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石屯中学 范和清
“双减”是意在优化教学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达到学校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使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导的作用,进行教育理念和道德修养的渗入,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增减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达到主动减、科学减、有效减的目标。从而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能展开深入科研,注重课程研发,实施全过程的作业管理,让设计、落实、评价等多个环节更加具备实效性。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基层教师的行动直接关乎“双减”工作的落实程度,为了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提升教学质量,应通过设置正确的目标、掌握合适的方法,从而真正地立足于“双减”背景,开展教育过程,体现出“双减”的教育理念,达到变革的目标。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了有关“双减”的相关教育理念和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教育系统得到彻底的改革。“双减”政策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使命,更是教育界非常艰难的一项任务。在长久的以作业模式为教育重要手段的教育中,想要真正地实现“双减”的教育模式,还需要通过传达“双减”的理念,切实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从而真正还给学生自由,达到深化教育体制并且确保“双减”模式有效性的目的。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有助于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也能使教育体制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未来培养出真正能为祖国经济、文化、科研等事业发展效力的全面型人才。
“双减”政策以创新的形式,将校内的作业负担和校外的培训负担进行彻底的清查,从而以减轻负担为思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学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从而使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而不是被作业压迫,失去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双减”要求教育者将成长时间还给学生,避免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内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消除学业焦虑、分数焦虑、排名焦虑、考试焦虑等。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学校应给予学生家长充分的知识普及和教育引导过程,避免让学生家长有盲目灌输的从众心理,使学生产生与他人比较和自我的压力施加中产生诸多负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太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提升,还会使学生产生诸多负面情绪,难以愉悦和接纳,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学生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更无法获得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自信心。“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在原有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的推动下,真正意识到培养人才的根本,更加重视传统人才标准缺失的问题,从而对教育的评价进行转变,使学生能在“双减”政策下拥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会。本文通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过程中“双减”政策和“双减”背景的影响,以期让教师都能清晰得知“双减”模式对学科的作业设计作用,为了达到“双减”的目标,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从设计的形式、设计的作业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双减”的政策和宗旨,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初中是教育的黄金阶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初中生能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达到道德品质的提升和法治素养的提炼。通过优化道德与法治作业的相关设计,从而解决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率。
1.设计方式过于单一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作业设计的形式仍旧存在与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理念脱节。在社会和国家的要求下,对人才的教育应以实践型人才、时代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的目标与方针,从而使学生能明白道德与法治的根本意义,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人才。教师在布置相关作业时,却仍旧存在许多过于片面的和被动的情况。比如,作业形式过于单一且内容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初中生抄袭或者互相抄写。而且在灌输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让学生采取强硬背诵和记忆的形式,使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理论知识,没有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而在课余时间内,没有通过实践来真正掌握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导致学科教育脱离实际,不仅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使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是一种负担。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则更加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也与“双减”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在开展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有效融入实践过程,避免让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化和负担化的学科内容,要首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热情,更好地开展教育。
2.作业设计的观念过于保守
初中生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仍旧存在观念保守的问题。其设计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而且仍旧沿用传统的设计模式,没有与时俱进,也没有注重迎合“双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导致作业设计的观念存在较为严重滞后性的问题。作业设计应基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提升设计的水平,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过于保守的设计观念已经无法迎合新时期“双减”政策对教育的需求,也容易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失去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设计的内容太过陈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时代性质较强的学科,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体现出学科的特征。许多教师通常以练习册或试卷的形式来展现作业的设计过程,这样的设计内容已经脱离了学科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时代发展的轨迹。而且学生在完成道德与法治的作业内容时,有些习题上的内容已经与课本上的知识更新相脱节,作业的内容过于陈旧,与时代不符,会为学生的学科知识理解带来困难,也使学生难以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言,不仅不能提供帮助,还会造成阻碍,使学生不愿意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失去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根本目的。道德与法治的理论性虽然较强,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使学生理解相关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于自身。倘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知识无法产生兴趣和思考的过程,则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标,也无法实现、满足“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需求。
4.缺乏实践作业的设计
道德与法治学科除了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只有将具体的学科知识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但是实际在开展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只在意学生的成绩,以理论为先,而没有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或者他们的书面成绩虽然很好,但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在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不知道如何运用这样的教育形式,使教育的目标根本脱离了主题。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实践的训练作业,从而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带来更多的收获。
1.开展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并的作业设计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样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布置,从而使初中生能利用课上课后的时间,得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双重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孤儿院、敬老院、烈士陵园等场所参加活动,从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尊老爱幼、敬佩先烈等文化熏陶,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实践学习,再在课上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对归纳并不精确或学习并不正确的学生予以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不会存在偏差。通过发挥道德与法治的精神要素,从而使学生能在展开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科的魅力,并产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复习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其他知识内容的探究带来保障作用,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满足道德与法治的双重标准。
2.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规划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意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难题。教师在教育时,就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开展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工作。比如,在进行“学习新天地”课文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享受学习,教师可以在作业的设计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制订一周的学习计划,为学科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可以采取课前十分钟进行作业展示,大家通过对比哪一名学生的作业完成得更加出色,规划更加清晰与合理,从而使学生能基于个人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予以反馈。并在之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样的学习形式能使学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课程的探究过程,也能使学生对个人的学习状态予以充分的认识,对所学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补充和掌控,从而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设计更加合理,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以及教学的整体效率。
3.设计贴合时代背景的作业内容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基于时代背景,并且融入“双减”模式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使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能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避免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基于现实生活进行取材,将其与学科相互融合。布置作业时也要考虑作业的设计内容,要迎合“双减”的教育模式,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轮番作业布置,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设计出一份具有时代特征和生活特征的作业内容,比如,在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该课的主题进行总结,并且在生活中找到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及所要履行的义务,从而将学科知识与新时代公民相互联系。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开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最终得出结论,从而获取重要信息。并且在探讨的过程中,能达到扬长避短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标。教师还可以主动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和旧时代的背景,通过一些更具意义的比较形式,达到深化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能保证作业布置的质量,使作业设计更加合理化,而且满足“双减”的政策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能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也能加深记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并且得到知识和文化的熏陶过程。在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更注重“双减”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要求,从而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先,而不是布置大量作业,让学生难以感知学科知识的魅力。开展作业设计的优化过程,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深刻。而且通过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过程,能使学生累积足够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设计中,应遵循“双减”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从而优化设计的内容。不过多地布置作业,而要以质量为先,从而使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基础上,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得到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