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丽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 淄博,255120)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不确定意外事件的可能,护理风险不仅具有高风险性,还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临床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威胁人体身心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也是一项高风险内科疾病,常规治疗与护理风险较高,院内阶段出现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患者意外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过失发生情况、输液事故发生情况、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详细如下。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8.52±1.57)岁;动脉硬化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13例,心肌炎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8.15±1.91)岁;动脉硬化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14例,心肌炎患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医生判断,均符合心内科对应疾病(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心肌炎)诊断标准;②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②合并有其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者。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遵医嘱给予患者治疗,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和密切的病情观察。给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防复发的措施等,积极解答患者的疑惑内容。向患者及家属宣讲自我护理内容,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安全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前仔细检查药物生产日期和含量,确保无误才可进行穿刺,同时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口服类药物要叮嘱患者家属用药次数、用药量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保证24 h有专业的护理人员陪伴,观察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①识别护理风险。要求护理人员热情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地向患者和陪护人员介绍科室的环境、人员组成等,了解病情和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进而准确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制订方案,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完善科室内解决风险发生的设备,当风险发生时,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和抢救措施。②培训和学习。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全面讲解相关风险因素的构成以及如何避免,增强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控的意识,使得护理人员全面了解其中的危险性,更好地参加到护理工作当中来。培训过后,需要考核成功才能上岗进行护理工作。同时注意科室内实习护士、新护士的培训,由高年资护士手把手进行教学,做到“放手不放眼”,以规避护理风险。③组建小组。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的责任心要强,并且专业性要高,护理态度要明确。成立专业的风险防范管理小组,选取较为优秀的护理人员成为组长,担任日常监督、检查、传达消息等工作,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风险问题及时反馈给组长并整理成资料,保证每周集体开会一次总结本周工作,分析风险问题,提出可控制的方案。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加强基础护理技能以及沟通技巧,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的准确性。护理人员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和突发状况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对策,保证患者的安全,依据制订的风险防范条例执行日常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规范化,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将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行动上。④延续性风险告知。患者在即将出院时,要告知患者院外的风险,从而减少患者在院外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保患者的身体安全和病情恢复的安全性。⑤护理反馈。在护理1个月后,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反馈工作,总结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纠纷,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出现的不满意之处,要给予积极总结和询问,找出原因,积极采纳患者的意见。鼓励护士参与科室管理,在座谈会等期间,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护士,要给予表扬。⑥构建学习型团队。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本科护士,组成学习型团队,定期对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文献进行学习。针对科室内出现的问题,查找证据,并形成新的护理方式,如心内科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护士不但要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来解决患者的不良情绪,还需要通过查找国内外的临床经验,总结国内外护理学者如何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进而不断完善心理护理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科室要定期组织护士外出学习,鼓励护士创新,鼓励护士发表论文,对表现较好的护士要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通过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不断提高科室内的护理水平。
①记录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过失发生情况、输液事故发生情况、设备事故情况。
②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价在患者护理干预结束时以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自制)的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沟通充分性、护理人员的沟通态度、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度等,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70~90分为基本满意;评分 <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③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估工具为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该量表中包括3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一个条目0~4分分别表示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低,心理弹性越差。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管理结束后,两组CD-RISC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学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对护理的需要和要求也日渐增加。护理工作中避免不了存在风险,而将风险降到最低,是护理专业的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还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会对医院的名誉造成影响。目前,风险护理管理是避免风险事件的主要方式,通过培训医护人员,提升其对于风险事件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提升急救和抢救意识,在发生风险事件时,第一时间给予解决措施。
心内科患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病情不仅特殊,并且病情发展迅速,很多患者需要面临复杂的手术和治疗过程等,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临床对心内科的护理非常重视和关注,积极地寻找将心内科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还可以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为2.8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通过护理风险管理,首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病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促进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结合病房的环境护理以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定期看护和护理,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使患者树立起积极的治疗心态,顺利地完成各项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虽然常规护理内容也包含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慰患者的作用,但交流范围仅局限于对患者当下病情的了解,并未结合患者的文化背景与经历给予个性化护理,患者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加深对病情及治疗方案的了解,甚至导致其对于交流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治疗及康复。
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更好,心理状态更佳,分析其原因在于,采用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患者感受到了足够的护理安全,且风险管理后,护士能够有效意识到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因此,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更有针对性,护理效果更佳,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可以更积极地面对临床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将护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心内科临床护理中,能够提前防范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专业度,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应用价值显著。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过小、研究时间过短等,临床应当增加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