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强 闵生苗 田向芳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1]出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进行学习与应用的同时,更多地将英语作为了解世界和走向世界的窗口,正如英语学科课程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习惯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难点与困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相应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3]。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为取向的教学模式[4],在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对于激发学生高阶思维、调整自身行为和价值观、增强班级群体互动和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角色概念,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它是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责任的集中体现,反映个体与自己、周围人群和客观事物之间发生作用时独特和一贯的行为方式[5]。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楚的定位和清醒的意识,才能向好向上良性发展。所谓角色扮演教学(the teaching of roleplay),是在设计的情景中应用角色扮演技巧,并在扮演后以讨论的方式探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6]。也有研究认为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学生可以模拟生活场景[7]。由于这种教学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思考空间,作为独特的教学内容载体而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积极探索与应用。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处于该时期的儿童通常具有好奇心强、爱活动、好表现和爱模仿等特点。作为教师,对于适合运用角色扮演学习活动来教学的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统筹协调,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学会信息检索、项目管理、沟通协调等关键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于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开展的步骤划分,有许多相关研究。蔡敏认为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教学程序性,应由六个必要环节构成,分别是进入问题情境、挑选学生“演员”、准备表演框架、训练学生“观众”、表演问题情节、讨论表演内容[4]。王爱芬认为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结构序列应包括准备工作、实际表演、讨论评价三个环节[8]。贺宇涛将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后提出六个环节,分别是准备阶段、选择角色扮演者、布置场地准备实物、角色扮演教学案例、分组表演、评价[6]。李建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开展教学,提出了五个环节,分别是确定主题、划分小组、明确细节、开展表演、分析与提升[9]。虽然各学者对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结构序列划分略有不同,但宏观来看基本结构保持一致,遵循了“备、教、评”的常规路径。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其结构序列从整体上可分为“准备、表演、评价”三个阶段,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三个阶段划分为六个环节,即准备阶段“主题分析、人员准备”,表演阶段“布置情境、开展表演”,评价阶段“评价表演、反思提升”。六个环节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结构序列
准备阶段:由教师选择适合采取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进行教学的内容,凝练出活动主题,协调班级学习小组,由各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构思表演主题、完成组内人员分工、必要的道具和剧本等准备。该阶段以锻炼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为主。
表演阶段:由教师负责制定表演时间、小组出场顺序抽签等辅助工作,各小组依次根据本组的剧本布置所需场景,并进行表演。该阶段以锻炼学生创造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力和综合表现能力等为主。
评价阶段:由教师组织开展组间评价,各小组分别对其他小组从多维度提出改进建议,组内交流反思,形成角色扮演学习活动收获与不足书面总结。该阶段以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归纳总结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为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意味着英语将更大力度、更大规模地被应用。在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中,实现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出,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被认为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10]。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于知识掌握,深度挖掘英语学科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科知识观从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的根本转型[11],因此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英语学科本质和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而提炼出的[12],要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指导作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宏观视角来看,可以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挖掘英语学科的独特内涵和育人价值为目标,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进行英语教学。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角色扮演学习的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内涵,进而提升该活动的育人价值。从微观视角来看,在开展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以“三阶段六环节”为框架设计与实施,能够确保通过活动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目的,有效提升新课改下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本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对应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角色扮演环节对应框架
上表中纵向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划分,包括“A语言能力”“B文化意识”“C思维品质”和“D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每条又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两条较为具体的指标。横向为本研究对角色扮演结构序列的划分“三阶段六环节”。依次勾选出各环节所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各环节与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各环节承载部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每个环节可以承载多种核心素养,最终通过各环节联系所构成角色扮演学习活动来共同培养完整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活动理论是指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发生发展问题的理论[13]。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是主体心理活动和外部实践活动的总称[14]。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尤其是第三代活动理论——“三角模式”的发展,将活动系统分为三个主成分“主体、客体、共同体”,三个次成分“工具、规则、劳动分工”,角色扮演的活动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系统
在以活动理论为基础构建的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系统中,主体为参与活动的学生,在小组内可指各成员;客体为开展活动的主题,由教师选择适当的内容,提炼表演主题。
本研究通过厘清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角色扮演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摸清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指导作用,尝试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理念。如图3所示,教师需要整合课程的六要素,在各阶段有机融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图3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理念
根据设计理念的指导,本研究尝试构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前期教师基于课标等要求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将适合采用角色扮演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容凝练为综合性活动主题;其次依据活动主题制定学习目标,并将活动主题和学习目标告知学生;接着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活动主题进行解析,分析活动所蕴含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目标;再接着实际观看各组的表演,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确保表演顺利安全完成;最后对各组的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并总结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开展的要点。
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清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其次针对教师提出的活动主题开展讨论交流,分析并明确活动准备与开展的要点;再次,基于教师对活动主题的解析,讨论如何在活动的各环节按要求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类目标;再接着根据前期分析,组内合理分工安排人员,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多渠道收集整理资料,协作编制活动剧本、交流角色分工、制作活动道具,轮到本组后快速布置演出场景,并进行表演;最后对其他组的活动准备及表演进行交流与评价,并依据其他组对本组的评价开展过程性反思,以提升自我[15]。
本研究选取宁夏吴忠某学校七年级水平相近的两个班级,共100名学生,其中A班为实验班48人,采取角色扮演学习活动;B班为对照班52人,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两个班级英语教师相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同质性检验
本研究以准实验研究法为主,通过同质性分析确保两班初始水平相近,对选取的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周期为两个月,前后分别进行实验前测与后测,辅以测试卷等方式加以测评。考虑到角色扮演学习活动需要花费师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将每次活动开展的时间设定为2周,包括教师选题与策划、学生前期准备与排练、班级组织表演与点评、学生活动反思与总结。实验假设为:角色扮演学习活动比传统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专项测评目前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方案。本研究借鉴福建师范大学黄群编制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调查问卷[16],问卷共25道题目,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该问卷在现有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经实践检验,信度与效度良好。除此之外,研究在实验结束后采取了半结构化访谈来了解实验组学生在实验期间的整体感受。
以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 3《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为例,设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角色扮演学习活动案例。
1.活动主题设计
《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森林中遇到三只熊的奇遇。课文中,该故事没有具体的结尾,对于初中生而言,非常好奇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为检验学生对前面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为该故事续尾,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积极创作。
2.活动目标设计
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在本活动结束后,学生要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1)以中国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为例,比较、描述和阐述国外与中国相似题材故事的异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思维。
(2)通过与同伴共同绘画、书写本组海报和桌贴、制作表演道具等,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沟通交流技巧和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同伴讨论、个人思考,分享从该故事中所学的道理及对整体活动的感受。各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为其续写结尾,并利用课余时间和同伴进行角色扮演。
3.活动过程设计
依据上述角色扮演活动框架,设计活动过程,纵向分为“准备阶段、表演阶段、评价阶段”三个阶段。横向分为阶段具体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三类。案例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活动案例
表演阶段在班内进行表演。学生需按各组《金凤花姑娘和三只熊》续写剧本开展角色扮演。1.各小组依次按照出场顺序,快速完成表演场景布置。2.开始表演。在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找出各组的优点及不足。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确定各小组的出场顺序并负责维持现场秩序。评价阶段学生对各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听取各组对本组的评价及改进建议,认真反思。1.小组代表对各表演小组就剧本设计、海报、桌贴制作、口语呈现、表演效果等进行同伴评价,总结各组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缺点。2.学生反思并讨论表演效果,借鉴其他小组的优点,对本组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最后依据同伴评价遴选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品。学生完成反思日记。利用智慧课堂评分软件组织学生展开互评。对本次活动进行全方位总结。
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对两组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实验组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在语言能力(p=0.007<0.05)、文化意识(p=0.014<0.05)、思维品质(p=0.009<0.05)、学习能力(p=0.037<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表现为极其显著。由此说明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表4 实验组、对照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后测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更好地支持定量研究结果,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对实验组约一半的学生开展了访谈。从访谈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喜欢角色扮演学习活动,从前期设计到中期表演再到后期点评,觉得十分有趣,积极性很高。同时与小组成员协作进行故事续写,是一项有趣且“烧脑”的任务,组内讨论气氛十分浓厚。在准备道具等准备环节需要根据故事背景查找向相关资料,有些国外故事涉及文化差异等,都是充满挑战性的任务。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知识、学科能力以及通识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