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峰
设计:阿尔瓦罗·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
地点:浙江宁波
时间:2014—2020 年
规模:5300m2
西扎的作品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又总能令人信服。信服的是结果,琢磨不透的是他得出这个结果的思维逻辑和过程。对我来说,西扎的创作就是个谜,而越是读不懂,就越有去读解的欲望。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最新例证。该馆用地位于东钱湖畔,按常理,建筑的表情应该轻盈通透并向湖景开放,但建筑师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建筑做成异形的独石体量(monolith),不但没有开窗,还采用了黑色的面材,让人颇感惊讶和神秘。建筑主体的平面形状接近三角形,但边和角都做了曲线化处理。首层玻璃界面后退,使建筑看上去仿佛一块黑色巨石悬浮在空中,非常怪异。建筑体量与相邻道路既不平行也不垂直,而是以一个凸角紧抵道路,造成一种紧张关系(图1、图2)。更难以理解的是主入口,竟然躲在主体体量的后面,背向主干道,而且非常低矮,让你不敢相信这就是主入口。进入室内之后你会又一次被惊到:内部空间是纯白色的,与外观的黑色形成强烈对比,简直可称为“外焦里嫩”!中庭被坡道环绕,空间形状也很不规则,有两根细细的光柱贯穿上下,将人的视线引向屋面上的小小天窗。
图1: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区位分析图
图2: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场地及首层平面图
尽管第一印象颇令人费解,但经仔细读图和分析,发现这个设计还是有理可循的。首先看场地策略。在比较局促的梯形用地上,建筑师开辟了一条C 形路,将建筑体量在地面上一分为二:主体体量(展馆)独立,附属体量(设备用房)结合挡土墙,和后面的山体融为一体。观众入口、货物入口、贵宾入口,以及设备入口全部都开设在这条C 形路上(图3)。此举不但解决了场地内车流循环的问题,也提供了一条环绕式消防通道,同时还解决了多个入口在立面上并置的构图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图3: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场地设计分析图
其次看空间构成。平面图看上去比较复杂,其实构成逻辑比较简单。从拓扑关系来看,这个平面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图4、图5):第一层次是楼电梯、厕所等服务空间,第二层次是相互串联的展厅空间,第三层次是有坡道环绕的中庭空间。中庭是主要的竖向交通空间,观众利用坡道转换楼层。
图4: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平面分析图
图5: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典型剖面图
再次看流线组织。作为展览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展陈空间和观展流线的设计。展厅外墙不开窗,可以让展墙面积最大化,也有利于让观众心无旁骛地观展,不被外部信息干扰。中庭充当了连续观展过程中的情绪调节器,坡道上的人互为景观对象,行进中可以体验“人看人”的游戏。中庭里两条悬垂的光柱,提示观众“更上一层楼”。中庭侧墙不开窗的做法虽有悖常理,却可产生某种心理效应:观众越看不到外面,想看到外面的愿望就会越强烈,就像憋在水中的人渴望冒出水面一样,这种积蓄的愿望最终在屋顶平台上得到释放,也只有到了这个高度,才能真正看到远处的湖景(图6)。
图6: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场地剖面图
现场体验完全证实了我读图时得出的大部分判断。远看那黑色的外墙不但不觉得突兀,反而融入了周围的绿植背景中。带竖向波纹的黑色金属面材吸掉了大部分阳光,使建筑像一块圆润的墨玉,沉着而雅致。这是个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杰作,从总体策略到局部细节,处处都能让人能感觉到建筑师在应对设计问题时的专业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