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建筑业创新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22-09-23 02:09杨艳平王博俊顾红春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建筑业精细化课程体系

杨艳平 王博俊 顾红春

(1.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5;2.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船建学院江苏苏州 21560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业对工程管理类人才及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由此可知,工程管理专业是土木工程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复合性学科,同时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1]。

新型城镇化需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需要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亟需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法规等融合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对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需要。因此,本文聚焦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区域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 区域创新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作用机理

1.1 明确区域创新需求有助于引导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创新人才质量需求逐步提高[2],就业市场存在“技工荒”和“就业难”的两难窘境。为化解这一矛盾,急需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以“区域创新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应该紧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明确区域创新需求,以“产教协同、问题导向、创新驱动”为突破口,指导高等院校根据区域创新需求“定制”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配餐制”向“点餐制”转变,完善区域发展和学校培养的协同机制,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适用性,以缓解人才技能和市场需求错位的两难困境。

1.2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意愿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承载强大的知识基础,拓展基础知识厚度与知识广度,培养的人才兼具知识多样化和专业化特征,进而帮助区域创新主体识别和发展新机会,激发对所处产业、企业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兴趣与热情,促进区域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意愿[3]。随着时间推移,当区域创新主体拥有充分厚度与广度的基础知识时,会构建知识共享平台,营造乐于分享的组织文化,并容易借助多样化、专业化的知识元素碰撞发现创新机会,激发创新热情,凭借知识优势专注特定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吸纳拥有相应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开发、深化与推广[3]。

基于上述分析,区域创新需求和专业课程体系是相互依存、循环促进的,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见图1。

图1 区域创新和课程体系的作用机制

因此,对于工程管理这一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学科交叉的复合性学科来说,为充分发挥其工程管理类人才培育的平台功能,必须对其服务的建筑业创新发展特征、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以便提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性策略。

2 区域创新驱动下建筑业发展需求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最终目标在于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就要梳理城镇化背景下建筑业发展阶段特征,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新基建发展需求,以便调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建筑业发展需要。

2.1 精细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全面实施质量终身责任制。主体责任落实能够倒逼工程项目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升级。同时,建筑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吸纳高素质技能型人员,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4],完善项目高效运营机制,以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2 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建筑领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是大势所趋。当前,建筑业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阶段,迫切需要集成5G、人工智能、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走出一条数字建造高质量发展新路[5]。

2.3 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现阶段,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强化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部品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加快专业人才培育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2.4 绿色化

当前,我国建筑业粗放式发展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与国家绿色发展要求相比,建筑业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高消耗,仅房屋建筑年消耗的水泥玻璃钢材就占据全球总消耗量的40%左右,北方地区供暖单位面积能耗是德国的2 倍;再者是高排放,目前,建筑垃圾年排放量高达约20 亿t,为整个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建筑碳排放更是逐年快速增长。因此,需要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实现建筑业绿色化发展。

3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3.1 专业规范课程体系结构设置

依据《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和专业知识4 部分。其中,专业知识由5 个知识领域构成,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技术基础、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法学理论和方法、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专业规范》指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教学内容应该覆盖规定的全部知识单元及知识点,选修课教学内容由各高等学校依其推荐的知识单元并结合自身情况设置。在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的课程设置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旨在通过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广博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而专业知识则重在帮助学生构建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养结构。因此,这里重点围绕专业知识的5个知识领域,梳理《专业规范》推荐的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应课程,分别见图2和图3。

图2 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推荐

图3 工程管理专业选修课程推荐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复合性学科,《专业规范》为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规范和标准。

3.2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运行解析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考虑到建筑业当前创新发展特征,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与之失配之处。

3.2.1 管理理论教学需突破传统内容模块

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识领域中,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和“工程项目管理”两类课程。多数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偏重教材中传统管理基本原理、职能和项目管理知识讲授,虽然不少高等院校通过课外拓展学习延伸了创新性知识广度,但因为学习时间、教学方式、目标要求及学生主观意识等原因,仍然避免不了拓展学习的形式化,多数学生不能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理解和实践前沿性的管理理论知识,效果并不理想。

3.2.2 信息技术教学需配套实践性训练

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领域中,所设课程普遍拓展至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型课程。目前,大多高等院校课程内容为BIM基本原理,实践环节常常是极少学生参加BIM 竞赛,多数学生并没有实现BIM 技术的应用操作。究其原因,除了没有建立BIM 技术中心(实验室)外,还存在着建有BIM 技术中心(实验室)却没有充分利用,其中不乏师资不到位问题。立足于建筑行业应用视角,积极看待BIM 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整合潜力[6],推动高等院校BIM 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3.2.3 建筑工业化需融入各专业知识领域

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工程管理专业要培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优质人才。《专业规范》涉及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课程或者教学内容并不丰富,对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建筑工业化理论体系并不完善,涵盖科研、设计、加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也有待建立,对工程管理专业新型建筑工业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安排也造成一定阻碍。即便如此,工程管理专业各知识领域也应该通过新增知识模块或新增课程方式融入新型建筑工业化知识内容。

3.2.4 绿色建筑教学需提高课程目标要求

《专业规范》培养规格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出“了解绿色建筑相关基础知识”,满足现阶段我国提倡节能减排和建筑业转型发展需求。但是,必修课程推荐中并没有出现建筑绿色化相关课程,而在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技术基础”知识领域中推荐有《环境与可持续建造》课程,但实践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是作为选修课,大多时候因选修学生人数不够开不起来;二是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是概念性质的基础知识,应用性不强;三是限于师资而造成课程空余设置。

4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4.1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4.1.1 培养精细化思维习惯

建筑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最终要依靠具有精细化思维的工程管理人才实现。首先,工程管理专业管理模块的课程中,要注意引入精细化管理内容,让学生体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细化管理文化内涵,掌握精细化管理原则和方法。其次,以实践环节为核心,带领学生学习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及安全、质量、环境、健康管理等保证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及主要业务流程,让学生认识到制度标准在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利用实习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工程项目实践操作的过程管控中,利用已有知识体系尝试构建“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创新工作机制。

4.1.2 熟悉精细化运行机制

工程管理人员要开展项目精细化管理,要依靠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这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的基础。在工程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中,要着重体现以下运行机制内涵。首先,激励机制。职工具备主观能动性和公平感知心理,工程项目机构制定科学高效的激励措施,激发职工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其次,监督机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训练立足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人、事、物三位一体监管机制。最后,考核机制。慎重而得当的考核体系是对职工已完成工作及工程已完工部分的校验和评价,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但是考核体系制定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适度原则,不能损坏职工利益和工作积极性。

4.2 强化建筑信息技术应用

4.2.1 加快BIM教育技能融合

有建筑BIM行业专家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BIM 软件技能是高等院校BIM 教育最理想的成果,也有部分学者立足于BIM 技术不断发展视角,指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BIM概念和BIM基础知识比BIM软件技能更加重要,因此,在长期BIM 实践中,只掌握纯粹的BIM 软件技能会存在局限性。但是,大多学者和行业专家认为BIM技术人才培养要兼顾BIM基础知识和BIM 软件技能,促进BIM 技术与精益施工管理融合[7]。因此,工程管理专业BIM 教育应从BIM 概念引导、软件技能操作、软件技能应用、跨学科团队合作等阶段逐步推进[8]。

4.2.2 推进BIM虚拟实验室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融合BIM 教育技能,相应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势必要建立BIM 虚拟实验室,强化学生BIM 教育技能[8],否则,BIM 教育技能与学生专业知识不能有效整合,提高学生BIM 技术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成了空话。目前,国内BIM 软件有鲁班软件、清华斯维尔、广联达软件、Bentley 软件等,不同公司的BIM软件功能和优势的侧重点不同,高等院校BIM虚拟实验室建设要根据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结合建筑业发展和区域创新需求,合理选择BIM软件。

4.3 增设新型建筑工业化知识

4.3.1 原有课程增加新知识模块

工程管理专业要考虑将新型建筑工业化知识点纳入课程体系中,《工程管理前沿》可以增加“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供应链管理导论、精益制造”相关内容;《建筑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增加“装配式建筑BIM 设计、施工”相关内容;《工程造价》可以增加“构件估价、装配式建筑工程量清单编制”相关内容;《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可以增加“装配式建筑安装工程、吊装技术”相关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装配式房屋建筑设计、预制构件结构设计”相关内容,等等。

4.3.2 新开设新型建筑工业化课程

如果原有课程无法融合新型建筑工业化知识,需要新开设相关部分课程,该课程可能之前并不存在,也可能是存在于其他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管理专业可以借鉴开设相关新课程。《建筑供应链管理》可以教学构件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内容;《现场管理》可以教学构件生产管理内容;《建筑设备》可以教学装配式建筑设备安装内容;《系统工程学》可以教学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模型建立等内容。

4.4 重视绿色建筑课程目标达成

4.4.1 绿色建筑BIM设计课程

对比我国建筑业绿色化发展需求,目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技能等方面要求强度远远不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包含了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可以将5类指标分解并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评估》《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必修、选修课程中;同时,可以将绿色建筑设计和《BIM 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结合,建立绿色建筑BIM设计课程。

4.4.2 强调绿色建筑节能重点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体现。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原则优化绿色建筑节能体系[9],对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能够转变建筑建造方式和粗放式用能模式,也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因此,工程管理专业要加强学生对超低能耗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增加绿色建筑节能相关内容的融合力度,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建筑业精细化课程体系
动物“跨界”建筑业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