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下一道视角极值题的溯源、破解与思考

2022-09-22 14:38张志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电视塔射门米勒

张志刚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271400)

1 题目呈现

题目(2022年1月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四校联考第7题)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在对方球门前的不同位置起脚对球门的威胁是不同的,出球点对球门的张角越大, 射门的命中率就越高.如图1为室内5人制足球场示意图,设球场(矩形)长BC大约为40米,宽AB大约为20米,球门长PQ大约为4米.在某场比赛中有一位球员欲在边线BC上某点M处射门(假设球贴地直线运行),为使∠PMQ最大,则BM大约是( ).(精确到1米)

图1

A.8米 B.9米 C.10米 D.11米

本题通过设置鲜活的生活情境,考查一类最大张角问题,重点考查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内蕴丰富,具有较高的挖掘价值.

2 命制背景

2.1 问题探源

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深度挖掘,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内涵和本质,“揭秘”题目背后的故事与历史渊源,概括归纳深藏其中的思维主线,以此为中心推而广之,可以收到以一敌百的良好成效.本题源于历史上经典的米勒问题.1471年,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米勒(Johannes,miller)向诺德尔(Chri-stian,roder)教授提出了如下有趣的问题:在地球表面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悬杆呈现最长(即可视角最大)?上述最大视角问题因米勒首先提出,故称之为米勒问题.米勒问题广泛分布于各种实际问题,例如探求欣赏一幅画的最佳角度、足球比赛最佳射门点等,成为世界数学史上100个著名极值问题的第一个极值问题.历史上的米勒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是三维空间.作为实际问题,我们首先抽象出数学模型.如图2所示,相对于悬杆而言,地球的体积是相当大的,我们可视地球表面为平面,为了简化模型,同时忽略观察者身高的影响,即观察者的身高视为0,且悬杆在地面上的投影也为0,因为悬杆垂直于地面,所以到点O距离相同的点所得可视角相同.

图2 图3 图4

2.2 模型概括

将上述问题一般化:如图3,设M,N是角∠AOB的一边OA上的两点,试在边OB上找一点P,使∠MPN最大.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有如下定理:

米勒定理设M,N是角∠AOB的一边OA上的两点,点P是射线OB上异于点O的一动点,则当且仅当△MNP的外接圆与射线OB相切于点P时,∠MPN最大.

证明如图4,在射线上任取异于点P的一点P′,连接MP′,NP′,NP′与圆相交于点C.易知∠MCN>∠NP′M.又因为∠MCN=∠MPN,所以∠MPN>∠MP′N,得证.

2.3 教材链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A版)第101页习题3.4B组第2题:如图5,树顶A离地面am,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bm,在离地面cm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多远时视角最大?

图5 图6

3 问题解答

思路1 几何视角,由圆的几何性质探求张角最大值.

解法1如图6所示,易知无论点M是前行还是后退到点M′,过点P,Q,M′的圆必与直线BC相交,此时∠PM′Q必小于圆内的角∠PMQ.

思路2代数视角,由探求张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最值求张角最大值.

解法2 如图6所示,PB=8,QB=12,设BM=x(0≤x≤40).

所以tan∠PMQ=tan(∠QMB-∠PMB)

本题还可讨论∠PMQ的正弦或余弦的最值进行求解,不再赘述.

4 模型应用

以米勒问题为背景的最大张角问题在历年高考中屡见不鲜,经久不衰,现枚举几例.

例1(1986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第5题)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定点A,B,试在x轴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一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

图7 图8 图9

例2(2005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17题)如图8,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长轴A1A2的长为4,左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M,|MA1|∶|A1F1|=2∶1.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直线l1:x=m(|m|>1),P为l1上的动点,使∠F1PF2最大的点P记为Q,求点Q的坐标(用m表示).

例3(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17题)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图9所示,垂直放置的标杆BC高度h=4 m,仰角∠ABE=α,∠ADE=β.

(1)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α,β的值,tanα=1.24,tanβ=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

(2)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发现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α与β之差较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实际高度为125 m,问d为多少时,α-β最大.

限于篇幅,以下仅给出例3(2)的解答:

解法1 由题设知d=AB,得

解法2由题设知α-β=∠DEB.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米勒问题在竞赛数学中也频频亮相,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4(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12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定点M(-1,2),N(1,4),点P在x轴上移动,当∠MPN取最大值时,点P的横坐标为____.

解析设直线MN与x轴交于点Q,易得Q(-3,0),圆H过点M,N且与x轴相切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

由切割线定理,得

所以|PQ|=4.

易得P(1,0)或P′(-7,0).

而∠MPN>∠MP′N,故点P的横坐标为1.

则∠APF1=∠AF2P,|AP|2=|AF1|·|AF2|.

又由△APF1∽△APF2,可得

解析由已知得A(a,0),F1(-1,0),F2(1,0).

首先考虑点P在x轴上方的情形.

设P(a,t)(t>0),则

解得a2=2,即t=1.

评注例6中,点P在x轴上方时,其位置可由米勒定理直接确定:经过点F1,F2且与直线l相切的圆的切点,由切割线定理,可知 |AP|2=|AF1|·|AF2|.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米勒问题为背景命制的试题在高考、竞赛和模拟试题中频频亮相,常常以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和实际应用为载体进行考查.若能突破思维瓶颈,从题设中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米勒问题模型,并能直接运用米勒定理解题,无疑会降低思维难度、大幅减少运算量,加快解题进程,促使问题顺利解决.

猜你喜欢
电视塔射门米勒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电视塔
电视塔大巡礼
浅谈足球比赛射门方法的运用与培养
旋风小子(4)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解读米勒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