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露 林 青 杨娅坤 时 丽
高血压病是全球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伴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且有病程长、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的特点[1]。中医学将老年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与长期忧郁恼怒、饮食不节、久病不愈等阴阳失衡,扰动清窍有关。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但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常常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表明耳穴压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功效,使机体功能恢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提高其生存及生命质量[2]。而耳部全息铜砭刮痧疗法有疏通筋脉、调畅气血的功效,耗时短,简便易操作,不受场地限制,患者依从性高[3]。因此本研究将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丸应用于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观察其效果,探索其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1年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用随机单盲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03±5.46)岁;平均病程(8.97±7.13)年。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9.63±4.89)岁;平均病程(9.84±6.98)年。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中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90 mm Hg(1 mm Hg≈0.133 kPa);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阴虚阳亢证的诊断标准,即主证为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次证为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和脉弦细而数,满足主证,且次证至少具备2项及以上,或满足主证,并结合舌象及(或)脉象确定。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5岁;近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中医疗法。排除标准:有器质性疾病者;耳部皮肤有水肿、溃烂或炎症者;过敏体质,尤其是对刮痧介质、黄铜制品和王不留行籽过敏者;神经系统障碍者或有明显精神障碍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遵医嘱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监测血压,完善相关检查等。遵医嘱给予降压、降血糖、改善循环等治疗。遵医嘱给予高血压饮食,多吃时鲜的瓜果蔬菜,忌食刺激性较大的食物等。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试验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加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丸治疗。遵医嘱准备治疗车,包括治疗盘、耳部铜砭刮痧板、刮痧介质(凡士林或刮痧油)、王不留行籽、一次性手套、75%消毒酒精和棉签等。操作方法:①核对医嘱,评估患者病情和刮痧部位皮肤情况;②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予酒精棉签消毒清洁耳部,双手揉搓发热按摩耳部,打开耳廓大小周天后,用棉签蘸取少量刮痧介质涂于耳部,按先耳前后耳背,由内向外,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依次刮拭。刮痧时长30 min左右,基础刮痧耳前10 min,耳背5 min,辨证选穴重点刮痧 10 min,按摩5 min。耳前具体刮痧方向依次是:耳垂、对耳屏内外、对耳轮、耳舟、耳轮、耳屏前、耳屏内外、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耳背具体刮痧方向依次是:耳垂背面、耳背外部1/3、耳背中部1/3、耳背内侧1/3、耳背根部至胸锁乳突肌。在根据病情辨证,按《耳穴治疗学》[6]定位穴位,局部重点刮拭: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系统皮质下、肝、交感、肾、神门、枕、晕区;③边刮痧边观察皮肤的颜色变化,关心患者有无不适感,逐渐调节手法的速度力度;④结束后,清洁皮肤,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⑤消毒另一只耳廓待干后,将附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紧贴压于刮痧重点刮拭穴位,以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耳穴,每个穴位按压20~30次,使患者自觉相应穴位有胀痛及发热感。一耳一周2次,双耳交替治疗,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⑥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最好喝一杯温水,不宜立即食用生冷食物;避免冷空气对吹刮痧部位;4小时后方可沐浴;耳穴压丸的部位每天按揉3~5次,每个部位每次按揉20~30下,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处理。
1.4.2 观察指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5]中阴虚阳亢证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分别在首次干预开始前、末次干预结束后评分,其中舌象和脉象不计入评分;在首次干预前3 d、末次干预后3 d的固定时间段,使用固定电子血压计(OMRON HEM-7121),具体参照指南标准测量患者左臂肱动脉血压,取3 d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记录[4];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耳部剧痛、皮肤感染或过敏等不良反应。
1.4.3 疗效判断标准[5]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显减轻≥70%则显效;大部分减轻≥30%则有效;原有症状未明显改变,甚至加重等则无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 Hg(1 mm Hg≈0.133 kPa)到达正常值或下降超过20 mm Hg未达到正常值为显效;舒张压下降不超过10 mm Hg但正常或舒张压不正常但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超过30 mm Hg则为有效;没有任何明显改变则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评算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再评算则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治疗前测量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在测量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试验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疗效比较 (例,%)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2周治疗中未发现任一患者有耳部剧痛、皮肤感染或过敏及其他特殊反应。
在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病以阴虚阳亢证最常见[7-9]。而中医将这种证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且认为其发生与机体肝、肾、心等内脏的阴阳平衡失调有关。所以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的说法。肝肾本同源,肾藏精、生髓通脑,肾精亏虚后,脑髓就失养故易发眩晕。叶天士认为“肝胆之风阳上冒”“阴亏液耗,风动阳升”,因而阴不能制约和收敛阳,阳的功能过于亢盛,形成阴虚阳亢病理状态,阳气上扰故易发眩晕[10]。
本研究所采用的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是建立在耳部全息理论和虎符铜砭刮痧基础上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3]。耳部全息理论是结合了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律学说[11,12]和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的耳廓如胚胎倒影式分布学说[13]。简单来说,“全息”就是能够根据部分反映整体的特征,还原整体影像特点,各个部分均为整体的缩影。“耳廓并不是单纯弯曲的软骨,它与五脏六腑存在紧密的联系,脏腑疾患可在耳郭有相应的阳性点出现。”因此,根据以上原理,一个小小的耳廓包含了人体各部分的生物信息[14]。铜砭刮痧是将黄铜代替以往的砭石行刮痧疗法。因黄铜具有热传导性强和杀菌消毒之功效,且在刮痧过程中采用“徐而和”的手法能够使人体达到非常优的共振频率,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疗效[15,16]。耳穴压丸治疗多以脏腑辨证为主,辅以经络辨证。耳是一个沟通脏腑诸经的桥梁,通过脏腑、经脉与全身保持联系[17]。应用耳穴压丸刺激耳廓,通过经络,按压相应穴位起到补气活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效。取穴均以清脑镇静、平肝潜阳、滋阴潜阳为原则,所选穴位中降压点有降压镇静功效,心主血脉肝藏血,有调节血量、宁心安神和平肝潜阳的功效,额有清脑镇静的功效,交感、心血管皮质下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缓解血管痉挛的功效,肾有滋阴潜阳的功效,神门有镇静降压的功效,枕和晕区是止晕要穴[6,18]。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通过采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丸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结果发现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症状疗效和血压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常规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丸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等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操作过程中患者大多感觉舒适。但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病的证候复杂,伴随症状较多,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证候程度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时有一定的难度。在发现和总结耳部铜砭刮痧板优缺点的过程中,如正在使用的耳部铜砭刮痧板的尺寸、形状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每位患者的耳廓,希望在将来能尝试创新改进耳部铜砭刮痧板,将其应用到更多的患者和疾病上。另外由于人力和物力等诸多因素,未能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且仅从患者症状观察,未更深一步探讨,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