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社区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构建研究

2022-09-23 02:09:02蔡识远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决策协同

蔡识远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所谓的应急管理协同,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急管理组织为了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通过信息共享、沟通协调、资源整合等方式,将各种应急力量有效组合起来而进行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的自组织行为。下文将从应急管理协同的主体、对象、阶段、手段进行扼要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应急管理协同[1]。

应急管理协同的主要手段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决策高效,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成为应急管理协同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此创造出全新的应急管理协同方式,即不依赖临时协调而实现自组织的高度协同。

1 社区应急管理协同的总体架构

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治理的神经末梢,随着突发事件的关口前移,社区成为突发事件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对处置、善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和第一场所。为了使城市社区中错综复杂的各级部门进行协同与合作[2],必须在了解社区应急管理需要协同内容的基础上,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地构筑起社区应急管理协同机制,以实现社区应急决策的协同高效、应急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应急资源的快速调度、应急参与多元高效。

关于应急管理协同内容,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路径,本文在吸收借鉴相关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应急管理协同内容是信息协同、资源协同、决策协同和过程协同。

在信息协同维度,基于开放的信息管理平台和集成化的信息资源,使得社区各主体都能共享信息资源,准确掌握社区突发事件的实际状况,为社区高效快速应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3]。除此之外,社区应急管理各主体的信息协同有助于增进各主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利益共同化、社区共同体,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塑造,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协同

在资源协同维度,物质调配管理关乎着社区应急管理过程的实现。首先,城市的各类应急管理资源在上级的决策指挥下迅速进入发生紧急情况的社区,形成了一个集约优化的应急管理资源网络,如图2所示。各种应急资源主体在应急资源的生产、储备、配置、调度等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作,有助于实现人、财、物等应急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图2 资源协同

在决策协同维度,社区应急管理的成效取决于多层级的决策。从信息报送,资源调度,到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态势判断成为事发地基层社区乃至政府作出处置和救援决策的前提[4]。当突发事件超出社区能力时,就需要逐级上报请求支援,此时的应急决策协同要求政府内部各部门及各层级政府间对突发事件情况协调一致。

2 基于社区人工智能的应急决策协同机制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一门学科,被当作一种思想,并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其作用如图3所示。

图3 人工智能的社区应用

3 基于社区大数据的应急信息协同机制

以信息的充分共享为基础,应急信息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是信息协同的关键和目标,对各个阶段产生的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地满足应急处置和应急决策的应急信息需求,将应急管理体系看成是一个整体予以协同。此外,基于信息的社区大数据平台已经尝试应用于疫情信息处理的监测、预警、智能防控,为社区防控提供了强大力量,如图4 所示。例如,广东省大数据局与广东公安厅共同推出的“健康码”具有疫情防控追踪系统的功能[6],通过查看健康码,能知道此人的行动轨迹是否来自于中高风险地区、是否具备正常生活与行动自由权利,若出现“黄码”和“红码”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基于社区综合大数据平台,结合社区疫情管控现状,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区域化、分级化、差异化管控。

图4 社区应急大数据平台

4 基于社区数字化智能化的应急参与协同机制

社区应急是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社区公共安全活动的过程。一方面,社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将应急参与主体串联起来,发挥网络虚拟空间的作用,为每一个社区实体提供一个公共、平等、交互的发声平台;另一方面,鉴于社区突发事件的琐碎性、关联性与多元性,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载体的新技术手段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及时关注社区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助于推动城市社区安全治理精准高效。例如,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随手拍等应用,社区居民能够将城市安全存在的隐患、风险及其意见建议等通过后台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送,由后台直接派相关部门处置,问题得到解决后,及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形成多主体参与应急互动的局面。

5 推进智慧社区应急一体化平台建设

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决策的紧迫性亟待各主体及时有效沟通。必须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各系统的有效集成,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因此,推进智慧社区应急一体化平台建设尤为必要。经过相关文献梳理与资料查阅,笔者认为,智慧社区应急一体化平台建设应包括设备层、数据层、支撑层和应用层,详情如图5所示。

图5 智慧社区应急一体化平台架构

设备层是智慧平台的最底层,它利用各种信息采集设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社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信息采集、识别、监测和共享。设备层提供对社区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能力,是应急平台构建与运行的重要基础。

数据层是智慧平台的第二层,智慧社区应急管理平台每个子系统都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库,作为系统运行的重要输入和基础,以实现信息数据集汇聚、存储、分析和应用。数据层保障支撑层和应用层对于数据汇聚的相关需求,这是应急平台构建与运行的重要保证。

支撑层是智慧平台的第三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通过数据和服务的集成,支撑承载应用层中相关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共享资源。支持层是程序系统发挥功能的重要枢纽,是应急平台构建与运行的重要支撑。

应用层是智慧平台的顶层,是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为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等提供整体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为打造“整体型社区”“韧性社区”的全周期管理作出巨大贡献。应用层是智慧社区应急管理平台构建与运行的核心内容。

6 结语

社区应急管理成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发展战略,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旨在解决社区突发事件,沟通协调各相关主体,有序、有效地调动各方资源,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迅速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本文探索应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设计新的应急管理协同总体架构,探索依靠技术与管理深度耦合,有序推进社区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决策协同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突发事件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3:40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少年科学(2009年5期)2009-06-08 02: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