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鸣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三维目标时代迈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中,我省小学语文教师是否转变了观念?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发挥数据的诊断和导向功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设置了学生测试、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教师问卷内容涉及学科教师课程目标确定情况、课程内容选择情况和课程实施情况。其中,学科教师课程实施情况的问卷又分为教学重难点把握、学生学习组织、教学秩序管控、教师教学示范四个方面。问卷全部为单选题。“教学重难点把握”的选项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学生学习组织”“教学秩序管控”的选项为“每节课、多数课、少数课、几乎没有、没有”,“教师教学示范”的选项为“从不、很少、有时、常常、总是”。本文基于教师问卷相关数据,对我省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
本文以全省平均分(S)为参照标准,选取总均分第一的区县(Q1)、总均分位于中间的区县(Z1)、总均分末一的区县(H1)为研究对象,围绕“教学重难点把握”“学生学习组织”“教学秩序管控”“教师教学示范”四方面展开分析。
对选择“完全符合”的占比(见下页表1)进行分析后可知:教师对学生质疑能力及朗读能力的重视程度存在地区差异,且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在教学生字词时,教师普遍会有选择地进行指导;教师对课程及教材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1 “教学重难点把握”数据统计表 单位:%
对选择“每节课”的占比(见表2)进行分析后可知: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学生阅读感受和阅读问题的交流与反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迁移、质疑反馈、任务驱动教学、元认知教学等教学方式的认知和实施上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且教师对上述教学方式的认知和实施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表2 “学生学习组织”数据一览表 单位:%
对选择“没有”的占比(见表3)进行分析后可知:教师“教学秩序管控”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教师“教学秩序管控”水平虽然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但整体水平不高。
表3“教学秩序管控”数据一览表 单位:%
为了寻证学习方式对课堂秩序的影响,对表2、表3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拓展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合作学习频次越高,教学秩序存在问题的占比越低,即课堂上自主合作学习的频次与教学秩序混乱的程度总体呈负相关。
对选择“常常”“总是”的占比(见表4)进行分析后可知:教师普遍较重视书写的示范指导、阅读经验的分享、习作修改的示范演示和单元内容的梳理指导;教师是否“常常”“总是”示范朗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影响。
表4 “教师教学示范”数据一览表 单位:%
综上,我省小学语文教师在“重视写字教学、字词教学突出重点、重视教师教学示范”等方面做得较好。但在课程实施方面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不够重视朗读指导,不能在教学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尚不清晰,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对“学”的关注,在学习方式、课堂组织等方面没有普遍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三是对教师教学示范的“科学性”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教师重视教学示范,但学生学业成绩仍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以推断,很多教师对教学示范的方式方法、价值意义缺乏深入思考。
数据所呈现的优势与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核心素养时代”课程实施的方向——守正与求变。我们应以“人”为教育对象和目的,最大限度体现学科学习的本质。
1.做好三件事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认为,语文教学“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教学内容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现代化,狠抓基础不放松始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1]14-15。可见,“写字、读书、作文”这三件事是学生素养养成的必然路径。“写字”习惯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写字的指导,还要注意将练字与写字相结合,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读书”习惯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朗读的示范与指导,还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有声和无声的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文”习惯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习作的指导与修改,还要科学理解“读写结合”的理念,借助日记等贴近生活的习作形式,让学生的习作表达实现真实性与流畅性的统一。
2.关注两个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落实“两性”的统一,教师要提升教材理解力:了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的编排特点,特殊单元和普通单元的教学要求,语文要素的内涵与发展等。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开掘学科育人的资源:关注字词句章所蕴含的文化、情感、伦理等内容,重视学科方法所体现的严谨、求实、坚持等品质,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而正向的人生观,养成独立而辩证的思考力等。
1.语文教学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
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所强调的“以学为中心”应具有以下两点特质。
第一,强调“真实的运用情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由此可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科教学的要求,还应关联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力求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素养,实现学科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的“真实”,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情境可以基于学校与课堂的功能需要,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情境可以是社会的、自然的、日常生活中的,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于学生而言,情境可以让抽象、琐碎的知识变得更有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试题设计时“将知识‘放还’到‘需要类似思维’的真实情境中”,“将知识‘放还’到儿童全身心地去‘做’的情境中”[2]52。
第二,倡导“经历完整的学习”。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环节。相应地,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也可以划分为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思考就是与自我对话”“表达就是与他人对话”。[3]164佐藤学对这三种对话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4]据此,我们可以提取出完整的语文学习的三个关键词:活动、合作、反思。
关键词1:活动。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在完整的学习活动中养成。活动化教学应以“情境”“任务”为先导,借助有序的、目标统一的系列活动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活动化教学不仅要关注活动本身的设计,还要重视任务的设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不仅应具有开放性,还应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需要学生进行讨论、辨析。
关键词2:合作。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探究式学习便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研究合作的时机和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合作机制的研究,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钟启泉教授在《课堂转型》一书中提出了“多声对话”的五个课堂准则:“保障参与,即保障学生对学习活动‘投入’的强度与素质;保障对话,即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关系;保障分享,即以共同的话语系统,协同建构学习;保障多样,即在课堂教学中保障学生之间差异的琢磨,以及源于差异的探究;保障探究,即从不同的视点,形成周而复始的‘发现—追究—反思—展望’的时序性探究。”[5]人人参与的完整性语文学习必将成为可能。
关键词3: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关注大量的显性知识和技能,而从马扎诺所描述的人的学习机制来看,“人要去学习,最先被触动的,不是知识点和技能点,而需要激活自我系统,调动元认知系统,然后才会去处理知识和技能,专心、专注地投入学习之中”[2]73。这种元认知系统所支持的心智习惯,就是“反思”。完整的语文学习中的“反思”应该呈现“学习过程梳理—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经验归纳—学习经验迁移”的推进或循环,发挥元认知系统在学习过程中监控调整、建构发展的作用。
2.语文教师从“固定角色”走向“多重角色”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
一是学科思维的传播者。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综合了这三类知识的学科知识,就是学科思想方法的体现,其核心是学科思维。判断学生核心素养是否养成的标准之一就是其是否具备正确的学科思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教师教学示范”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厘清示范的内容、方法和目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教学示范”不应是单向的讲解以及简单的学习结果的呈现,而应是思维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共同示范,并在示范后及时创设迁移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建构,将教师示范内化为学科思维。
二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将育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相应地,教师应把对人的关注放在首位,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以此判断其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能否长时间保持;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以此判断其课堂参与的主动程度,是否被边缘化;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以此判断其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以此判断其在课堂上是否有足够的智力劳动量;观察学生的生成状态,以此判断其是否有所发现、有所领悟”[3]108。“课堂的观察者”蕴含的是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当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时,应该及时给予干预或支持,并进行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