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路径调研
——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21 07:55蔡俊辉张晓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24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绵阳开发者

蔡俊辉,张晓云

(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2.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成立至今多年,拥有一支由14名专任教师、20余名企业骨干组成的混合教师团队,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等多个行业学会建立了稳定的关系,累计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约3千余人,是学院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经过了三次重大的发展:2003 年的“四川省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项目建设;2012年“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2016年与绵阳市政府、本地IT企业联合,创建了第一个产业学院“中国科技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入驻绵阳市软件园,形成了与大中小多个企业多边联合、学徒制式协同育人的特色化道路。随着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迅猛壮大,软件技术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行业细分发展、岗位特征明显,如何确定专业技术技能内容和范围。二是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迭代,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课程。面对挑战,应该如何顺势而为,抓住机遇,着力建立特色品牌,为此开展了以下调研。

1 调研设计与开展

调研目标:针对专业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确定现阶段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着眼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本调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行业(产业)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情况;二是同类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情况;三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情况。具体如下:

1)行业(产业)发展、产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职业发展路线等现状。了解当下服务产业的人才层级和体系构建,确定现阶段知识技术与岗位技能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人才技能构建的知识体系。

2)同类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情况。对标先进、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避免专业同质化带来的就业压力。

3)近年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找出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因素,分析就业困境中可能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实施“三教”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2 调研采集信息分析

2.1 行业(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现状

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 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在福州召开了“软件定义世界”主题大会,7000 多名来自国内外的IT 行业人员参会。会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软件技术对现代工业、智能农业、服务行业的重要作用,把软件技术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云计算为商业平台,大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促进了社会迈进了智能化时代;数字化重构着经济体系,数字经济的规模扩大为软件产业提供了高速发展的空间。2017 年开始软件产业的规模逐年上一个台阶,如图1 所示,增速达到15.4%,远超GDP的增速;软件著作权登记2017年就突破了100万件,连续三年的增速超过了30%。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与产业的深入结合、5G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软件产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形成感知层-传输层-计算层-分析层-应用层组成的完整的工业生态体系。

图1 软件产业年产值

自主可控研究和应用吸引了大量的、优秀的高端软件技术人才。软件产业作为产业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促进了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转型升级改造。未来,软件产业将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核心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从“软件定义世界”到“软件驱动世界”。综上所述,大量的软件人才需求的现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区域和地方产业发展分析

四川省作为中西部最大的内陆省份,在“十三五”规划中高度重视以软件技术为驱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与研发,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进制造强省”[1]等部分反复强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信息化普及和转型升级中的应用。规划中单列了“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1]的内容,其中就要求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各类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动大数据广泛深度应用,深入挖掘数据资源经济社会价值,推动云技术创新发展等内容[1]。2018年11月3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2],电子信息现代产业体系位居榜首,“+1”则是数字经济。实施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四川省将产业布局放在了“16+1重点产业领域”上[2],其中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装备、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与软件产业密不可分。

从政策层面可以看出,软件产业将成为四川省现在和未来大力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领域。

3)软件产业技术技能需求情况分析

CSDN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技术社区,每年都要发布中国软件开发者调查报告。对比2017到2019 年CSDN 的年度开发者报告,发现:①软件开发岗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IT制造等领域,呈现出更加集中的趋势,开发者在其中的岗位占比从2018 年的64%上升到了84%。例如,在互联网应用领域从事前端开发的岗位占比从2017年的19%提升到了2019 年21.5%;全栈开发岗位2018 年还比较新,到了2019 年,其拥有的开发者比例就高达16%,成为第三大开发者岗位;同样高速变化的还有移动开发岗位,2019 年占比达到9.6%。②软件开发者使用的编程语言主要有Java、JavaScript、SQL,趋势是:SQL取代了R语言,C/C++的使用人数上升到了31%,Python是持续的学习热点。③关系型数据库是数据库的主流,MySQL市场份额高达83%,泛SQL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正在上升。④Web 端操作系统主要集中在:Windows 和Linux,Windows 占70%左右、Linux占20%左右,这个份额比近年来比较稳定。基于社区中Linux的份额增长很快和中国自主可控研究和应用深入加速,Linux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移动端,iOS和Android是主流,HarmonyOS 已经面世。⑤开发平台主要有:Windows、Linux 和Android。Web 框架则以spring 和Vue.js 为主,用Vue.js+spring成为了开发者常用的搭配,移动端的技术框架主要是Node.js;集成开发环境近年来是Visual Studio。

调查发现,技术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带来的开发领域为主,伴随智能化和5G应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会井喷式发展,对开发者的需求会激增;云服务趋于稳定,区块链受到追捧,见表1。

表1 CSDN《中国开发者报告》的数据分析

在HackerRank 全球2020 年《开发者技能报告》中指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编程语言依次为JavaScript、Java、C 和Python;使用者最多的框架是AngularJS、react 和spring,vue.js 排在了第8 位;技术平台为Windows 和Linux,有半数以上的开发者同时使用了这两个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占45.8%,Linux 和MacOs占比接近,见表2。

表2 HackerRank《全球开发者技能报告》的数据分析

表1和表2有很多相似点,例如:Java和JavaScript是国内外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主要技术平台是Windows和Linux。不同的是:中国的大数据分析类技术占比较小,如Perls语言程序开发工程师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开发者岗位,Go语言是全球开发者学习的首选,而在中国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和学习者很少。

在调查中发现,大数据变成了软件开发的生产资料,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成为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因此,这些技术应该纳入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

4)软件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①从业者调查情况分析

从CSDN《中国开发者报告》和《全球开发者技能报告》中发现,开发者越来越关注开源软件、开源社区和知识可控。在国内:30岁以下开发者为行业主力军,占比超过80%;本科以下学历者占比22%。从全球范围看:工作年限为5~9 年的开发者比例最高,其次是10~14年;本科以下学历者约29%;近50%的企业从培训机构招人,满意度为72%。综上,专科及以下学历从业者占比在30%以内,小公司居多。最受欢迎的从业者具有以下素质:快速学习的能力(71%)、丰富的实践经验(61%)、挑战的愿望(52%)。

作为竞争激烈的高薪行业,高职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市场,要想成为开发者或者扩大毕业生的就业份额,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基础,学校还需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明确就业面向是众多的中小微企业。

②岗位招聘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对象以Boss 直聘和智联招聘平台为主。从招聘的职务看,技术分工越来越细,见图2和图3。

图2 BOSS直聘的岗位分类

图3 智联招聘的岗位分类

岗位技术基本要求中,编程语言集中在:Java、Python 或者C/C++;框架多为spring、vue.js 和react;操作系统以Linux 为主;数据库是MySQL居多。此外,岗位还需要其他技术领域,如:技术栈、分布式开发等内容。以BOSS 招聘的前端工程师岗位为例,如图4,在web 前端开发技术(js+css+html)基础上会要求具有一种以上的开发框架或者类库。

图4 前端工程师招聘要求(左右为不同的公司)

调查发现,通用技术是主要的技术要求,岗位分工更加细化,在招聘中增加了特定的技术领域(或工具)要求。高质量人才培养必须扎实通用技术的学习,加大核心技能的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通过开设大量的技能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技术的学习选择,增加学生自身就业条件,拓展就业宽度。

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旺盛,在软件产业链上,成熟应用和移动应用软件等中低端应用开发和软件运维岗位为高职学生提供比较大的就业市场。

5)专业教学标准解读

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指出了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面向,见表3,涵盖了六大岗位群,每种岗位群包含多种岗位。以AI 开发为例,在BOSS 招聘就细分为13类,见BOSS招聘网如图5。

表3 软件技术专业就业面向[3]

图5 人工智能类岗位分类截图

技术与产业的结合衍生出了大量的技术需求,推动了岗位细化,不同岗位需求的知识技术各不相同,因此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分为了三个方向:Java开发方向、.Net开发方向和Web前端开发方向[3],对比招聘,这三个方向对应了目前软件产业中三个主流技术包/群,体现出来的是核心课程从编程语言到工具类库/框架大相径庭。事实上,有太多的技术没有在标准中出现,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以专业拓展课程方式开设特色化选修课程,将当下其他主流技术或者新技术植入教学中,开展特色化、差异性的专业建设。

专业教学标准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师生比小于25:1,双师比例大于60%,每5年有至少6个月的企业实践;专业带头人副高以上,科研教改能力强;兼职教师必须来源于行业企业,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强等[3],指出了师资建设方向。

2.2 同类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选择了7所“特高校”、1所特色软件学院、四川省内2所综合实力强的高职学院,共计10个样本学校。调研的方法采用了对比分析,分析维度为:专业设置、课程构建、师资队伍和培养途径等4个维度。

1)专业设置见表4。

表4 样本学校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表

为了适应行业岗位细分,部分学校直接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部分学校在原软件技术专业中设置了不同的技术方向,如移动开发、Linux软件开发、前端开发。究其原因,第一,软件技术是现代工业的驱动力,社会需求很旺盛,高职院校必须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第二,软件技术涵盖的知识技术越来越丰富,高职学院必须顺应行业(产业)发展,培养掌握不同细分技术的人才;第三,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让学生在三年学习中掌握岗位需求技能。随着新专业(或方向)的开设,高职院校面临着师资缺少、新知识技能短板以及实验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

2)课程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例)见表5。

表5 样本学校软件技术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表

对比核心课程设置,文章印证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技术分化、岗位分类多样化的特点,能够看出样本学校特色化培养的现状。样本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无论是否设置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基本包括以下技能:前端编程、后端编程、软件测试,围绕上述技能设置核心课程。在引入新技术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增设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课程和增设框架和类库、微信小程序、云服务开发等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费尽心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智能化的快速推进让高职院校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3)培养方式比较见表6。

表6 样本学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方式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是高职院校主要的育人模式,产学结合是主要的培养途径。通过“以赛促学”“以证促学”、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等方法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在学历提升方面,除了“专升本”之外,与本科院校或者国际学校合作,打通学历通道是主要手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深入对接,教学与职业证书深度融合,在落实“1+X”证书方面取得了很多可以推广的经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双能力”学习和评价机制独具特色。

4)师资队伍建设见表7。

表7 样本学校师资队伍情况表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都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成效看,软件技术作为重点专业的学校,师资队伍梯队完整,高级职称或者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的核心师资引领成效显著,教改科研成果丰富;从途径看,以专业群建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的学校重视复合型、高学历、企业专家培养,对高水平师资引进不遗余力;从培养模式看,有教师工作室、校企教研团队、职业资格认证专项培训、企业锻炼等方式。总趋势是师资队伍向着复合型发展。

混编师资中校、企教师分工明确:校内教师担任常规教学,企业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特色鲜明:有的学校把校内教师放到企业培养,企业把生产骨干送到学校接受教学能力训练;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区域中心城市的学校,师资建设成效显著,能引进、留得住、队伍活性高;采用年薪制等激励机制灵活的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动力、社会服务水平、科研和专业建设成效都很高。

2.3 毕业生反馈情况分析

毕业生调查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麦可思毕业生质量报告和金苹果公司的专业评价分析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薪资不稳定

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薪资水平随行业和自身质量有所波动,2019年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在全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薪资的第十六位,详细见表8。根据本地区薪资情况,毕业生的薪资偏低,与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不符,可能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表8 近年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首次就业薪资表[4]

2)离职率较高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率很高,2019年达到了60%。调查发现,离职率高的重要因素是就业信心不足导致就业目标不明确,还有能力不足、岗位压力过大等原因,见表9。

表9 近年来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4]

3)课程与岗位需求有差距

表9中课程重要性、课程对职业的满足度等指标在逐年提升,说明当前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契合度高,但是还有差距。最值得反思的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核心课程和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课程有偏差,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专业基础课程,学生认为它们对当前工作至关重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核心课程,如ASP.NET 程序设计、UML 建模在调查中没有反馈。

4)教材建设滞后

毕业生反复提到了课程内容、实习实训内容陈旧,原因在于:很多新技术没有相应的成熟教材,成熟的教材没有包含该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教材内容滞后导致教学内容与产业脱钩。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主动性和热情不高,技术发展太快也是导致教师参与教材建设动力不足的原因。

5)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认可

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高。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了大量的在线资源建设,青年教师则承担了大量新技能课程,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企业教师在实训中引入的企业生产项目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就业帮助。然而,教学任务繁重、年龄老化,对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学习能力降低也是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师资存在的问题。此外,企业教师对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导致对实训项目难度和要求把握有误差,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不足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3 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通过调研,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际,提出如下关于专业特色品牌建设的建议:

1)顺势而为,岗位面向明确、兼具特色

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和对接行业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应该服务建筑材料产业智能化,但是从绵阳和四川的产业布局看,建议本专业应该着眼区域产业经济布局,选择适用范围广的岗位群,走专业通用技术方向,确定并夯实特色化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模块。

从CSDN 和HackerRank 的相关报告中发现,超过40%的公司需要全栈工程师,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全栈工程师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培养规格目标。考虑到全栈工程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结合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情,可以设置前端工程师技术模块供学习能力不足、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可供选择的新技术模块很多,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大数据作为一个专业或者方向有待商榷,而人工智能对智能化产业发展作用重大,可以选择开设人工智能技能模块,为后期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大“1+X”Web前端开发证书的融入,既可以提升质量,又能紧随行业发展,一举两得。

因此,依据前端技术、全栈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所需通用、核心技术设置专业方向或者专业课程模块;学生任意选择全栈开发、前端开发、人工智能服务岗位技能模块之一为主修模块的分向培养模式;教学方法采用当下培训机构的模式:重点技能专项强化训练;培养途径采用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校企共育;建立以学期为单位的动态课程或教学内容调整机制,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能;逐步开或者引入发移动开发、大数据应用、区块链等选修课程,实现学生“1+n”的技能培养,实施“1+X”证书训练。

2)外引内培,打造高水平混合师资

高质量的专业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按照“职教20条”的精神和“特高校”建设标准,建议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建立师资引进长期计划,有阶段有目标地引进人才,建立梯度合理的校内师资队伍。②与合作企业签订长期的师资聘用协议,构建稳定的企业师资队伍。③建立校企师资互换共用的机制,完成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的轮岗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始终具有“新鲜血液”。

要激活校内教师的内生动力,在学院条件允许下可以采用:①建立对外服务工作室,要求教师轮流进入工作室工作,促进教师走出去对接产业。②利用互换共用机制。将校内教师送入规模企业,参与企业项目生产,每次至少1年,促进知识更新,强化技能;吸纳企业工程师,提升校内教师的企业素养。③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形式多样的培训让教师知识技能“迭代”,有利于教学团队知识技能的“保鲜”。例如,定期送教师到本科院校进行课程选修或者旁听;为新进教师确定一个学历提升目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④制定教师团队建设目标。如承担教改项目的数量、层级等。

3)多措并举,推动教学内容更新

①教材编写可以促进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系统化学习,全面理解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②实践已经证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可以有效、快捷地提升专业品质,促进校际交流、校企交流,实施知识技能的更新。③职业资格证书与行业新技术、职业新技能密切关联,直接反映了行业(产业)的需求,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成功的经验表明,让教师获取职业证书是快速培养新教师的有效途径。

4)开展面向社会的泛化职业教育,培筑专业的社会声誉

一般认为承接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的数量是衡量专业水平的硬指标,实际上,科研本身就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弱点,科研能力的不足导致承接的科研项目数量比较少。那么如何融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中去呢?泛化职业教育是较好的切入点。泛化职业教育囊括了社会人员职业教育、“八类人员”培训、在职员工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等,泛化职业教育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如果泛化职业教育质量高、有特色、社会参与度高,专业自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特色品牌专业指日可待。

5)贯通学历,完善职业教育通道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将职业教育定义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学历贯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借鉴“特高校”的经验,要办出专业品牌,必须打通学历通道,“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5],让优秀的高职学生能够有学历提升路径,建议在条件允许下,与本科学校联办软件技术专业职业本科,最好是与行业企业联合申报该专业职教本科。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绵阳开发者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iOS开发者调查
iOS开发者调查
栝楼产业开发者谢献忠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