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优佳
(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内科,山东 滨州,256600)
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达3.81亿,且有逐步提升趋势。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引发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可达50%,男女之间发病率较为相近,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发病率逐步提升,由于发病隐匿且呈渐进性发展,常会累及双侧下肢,为糖尿病足高危因素。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α-硫辛酸为现阶段最为常用的药物,此药有良好抗氧化作用,也可有效抑制神经损伤,但长时间使用会使患者发生紫癜、湿疹等过敏反应。红光治疗时主要通过波长为640 nm的红光穿透皮肤,产生酶促反应,提升线粒体过氧化酶活性,帮助患者感染伤口愈合。但目前临床上关于α-硫辛联合红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报道较少,基于此背景,为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参考,现选取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比各种治疗方式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3.27±2.19)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9年,平均病程(5.42±1.15)年;空腹血糖 7.00~9.5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8.12±0.80)mmol/L。观察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30±2.2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8年,平均病程(5.34±1.23)年;空腹血糖7.10~9.8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水平(8.10±0.71)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患者完全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①具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烦渴、体质量减轻、多尿等),经检测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②全天任意时间段血糖 >11.1 mmol/L;③OGTT试验结果显示,餐后2 h血糖 >11.1 mmol/L。
纳入标准:①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者;②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者疼痛麻木者;③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者。
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抗惊厥或抗抑郁药物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α-硫辛酸过敏者;④妊娠期疾病者;⑤有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炎、骨关节炎、椎体病变及外伤史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等健康指导,选择服用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严密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状态,HbA<9%,FBG<10 mmol/L。
对照组患者予以α-硫辛酸(生产企业:Siegfried Hameln GmbH,国药准字H20150670,规格:150 mg∶6 mL/支)治疗,300 mg药物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为2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光治疗。采用红光治疗仪(生产企业: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型号:CQ-23型)治疗,将治疗仪探头置于距离溃疡区皮肤表面5 cm位置,1次/d,15 min/次,10 d为1个疗程,间隔1周重复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治疗后腹胀、疼痛和身体麻木基本消失,膝反射和腱反射正常;有效:治疗后腹胀、疼痛和麻木明显改善,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和膝反射等并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血清指标状况。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静脉血8 mL,将血液置于无菌抗凝试管内,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之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试剂盒由上海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治疗2周后的肢体麻木、腹胀、腱反射减弱、肢体疼痛等症状积分情况。采用三级评分法,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为3分。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胀及呼吸困难、皮肤黏膜破损、尿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神经传导速度。使用电生理参数监测仪(生产企业: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mart IOM)进行测定,对所有患者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T-AOC、SO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AOC、SOD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AOC、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腹胀、腱反射减弱、肢体疼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被视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大多学者将此种疾病认知为在血糖异常上升的基础上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代谢障碍有较高相关性,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长期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伴随肢体麻木、腹胀、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疼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直接导致足部溃疡、坏疽、截肢。虽然使用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长时间用药,易引发患者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提出药物联合光照治疗。
α-硫辛酸为代谢性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机体自由基,加速抗氧化物产生,也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内超氧化物气化酶含量,同时也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红外线光谱照射治疗时可发射出最大功率红光带,之后通过物理方式将多数红外光线过滤,保留600~700 nm可见光,其中波长为640 nm时穿透性更强。可通过光化学作用,使得人体组织线粒体吸收谱发生共振,诱导产生酶促反应,提升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三磷腺苷分解,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和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硫辛酸联合红光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淋巴系统功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因此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接受药物联合红光治疗时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感觉能力,也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该研究结果和本研究一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由于自身高血糖且脂糖代谢紊乱,因此使得机体出现氧化应激状态,引起神经损伤。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可客观反映组织细胞病理变化,且相对于量表评分类指标更易于检测、可重复性高,对疾病进展及转归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故本研究选取T-AOC以及SOD为观察指标,均属于自由基损伤以及酶促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敏感指标。T-AOC为近年研究提出的衡量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的指标。SOD则为重要机体氧自由基清除剂,不止平衡机体氧化,还通过催化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效阻碍活性氧产生,帮助细胞恢复正常功能。通过治疗,患者各血清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为α-硫辛酸联合红光治疗时,药物通过进入神经元细胞,经过生物转化形成清除螯合金属离子、自由基的还原型二氢硫酸锌,有效提升ATP酶活性,激活机体抗氧化剂代谢。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情况与红光治疗可有效起到消炎、止痒以及镇痛的效果有关,同时也可提升患者免疫力,进而降低炎性反应发生率。也有研究提出,当患者联合红光治疗时不仅可帮助患者控制炎性反应,也可降低神经组织损伤,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1例头胀和呼吸困难,分析原因为α-硫辛酸静脉滴速过快所致,降低滴速后自行缓解。神经传导测定是目前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估的主要方法,观察组联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加显著(P<0.05);究其原因,使用红光治疗仪可以改善微循环,加速体内代谢,进而起到改善神经周围环境、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作用,与α-硫辛酸联合后达到两者相加的治疗效果。杨丽等研究指出,辅助应用红光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SOD水平,同步缓解患者肢体麻木、肿胀及疼痛症状,同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本研究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所选取病例均为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就诊患者,且病例选取数量不多,未考虑样本偏倚对数据结果造成的影响,后续将进一步通过多中心对照研究,弥补该方面的不足,并对数据结果严谨性进行完善,以进一步证实该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联合红光治疗,可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肢体症状及血清指标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进一步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