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年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概况课是不同层次来华留学学历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唯一公共必修课。随着来华留学生整体人数的不断增长,来华留学学历生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来华留学的学历生达25.8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2.44%(史竞男、胡浩,2019)。由此可见,中国概况课在来华学历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学习者基数的庞大。对该课程的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总结已有教材的得失与研发更高质量的新教材。目前学术界已有一些文献,如刘庆 福(1999)、孙 立 峰(2002)、韩 秀 梅(2004)、祖晓梅、陆平舟(2006)、黄卓明、吕兆格(2020)、吴成年(2020)等对中国概况课的教学进行探讨。中国概况教材研究方面的文献主要有三类:一是侧重于对单部或数部代表性中国概况教材的分析研究,如冯锐(2012)、姜兴蔚(2015)、康洁(2015)、刘佳(2015)、孟和(2015)、金春燕(2018)、刘亚男(2018)、冯 凯 云(2019)、韦 梓 珩(2019)、刘怡凡(2019)、湛谌(2019)、杜芷仪(2019)等;二是侧重于对近三十年中国概况教材的宏观研究,目前仅有刘元满(2020)这一篇论文通过对三个时期中国概况教材目录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探讨中国概况教材编写的阶段性发展变化;三是侧重于探讨中国概况教材的编写研究,如吴琼(2018)、张维嘉(2019)、杨莹雪(2020)、王群(2020)等。
自90年代以来,汉语教学界就不断推出中国概况教材,本文以近30年出版的22部中国概况教材作为考察对象,从教材基本出版信息、适用对象、体例结构、专题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这22部教材的特点与编写得失,为今后研发新教材提供参考①这22部中国概况教材包括了同一教材的不同版次以及不同语种版本,分别是:1)王顺洪.中国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1版,1998第2版,2003第3版,2015第4版;2)陈仁凤.中国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3)夏自强.中国概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4)高雄飞.当代中国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5)孙岩等.中国概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英文版);6)胡孝群、吴蕾.新编中国概况[M].北京:线装书局,2008;7)肖立.中国概况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郭鹏、程龙、姜西良.中国概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中文版),2012(英文版);9)包文英、刘弘.当代中国概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莫海斌等.中国概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1)宁继鸣.中国概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第1版,2018第2版;12)祁述裕.中国概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3)吴平.中国概况[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14)张胜林.中国概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5)马莹主编.中国概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7;16)程爱民.中国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中文版,2019英文版.。
从表1可以看出:
一是中国概况教材出版在三个十年呈明显递增趋势:1990—1999年代出版4部;2000—2009年 代 出 版5部;2010—2019年 出 版13部,比前面20年出版数量总和还要多。这与国内来华留学学历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来华留学学历生公共必修课的中国概况需要合适教材的客观需求密切相关。
表1:22部中国概况教材出版时间统计
二是在这三十年中,2011-2015这5年是中国概况教材出版的高峰期,共出版9部教材,接近这三十年中国概况教材出版总数的一半,接近其他25年出版的中国概况教材数量的总和。
从表2可以看出:
一是从中国概况教材作者数量来看,只有5部教材是由1位作者编写的,其他的17部教材都是由2位或2位以上作者编写的,即现有的77.3%的中国概况教材是由2位或2位以上作者合作编写的。由于中国概况教材涉及多方面专题内容、需要良好的多学科知识背景,单人编写挑战极大,合作编写成为主流与趋势。
二是从中国概况教材主编或第一作者的单位分布来看,除了一部教材主编(孙岩)单位信息不详之外,其余的21部教材主编队伍中,只有1部教材的主编(夏自强)属于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其他20部教材主编都来自国内13所高校。在这13所高校研发的20部中国概况教材中:北京大学4部;北京语言大学3部;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各为2部;华东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各1部。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共编写了13部中国概况教材,超过高校研发的中国概况教材总数的一半,显示出超强的实力,也与这5所高校在国内留学生教育、华文教育的优势地位相匹配。
三是从中国概况教材的出版社和出版社所在地来看,共有15家出版社出版了这22部中国概况教材,高校出版社(8家14部)与北京地区的出版社(9家14部)占绝对优势。可见,出版中国概况教材的北京出版社数量与教材数量都是占绝对领先优势,体现了北京作为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心与首选目的地的强势优越地位。
表2:教材作者与出版社信息统计
四是从同一套教材的及时修订来看,只有两套教材出现修订版:北京大学王顺洪的《中国概况》不断与时俱进先后出现4版,第1版1994年、第2版1998年、第3版2003年、第4版2015;山东大学宁继鸣主编的《中国概况》先后出现两版,第1版2013年、第2版2018年。其他中国概况教材都只有1版。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变化,很多重要的新内容应及时补进中国概况教材中,因此,中国概况教材及时进行修订是势在必行的,王顺洪版和宁继鸣版的《中国概况》的不断修订值得其他作者借鉴、学习。
五是从教材的使用语言来看,有3部中国概况教材是英文版,其他19部教材都是中文版。值得一提的是,郭鹏与程爱民分别主编的《中国概况》教材先后推出中文版与英文版,便于学习者选择合适的教材。
中国概况课教材作为一种来华学历生使用的中国文化与国情类教材,应考虑到使用对象的语言水平与学历层次,这样便于不同水平与学历层次的使用者选择相对合适的教材。这22部中国概况课教材对适用对象介绍的清晰度相差甚大。
目前的22部中国概况教材的适用对象可分为四类:
一是教材供来华留学生、特别是学历生使用。这是目前中国概况教材的主流,共有16部这种类型的教材,占总数的72.7%。
二是教材主要供华裔使用,适用于华文教育。共有2部教材属于该类,都是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暨南大学教师编写的教材:高雄飞《当代中国概论》、莫海斌等《中国概况》。
三是供港澳和外国公务员研修培训用书。只有1部,是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国家行政学院专家祁述裕等《中国概况》。
四是供外国读者使用的英文版《中国概论》。共有3部:孙岩版、郭鹏版、程爱民版《中国概况》(英文版)。
可见,目前中国概况教材主流是中文版、供来华留学生使用;英文版、专门供华裔及海外公务员使用的教材是少数。
3部英文版中国概况教材不涉及使用者的汉语水平问题,其他19部中国概况教材都涉及使用者的汉语水平问题,但并不是每一部教材的作者都注意教材语言适用使用者的汉语水平问题。
一是适用于专门类的3部中文版中国概况教材都没有说明教材使用者的汉语水平要求。供华文教育的两部教材(高雄飞《当代中国概论》、莫海斌等《中国概况》),海外公务员使用的祁述裕等《中国概况》,这3部教材的前言与后记都没有对教材使用者汉语水平要求的说明。
二是供普通的来华留学生使用的16部中文版中国概况教材中,对教材使用对象的语言水平是否有界定可分为三种类型:1)教材使用对象的语言水平未作界定、对教材编写的语言未见明显控制,有两部(陈仁凤版、夏自强版),考虑到这两部教材分别出版于1994年、1996年,处于中国概况教材的早期编写阶段,对教学对象汉语水平未作界定可以理解。2)对教材使用对象的语言水平未作界定、但对教材编写的语言有明显控制,有7部(胡孝群版、肖立版、宁继鸣版第1版和第2版、张胜林版、包文英版、程爱民版),这些教材的作者有明显控制教材编写语言难度的意识,加强对教材超纲词或较难词语的控制与注释,但对教材适用对象的汉语水平未作明显说明或解释,略显不足。3)对教材使用对象的语言水平作出界定、对教材编写的语言有明显控制,有7部(王顺洪的4个版本、吴平版、马莹版、郭鹏版)。在这7部教材中,对教材适用对象的汉语水平描述的精确程度呈现差异:王顺洪的1994、1998、2003、2015年版本指出“适合具有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相对比较宽泛;吴平版指出“开设在二、三年级阶段比较合适”,这用来指来华留学本科学历生比较合适,但不适用于研究生学习者,因为国内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国概况课;相比较而言,马莹版与郭鹏版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要求表述最为精确。马莹版指出“本教材适用于汉语水平达到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的学习者”,郭鹏版指出“汉语水平达到新HSK四级的学习者,可尝试借助词典及教师讲解来阅读本书,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一定的讨论;达到新HSK五级者,可适当借助词典来阅读理解,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比较充分的讨论;达到新HSK六级者,则可自行阅读本书,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
考虑到中国概况课是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来华留学学历生的公共必修课,因此中国概况教材编写者应自觉控制教材编写语言的难度,并确定教材使用者的最低汉语水平的门槛,在众多教材中,马莹版与郭鹏版做得最明确,都强调学习者汉语水平应达到HSK四级,值得称道。但新HSK四级、五级、六级的词汇量分别是1200、2500、5000个,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达到新HSK四级水平的学习者使用郭鹏版还是困难重重、挑战过大;而且这两部教材尽管对编写语言尽量控制难度,但实际上,这两部教材编写的语言难度在新HSK五级水平之上。因此,从名实相符与表述严谨的角度考虑,中国概况教材的学习者应具备新HSK五级及以上水平,最佳是具有新HSK6级水平。
中国概况教材的体例结构应贯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识,可以设立正文前导入、正文部分的注释、正文后精当的练习等,这样便于留学生学习,增进对中国国情的理解。
由于3部英文版的中国概况教材(程爱民版、郭鹏版、孙岩版)与其他的19部中文版中国概况完全不同,故本文此处只集中讨论19部中文版的中国概况教材体例结构。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中国概况教材体例组成部分达12项(其中练习题此处归为一大类统计,练习题具体种类另作统计分析),比较多样离散。在这19部教材中,具有10项、6项组成部分的各有2部教材,具有8项、7项组成部分的各有3部教材,也就是说,达到12项组成部分半数以上的有10部教材、占52.6%;低于6项组成部分的有9部教材、占47.4%。
表3:教材体例构成分布①为节省篇幅,表3与表4中的王顺洪编写的4版《中国概况》教材、宁继鸣主编的2版《中国概况》教材都分别放在一列内加以统计。宁继鸣版第2版出现的与第1版不同的独有项,用“2”标示。
二是12项中国概况教材体例组成部分中,有5项组成部分的教材为7部,占比最高,达36.8%;有7、8项组成部分的教材分别为3部;有6、10项组成部分的教材分别为2部;其他有2、3项组成部分的教材各为1部。
三是12项中国概况教材体例组成部分中,在19部教材中分布超过半数以上的体例组成部分有:正文19部;前言18部;图表17部;练习题16部;图片11部;提要11部。在19部教材中分布不到半数的体例组成部分有:正文夹注拼音7部;生词表5部;关键词4部;页边注、后记各3部;导入2部。可见,在12项中,分布在10部教材以上的仅有6项。
四是19部教材的练习题分布差异较大。19部教材的练习题共有11种题型,题型数量与对应的教材数量分布为:5种题型的有1部;4种、3种题型的各有1部;2种题型的有2部;1种题型的有10部;没有练习题的有3部。可见,具体中国概况课教材练习题的种类不多,10部教材只有1种题型。11种题型分布相差较大:思考题(简答题)13部;延伸阅读4部;选词填空、小组讨论各3部;选择正确答案2部;其他的读短文做选择题、读后回答、口语练习、用关键词写短文、调研实践、话题讨论都为1部。可见中国概况教材的题型分布差异性很大,只有1种题型,即思考题(简答题)达到13部,其他10种题型分布率非常低,不到教材数的1/4。
由此不难看出,19部中文版中国概况教材在体例组成部分上共有意识偏低、个性差异较大,这体现了中国概论教材整体编写体例结构的共同意识较差,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与随意性。
一是今后的中国概况教材编写时,应将已有大部分教材共有的6项体例组成部分作为必备项:正文、前言、图表、图片、提要、练习题。
二是应增加围绕正文部分的附属体例组成部分,降低学习者学习正文部分的难度。除了高频分布提要、图表、图片这3项体例组成部分,对于低频分布的导入、关键词、正文夹注拼音、页边注、生词表(生词注释)这5项体例组成部分也应纳入为今后中国概况教材编写的必备体例组成部分。这8项体例组成部分都有助于降低正文学习难度,给学习者提供各种便利与帮助,都有存在的必要与价值,应成为中国概况编写正文部分的共识。
三是中国概况教材的练习应该少而精,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来适度编排。目前19部中国概况教材中共有11种题型,只有思考题(简答题)这种题型是高频出现,其他的10种都是低频出现题型。考虑到中国概况课是来华留学学历生的公共必修课,学习者平时以专业学习为主,该课程一般一周只有2学时,学习者课外投入到该课程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练习过多,学生没有过多时间去做,基本就成了摆设。因此中国概况教材的练习不宜编写以提升学习者汉语水平为目的的练习题型,如读短文做选择题、选词填空、(语言类)选择正确答案、读后回答、口语练习、用关键词写短文等偏重于语言水平提升、语言能力训练的题型;也不宜出现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不易完成的题型,如调研实践,学生不易完成,要么完成要花费大量时间。排除这两类题型之外,剩下的其他题型,如已有中国概况教材高频出现的思考题(简答题),已有中国概况教材低频出现的小组讨论、话题讨论、延伸阅读等,这4种题型可以作为今后中国概况教材必备的题型,可以在各课交替出现,学习者在课上或课外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符合中国概况课教学的实际情况。
此外,教材如果前言介绍了各种相关信息,后记这项可以不必作为必备项。
综合上面探讨的中国概况教材的三类必备项,共计有11项体例组成部分,按照一般教材编排次序大致排列为:前言、提要、导入、关键词、正文、正文夹注拼音、页边注、图片、图表、生词表(生词注释)、练习题[小组讨论、话题讨论、思考题(简答题)、延伸阅读]。
按照这11项必备项来考察现有的体例组成部分最多样的2部中国概况教材,就可以看出:郭鹏版与程爱民版的《中国概况》的10项体例组成部分达到了11项必备项中的10项,是现有中国概况教材中体例最完备的教材。而这2部教材都出版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体例结构上代表着当今中国概况教材的新成就,当然仍有进一步完善之处。
现有的中国概况教材都是按专题来编排章节的,对现有教材的专题分析有助于深入评判教材内容编排的得失。
从表4可以看出现有中国概况教材专题分布的特点:
一是现有的中国概况教材共涉及26个专题,各部教材涵盖的专题数如下:17个专题6部;16个专题、14个专题各3部;15个专题、18个专题各2部;9个专题、12个专题、22个专题各1部。可见,14-18个专题占主流,共有16部,占19部教材的84.2%。这与目前多数高校实际教学周数比较一致。
表4:教材的专题分布统计
二是现有的26个专题中,有16个专题分布在9部(含9部)中国概况教材以上,10个专题分布在9部(不含9部)中国概况教材以下。各专题及其分布教材数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历史(19部);国土、地理(18部);政治(18部);经济(18部);科学技术(18部);人口(16部);民族(16部);教育(16部);外交、国际交往(16部);资源(15部);艺术(15部);民俗(15部);哲学、传统思想(14部);文学(13部);旅游(10部);宗教(10部);军事、国防(8部);文化(7部)、文化交流(7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7部);语言文字(7部);体育、武术(6部);环境保护(5部);医疗卫生(4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2部);移民(2部)。根据已有中文版19部中国概况教材专题分布频率高低,可以将分布超过半数中国概况教材的16个专题作为优先选择的共有专题:历史;国土、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口;民族;教育;外交、国际交往;资源;艺术;民俗;哲学、传统思想;文学;旅游;宗教。其他分布未达到半数中国概况教材的10个专题可作为候选专题:军事、国防;文化;文化交流;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语言文字;体育、武术;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移民。
从表5可以看出:在19部中文版中国概况教材中,古今内容比例大致相当(相差不超过一章内容)的有9部教材;以古为主的只有1部教材;以今为主的有9部教材。“据调查,多数学习者……希望文化教材多介绍当代中国人的礼仪和道德标准,帮助其了解当代中国。”(周小兵、罗宇、张丽,2010)李泉、丁秋怀(2017)也指出当前文化教材编写应以今为主、古今兼顾。应该说,目前绝大部分中国概况教材古今兼顾或以今为主,基本符合学习者的期待。
表5:教材专题内容的古今分布比例
结合已有中国概况课教材编写的得失,本文对研发新教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中国概况教材编写应与时俱进,及时补进当代中国的重要发展变化与重大成就等内容。在目前出版的中国概况教材中,王顺洪版先后出现4个版本、宁继鸣版先后出现2个版本,这样可以不断扩大同一套教材的影响力,在不断更新中打造精品中国概况教材。
二是中国概况教材应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应界定适用对象的语言水平、学历层次,像目前一本教材“通吃”不同语言水平、不同学历层次留学生的现状应加以改变。面向留学生本科生的中国概况教材以介绍有关中国的常识性的知识为主,以介绍思想观念、学术见解为辅;面向留学生研究生的中国概况教材应以介绍有关中国常识性知识为基础,加强思想观念、学术见解的引入,突出思想性、学术性与研究性。
三是教材的体例结构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如设立正文前的导入、正文的注释、正文后少而精的思考性、讨论性练习。由于来华留学学历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差别很大,正文前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专题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新的阅读图式,让学生更容易学习专题内容,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专题内容起到预热作用。正文部分应有对较难的词语、文化术语等进行注释,便于学生阅读正文时及时理解。受学习时间限制,正文后的练习应少而精,练习的类型应以促进专题内容理解的拓展性、交际性练习为主,避免耗时过多、单纯训练语言技能类的练习。基于现有教材编写得失,今后教材优先编排的11项体例组成部分为:前言、提要、导入、关键词、正文、正文夹注拼音、页边注、图片、图表、生词表、练习题(小组讨论、话题讨论、思考题、延伸阅读)。
四是教材的专题内容应注重介绍当今中国、古今兼顾。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生活,最想了解的是当今的中国,中国概况教材在古今内容的比例上应以今为主或古今兼顾。在介绍古代中国时也应优先选择延续至今、影响当今的古代文化(李泉,2011;李泉、丁秋怀,2017)。如在介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同时,也应介绍当今中国的科学发展与成就,像新四大发明、北斗导航、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量子卫星、5G技术、核能、特高压输电技术、空间站等;在介绍中医古代的杰出成就时,也应该介绍中医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巨大贡献;在介绍古代丝绸之路时,更应该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今后教材优先选择的16个专题为:历史;国土、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口;民族;教育;外交、国际交往;资源;艺术;民俗;哲学、传统思想;文学;旅游;宗教。
五是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新理念,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途径。中国概况是来华学历生的唯一公共必修课,在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潜移默化地培养新时代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青年人才。增强教材的趣味性,采用生动的语言与精彩的故事,吸收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来编排教材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排版等。中国概况课教材涉及到众多的中国专题,如果在介绍专题内容时有意引入一些精彩的故事定能增强教材的吸引力,也更容易为学习者所理解,如李世民重用魏征与勇于纳谏的故事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风采及智慧、进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大唐盛世的成因;再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展现了中国当代杰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与重大科技贡献;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甘如意等医护人员抗击疫情、乐于奉献的动人故事;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智慧创业的故事可以展现当代高科技企业的变化;青年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脱贫攻坚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等。事实上,中国的人文历史与当代文化故事浩如烟海,只要教材编者有心去根据专题分门别类地择取,定能找到深化教材专题内容的精彩故事,可惜现有中国概况课教材对此重视得不够。中国概况教材应立足于讲好中国的精彩故事,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六是提供教材的教辅材料资源,如提供给教师的教案、PPT等,为教师的规范化教学提供参考。目前汉语文化类教材比较忽略教材教辅材料资源的开发、配备,中国概况课教材也是如此,当前只有郭鹏版和程爱民版的《中国概况》教材配有PPT课件,特别是程爱民版还配有教学短视频,值得借鉴与推广。假如教材编写者配备了基本的教案与PPT,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在已有的教案与PPT的基础上作些个性化的处理与增删,备课的质量与教学效果会更有保障,并避免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配有教辅材料资源的教材,教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然更受欢迎。
总之,今后中国概况教材研发应积极借鉴过去三十年中国概况编写的得失,生动有趣地向来华留学学历生客观介绍中国国情,以打造高质量的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