手法进行针刺治疗,认为所选穴位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其方法值得推广。高阳阳[26]选取百会穴、神庭穴治疗肝气郁结型郁证亦得到良好疗效。吴思琪[27]对江苏市中医院60 例痰瘀互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观察并治疗,在治疗2 个月后认为选取透刺法可作为今后研究治疗的指导方法之一。黄文雅等[28]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法对60只SD 大鼠进行造模分组治疗,治疗6 周后观察大鼠旷场试演数据、糖水偏好数据等,发现大鼠的外侧缰核βCaMKⅡ蛋白和mRNA 表达受针灸影响,验证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有效。刘珵[29]也对66 例临床郁证患者观察得到十三鬼穴有治疗郁证的功效的结论。灵龟八法是中国古代一种将“交经八穴”与“九宫八卦”结合用于计算针刺穴位的方法。首倩倩[30]选取灵龟八法结合音乐疗法,对60 例肝郁气滞抑郁症患者分组治疗3 周,得到的结论是结合疗法组在善太息程度、HAMD-24 项评分、睡眠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组,证明了针灸结合音乐疗法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大大的优势。此外,调神定志针刺法、“郁十针”、培元解郁针法、眼区电针、孙氏腹针、丛刺神庭穴、庄氏调神针等针法治疗不同证型郁证的优良疗效也均在临床得到验证[31-37]。
2.3 艾灸 灸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其起源于石器时期,有调和气血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的治疗作用。在《灵枢·官能》对灸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述。在医家张景岳的著作《景岳全书》中,也有“凡大结大滞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所以极宜用灸”的记述。古人用不同材料进行灸法治病后,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经验,认为艾叶或艾叶制品进行灸法即艾灸的疗效较为显著,故而方便快捷的艾灸法延续至今。潘洪峰等[38]观察48 例抑郁患者,选取艾灸百会穴的治疗组在经过8 周治疗后,血清5-羟色胺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故认为艾灸百会穴通过影响5-羟色胺水平改善了抑郁症。
2.4 其他治法 罗添云等[39]应用抗抑郁药物结合耳穴埋籽的治疗方法对7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认为耳穴神门、心、脾、皮质下对抑郁症伴有入睡困难患者有显著疗效。付豪[40]认为心藏神为神明之主,神藏精气且肾生髓,肾经与脑相通,故选择心、肾两对耳穴,用掀针型皮内针对60 例郁证患者进行治疗,验证了掀针型皮内针耳穴疗法效果显著。郭浩然[41]认为穴位敷贴可以规避胃肠灭活的风险,避免了口服给药产生肝脏首过效应;免除患者对针刺疼痛的恐惧、对艾烟味道的厌恶、对中药不够便捷的抗拒等不良影响。其对64 例抑郁患者进行贴敷治疗,治愈率达到90%。
中医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方法繁多,各方医家均对抑郁症进行了总结归纳,总的治疗规律不外乎疏肝理气、开郁散结。中药和针灸是很多医者常选取的治疗手法,另外也有学者偏好穴位贴敷、耳穴埋籽等较为小众的方法。笔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而对其治疗也应徐徐进行,若以针灸汤药为主,辅以长效但疗效缓慢的埋籽埋线法,以及便捷容易患者自主操作的五行音乐疗法将是不错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