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守花
(成都医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川成都 610500)
近年来高校信息建设逐渐从数字化校园走向智慧校园,以数据为驱动的师生服务优化、辅助决策、教学科研增效等智慧应用都已经进入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十三五”建设数字中国的顶层规划》与《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更是为高校信息化指引了方向和目标。“十三五”之后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奋起直追,是非常重要又关键的时期。作为智慧校园的基础,两个中心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各高校陆续上马,两个中心指的是数据中心与流程中心[1],在面上,流程中心体现为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数据中心则为办事服务大厅与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显然数据中心作为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存放着学校的重要数据,比如学生的成绩数据、学生的行为数据、教师的科研数据、教师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学校的数据资产,那么这些数据该如何发挥作用,该怎样来为学校的科学管理献计纳策,都关系着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当前高校的数据中心建设又有数据精细化和全面化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是必然的也是接下来数据中心建设乃至信息化工作的方向。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主要解决了高校各部门数据孤岛问题,实现了基础数据集中管理、达到数据共享交换的目的。但是数据质量问题、数据同步、缺失问题还是很普遍,一方面以往关注点主要是在基础的主数据交换,另一方面数据质量的管理难度大,缺乏工具和标准,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对数据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制度上也缺乏保障。加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各种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同时师生服务、管理、决策以及教学科研的各种活动对数据质量和可信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精细化和全面化的趋势要求数据管理的工作要做得更精细,数据平台建设要做得更全面,制度保障要更给力,不仅要解决数据有无问题,还要能支撑数据的持续、全面的治理。只有在坚实的数据基础平台之上才能支撑其上的各种应用和服务,并用数据作为驱动对高校各项业务进行优化提升,对高校决策管理提供辅助,助力高校的管理与治理。
当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诉求,已经从解决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逐步迈入更深层次,即深入发掘信息化价值的“教育信息化4.0”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十四五”期间,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应当重点思考和解决三大问题,即:如何通过数据治理进一步释放数据资产潜能[2]?如何进一步强化数据对业务的相应支撑能力?如何基于服务治理打通业务边界,实现一站式全联通?
1)业务的不确定性。高校管理是面向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需求变化多样,突发性业务频繁,但现有体系架构面临创新困难,未从顶层规划架构设计。
2)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在线。部门信息化程度不足,大量人工统计,核心业务没有做到实时、在线、统一。
3)烟囱式系统较多。大部分高校在信息化1.0 已经做了一部分系统的集成,也建成了第一期的数据中心,但还存在一部分系统割裂,数据孤岛,端到端无法实时协同,更无法基于现有系统进一步构建数据中台[3]。
4)系统业务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重应用系统建设,业务系统功能重叠,缺乏业务核心的固化沉淀,系统服役到期只能推倒重建。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发展进程,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在高校的施行势在必行。
智慧校园建设离不开学校的顶层架构设计,离不开学校经费的支持,虽然这需要投入很大一笔经费,而且也不一定能见到多大的成效,但是随着国家对高校信息化程度、对高校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资产的越来越重视,智慧校园的建成一定会给学校师生带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舒适体验。由于高校信息建设项目经费的限制,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分为三期。
盘活数据资产,升级现有共享数据中心,构建数据中台,与学校现有人事、教务等业务系统实现集成,提供学校全域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强化数据交换稳定性、可靠性与及时性,提高数据中心数据的可信度;建立数据的接口化、服务化转换能力,为第三方业务系统、校级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3.1.1 完善数据标准
基于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和学校自身业务特点,弥补现有标准的不足、修正和完善现有标准,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的、并能动态管理的学院标准,为实现全面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奠定基础。
学校数据标准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符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只有遵循国家标准,才能把握主要方向;
2)要符合四川省教育厅颁布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在遵循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还要符合各个省对高校数据标准的规定;
3)如果字段不在教育部、教育厅颁布的数据标准内,就需要学校自身建设自己的数据标准,学校建设的数据标准也要符合当前主流技术,建设同时还要考虑到本校的大数据标准,建设前沿的、不容易过时的数据标准;
4)数据字典[4]的不断完善还要依托于学校智慧校园的发展和学校数据资产的不断扩充,数据字典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1.2 完善数据中心
利用现有数据中心,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服务三个层面出发,建立的一套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数据收集范围的拓展、数据标准管理的实现、科学性数据服务的管理。
数据中心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参与学校数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为依托,通过系统、数据集成,将各个系统的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然后以数据中心数据为基础,按照符合国家、省级相关部门规定的数据标准将数据清洗成健康数据,并建设相关数据接口,实现校内数据的共享,当学校其他新建系统有需要时,直接调用数据接口就可以实现健康数据的共享,打破数据孤岛和数据利用率差的问题,为学校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正发挥数据资产的作用。通过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掘和利用信息资产的价值,改善师生智能化、智慧化校园体验,也为高校各部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办公提供基础条件,为各项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网上办事大厅是将教务、科研、财务、人事、一卡通等系统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方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网上平台,就能办理教学相关事务,实践“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的信息化建设理念,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获得感。
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一表通”,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务、科研、财务、资助管理等系统资源,实现用户一站式登录办理各项事务,提高信息系统利用率。改善师生填报数据源头多样,数据填报不准确等问题,从源头上把数据质量抓起来,确保学校数据资产的准确性,提高数据资产的可利用性和可转化性[5]。
集成整合校内各业务系统数据,采用画布式操作界面,建立全面、直观、友好的“管理驾驶舱”,展示学校的各类业务指标,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
3.3.1 综合校情数据全景大屏
综合校情数据全景大屏(以成都医学院为例)如图1和图2所示,是针对于整个学校发展的概况进行初步的把握,能够从学校概况、学生概况、师资概况、招生情况、就业质量、办学成果、科研与社会服务、战略规划、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经费管理、合作与交流、生活服务等,从学校的基础硬件、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内部管理、外界声望等领域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相应的数据指标,既能够宏观评估一所高等院校在学校层面的发展状况,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对不足的数据指标进行定位考察。
图1 综合校情数据大屏
图2 综合校情数据全景大屏
3.3.2 教学管理数据大屏
教学管理数据大屏如图3所示,能够提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数据分析[6]。从事教学管理或教学过程分析的领导,能够通过教学活动透视全景数据大屏及时了解到全校目前教学过程及质量,从而为领导决策、教学数据分析提供支撑与依据。
图3 教学活动透视全景数据大屏
3.3.3 信息化服务数据大屏
信息化服务数据大屏如图4所示,主要对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校园网、互联网、校园一卡通、教学资源、数据共享等各类信息化服务进行集中呈现和展示,能够体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情况。
图4 信息化服务数据大屏
1)一目了然地掌握学校核心使命和发展水平。数据繁多,领导抓不住业务核心,领导驾驶舱快速聚焦学校核心使命的关键指标。对标、趋势、多维分析,一目了然地呈现学校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时掌控学校主要教育工作成效及学院、部门的发展态势,支持数据推送和跳转部门数据,追本溯源,及时甄别和预防异常。
2)以业务为导向,通过数据发现业务部门工作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辅助决策。学校各学院日常教学、各部门日常管理无法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抓手。业务部门数据按业务主题和结构进行分类,依托实时流数据分析与海量模型库[7],基于自定义数据模型配置结果数据。关键业务数据重要级标识,数据进行数据源查看保障数据真实性;对数据支持收藏、推送到关键人保证决策关联到责任人;对数据进行计算、筛选、下载、预警线设定等保障数据的灵活使用和水平参照。
3)通过标签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数据呈现师生周期状态,实现个性化管理与培养。用户画像通过标签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数据对广大师生个体、学院部门主体进行管理周期内的体系化刻画,保障个性化服务。学生画像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业进展、图书借阅、生活规律、消费水平等。教师画像包括教师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图书借阅、教学工作、科研信息等。
4)帮助学校进行学业、资助、上网、不在校的重点预警和异常预防。不能及时发现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预防学生异常行为。学业管理、校园安全、上网行为、精准资助四大学生培养热点。面向校领导、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等多视角深度分析和场景预警,不同用户在权限范围内灵活设定预警线,预警数据自动采集,定时、定点掌握一手异常情况,追踪重点监测学生。
5)快速获取业务性数据并进行二次分析,让数据能活查活用。数据不能活查活用,跨表业务数据难获取,灵活查询通过自定义数据源中不同表之间、不同字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对数据进行跨表、多字段关系建模,从而实现表关联关系自动发现。可快速查询跨表多字段信息,并对查询结果导出、图表转换、按条件灵活检索;对历史查询进行数据建模、快捷引用。
6)对非数据中心的数据按部门分类管理和维护。非数据中心的数据只能线下表格进行人工管理,工作繁冗。线上维护,权限分类管理,访问权限局部渲染,不同用户按部门结构划分数据权限,多人一表,一人一数。
7)对发现的错误数据进行一键纠错,保证数据准确性。个人错误数据,一旦发现,用户直接在线一键纠错,系统自动发起审核流程,自动完成数据回写更正。
新信息化建设要求下,各高校传统的信息门户因为存在流程处理不及时,数据交换不准确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高校的工作需要。随着数字化校园高速发展,数据中台和一站式办事大厅陆续上马,数据中心和流程中心不断完善,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具备必要条件。本文对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智慧校园建设的周期规划、智慧校园建成后能解决哪些痛点,作了详细研究,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为高校决策提供辅助,希望各个高校为智慧校园建设设置“绿色通道”,只有学校信息化建设进度跟上了师生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才能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