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明
2018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打击黑恶势力和“打伞破网”一体推进,形成压倒性态势,有力保障了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和稳定。然而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的恶性社会治安事件仍然时有发生,侵蚀社会安全,引发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担忧。民之所向,政之所往。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牢固树立促安全也是谋发展的理念,从而把保障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摆到重要位置加以谋划。
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投身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社会有序与安全是公众的普遍期待,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于是,如何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积极防范化解社会风险隐患,稳妥处置社会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拥有基本的安全感,享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党要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就要毫不动摇地与黑恶势力作坚决斗争。如果一个执政党不能给人民群众基本的安全感,就无法实现国泰民安。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在一个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社会,人民群众担惊受怕,他们对执政党既不可能有正面评价,也不可能予以坚定支持和坚决拥护。只有真正捍卫和维护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党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也才能不断获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的力量之源。所以,重视和加强社会治安,增强社会安全度,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持续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为人民利益而生,也为实现人民利益而夺取政权、巩固执政地位。一百多年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美好生活的内涵是动态的、多方面的,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生活品质,也意味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在现实中,个别地区出现的极端社会治安事件令人震惊,挑战了法律,挑战了社会秩序,挑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因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治理,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由此汇聚起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严厉打击各类影响公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首先来自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所以,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影响公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要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以高压态势继续推进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紧围绕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加大对结伙斗殴、群殴他人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和活动,必须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决不让其再祸害广大群众。
坚定不移破除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必须一体推进打击黑恶势力和“打伞破网”行动。为此,各级执法、司法机关要完善督促检查、问效问责机制,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及其背后“关系网”不放,特别是对一些贪赃枉法、违纪违法问题,要通过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并采取现场接待、网上搜集等方式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发动群众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对一些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包庇纵容的执法、司法腐败问题,更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查清查透查彻底,打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全力守护百姓平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努力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个别地区出现的事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事件表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除了要进行一些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之外,还要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着力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因此,要紧紧围绕化解社会风险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持之以恒全面整治社会治安领域的突出问题,聚焦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这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切实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建设取得实效,让城乡社会更安宁、人民群众更安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切实加强有效化解和防范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因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深入持久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积极预防、妥善化解各类日常社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情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就可能发展成大问题。为此,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通过深化平安创建活动,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将日常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筑起实现和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网格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坚决守护好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不断推进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意义重大。这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在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从更高政治站位、更实担当作为出发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必然包括百姓安居乐业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要努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由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而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呈现日益明显和激化之趋势,所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增强社会安全度,给人民群众满满的安全感。
着力打造一支高标准严要求的法治专门队伍。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些执法司法人员手握重器而不自重,贪赃枉法、徇私枉法,办‘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严重损害法治权威。”这也从反面说明一个道理,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还来自政法人员的公正执法司法。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狠抓队伍建设,坚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法治专门队伍,以政法工作的公平正义树立和维护我国法律权威,不断巩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首先,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只要是违法乱纪,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其次,俗话说:“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要通过加强制度(包括程序)建设,用制度、程序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使执法、司法人员真正养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高度自觉,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执法司法的公信力。最后,要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力度,重视对执法、司法人员进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全面加强对执法、司法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练就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本领,为坚决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贡献政法力量。
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国家行动”,也是“民心工程”,这项斗争之所以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在根本上正是得益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事实上,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和严厉惩治黑恶势力、黄赌毒、盗抢骗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创新思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全面深化政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司法政策措施,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预防“灯下黑”,加大从严治警力度,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公平正义的成果等,这里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都有赖于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因而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和体现在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增强社会安全度的最大制度优势,也是让国家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的根本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