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杰,严峻
(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 410100)
重症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严重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具有为紧急性、突发性等特点。引起重症颅脑损的原因较多,包括车祸、高空坠落、重物撞击等,该病极易出现其他并发症,诊治难度较高,加之此类患者多伴有颅脑肿胀、出血、水肿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极易造成后遗症和并发症,仅在必要情况下实施;非手术治疗一般为常规治疗和ICU治疗,其中ICU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给予患者更加密切、高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恢复[1]。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全面分析,探讨ICU急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均通过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脑外伤昏迷、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疾病、凝血机制异常、受伤时间超过12h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其中试验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23~78(50.06±4.82)岁,病程3~12(7.58±1.91)h;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9例,高空坠落18例,暴力打击11例,其他4例;损伤类型:硬脑膜下血肿19例,硬脑膜外血肿23例,脑挫裂伤21例。对照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25~76(50.03±4.78)岁,病程2~13(7.53±1.94)h;致伤原因:交通意外30例,高空坠落19例,暴力打击12例,其他2例;损伤类型:硬脑膜下血肿21例,硬脑膜外血肿20例,脑挫裂伤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即接诊后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出血患者应实施止血处理,并给予营养支持;立即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采取脱水方式降低颅内压,依据血糖指标注射胰岛素,以降低高血糖状态,同时积极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充分准备[2]。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ICU急诊综合治疗,具体如下:接诊后保证情绪稳定,不可惊慌,不得随意搬动患者,快速做好评估工作,密切观察瞳孔、意识、心率、呼吸等情况,明确疾病严重程度,迅速做好分诊;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保证呼吸处于正常、通畅的状态;治疗过程中应稍抬高患者头部约15°,以充分利用脑内血流循环;快速开放静脉通路,保持一定的血液循环总量,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谷氨酰胺营养支持、镇静、机械通气治疗、循环支持、亚低温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颅内压、生命体征等,积极预防出血、感染、血肿、管道移位或阻塞等并发症,根据患者情况复查MRI与CT,必要时立即实施手术治疗[3]。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4]显效: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改善90%以上,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颅内压恢复正常;有效:GCS评分与血糖水平改善60%~89%,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3.2 临床指标[5]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意识状态及颅内压,血糖水平通过血糖检测仪测定;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估,最高分为15分,评估患者的语言反应、睁眼反应、肢体运动等;颅内压应用小型颅内压计进行测量。
1.3.3 血流动力学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的变化情况。
1.3.4 实验室指标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IL-1与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ƒ,,P)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ƒ,,P)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例数63 63显效47 34有效14 20无效2 9¯R 0.4430①0.5570总有效率(%)96.83①85.71
2.2 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GCS评分、颅内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颅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n=63)
表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n=6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糖(mmol/L)12.37±1.89 4.27±0.54①②12.35±1.76 4.53±0.52①GCS 5.19±1.68 11.35±1.76①②5.21±1.59 10.46±1.74①颅内压(mmHg)36.35±5.21 18.65±3.17①②36.38±5.18 20.27±3.64①
2.3 血流动力学 治疗前,两组HR、SpO2、SBP、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n=63)
表3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n=6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R(次/min)81.36±3.53 79.13±6.36①81.47±3.47 81.53±6.54 SpO2(%)98.47±3.53 96.42±4.38①②98.36±3.46 93.42±4.36①SBP(mmHg)127.31±5.09 114.65±9.18①②127.19±5.46 119.47±9.31①DBP(mmHg)70.37±4.35 75.67±7.39①②70.38±4.46 77.88±7.37①
2.4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n=63)
表4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n=6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82.36±22.57 21.36±10.42①②82.37±22.42 24.34±10.14①IL-6(pg/L)213.35±35.48 70.53±12.42①②213.36±35.42 76.38±12.24①TNF-α(ng/L)104.36±47.77 81.14±18.42①②104.36±47.46 89.68±18.36①
重症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一旦受伤,可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因而诊断及治疗难度均较大,且并发症、死亡、残疾等风险较高。经调查发现,导致重症颅脑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坠落、撞击、车祸等,为保证患者健康,应积极寻求高效、合理、全面的治疗方式[6]。有关学者发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合并其他损伤的情况下,两种损伤可相互作用,显著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且极易诱发呼吸困难、休克、意识障碍等并发症,临床医师难以有效掌握病情变化,治疗较为困难[7]。针对这一情况,遵守“先救命后治疗”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更为细致的基础治疗,可充分做好进一步治疗的准备工作,避免患者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出现严重后果[8]。
本研究分别对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措施和ICU急诊综合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陈洪波的研究结果相似[9]。此外,试验组血糖、GCS评分、颅内压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ICU急诊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患者意识恢复,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损害;试验组炎症水平更低,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说明通过实施ICU急诊综合治疗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还可控制炎症因子表达,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治疗相比较,ICU急诊综合治疗具有更显著优势:首先,该治疗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胰岛素强化与管线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显著改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避免发生脑水肿、高血糖等并发症[10]。其次,该治疗模式能够提供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脑组织缺氧状态的缓解,促进肺顺应性改善。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强化监测患者的血气、生化指标,从而有利于判断疾病情况[11]。此外,ICU急诊综合治疗给予患者循环支持,有效避免了因血压降低而发生休克、脑组织缺氧加重等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可保障急诊抢救成功率提升,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可随时掌握病情变化,有利于保证治疗措施的针对性[12]。
ICU急诊综合治疗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与器械,针对病情实施密切监测,有效控制和治疗疾病,可显著降低死亡率[13]。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内容为循环支持、机械通气处理、亚低温治疗等,应用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内出血,最大程度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对促进神经高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4]。
ICU急诊综合治疗可给予患者更为细致、全面的治疗,从呼吸、营养、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开展全面治疗,可在为患者提供营养的同时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存及代谢需求。针对胃肠道实施护理,可保护胃黏膜,预防肌肉发生分离。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出现问题,需重点对呼吸进行护理,避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15]。同时,还需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进而保护脑组织及氧代谢、器官代谢等。研究结果证实,ICU急诊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能促进意识恢复,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因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16]。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应用ICU急诊综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血糖与颅内压水平,综合治疗还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稳定,有利于炎症反应的控制,对促进意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