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9-17 06:44温雪风唐小燕邬俊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川崎炎症患儿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多发于儿童,其中5 岁以下为主要发病群体,KD 是由于全身血管炎症病变而导致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或干预,部分患儿会出现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injury,CAL)等相关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冠状动脉血栓、狭窄、动脉瘤等,导致心肌缺血受损,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 目前临床上常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IG) 治疗KD 患儿,虽效果显著,但部分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CAL 并发率也随之上升,不利于后续患儿治疗和恢复

。因此,早期发现并诊断KD 合并CAL, 并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科学且有效的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KD患儿合并CAL 的临床特点, 探讨影响KD 患儿发生CAL 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1.客观原因。从客观层面上来说:一是手机本身的特点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手机小巧方便携带,而当代青年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的个体,渴望时时刻刻接受新的信息;另外,手机已经是当代青年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没手机或者不玩手机就容易被看成是落伍,没有手机则会让青年“自我感觉到被排除在友谊团体和社会网络之外”[3]。二是如今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手机网络的便捷性、快捷性和虚拟性以及开放性、平等性使当代青年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手机网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80 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对有无并发CAL 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为31 例KD 并发CAL 患儿,对照组为149 例KD 未并发CAL 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中相关临床资料,并经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KD;②实验室检查、临床资料完善,且为急性期住院的患儿;③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已经接受过静脉用IVIG、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的患儿;②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等功能不全的患儿;③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或家族遗传史的患儿;④伴有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儿;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⑥伴有腺毒病、疱疹病毒等感染的患儿;⑦存在心脏手术病史的患儿;⑧存在KD 病史的患儿;⑨凝血或免疫功能障碍的患儿;⑩心脏邻近部位存在占位性病变的患儿。本研究医院伦理委员批准(YXBN-10-KJ)。 患儿家属均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询问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告知家属疾病相关知识,遵医嘱给予患儿IVIG 治疗等,并对统计中有差异的资料行多因素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CAL 并发率:患儿入院后均采用超声诊断仪(飞利浦iE33)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5~8.0 MHz,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在患儿情绪稳定或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测,依次测量患儿心功能、瓣口流速、房室内径,并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血栓、狭窄或动脉瘤;在患儿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检测冠状动脉主干与分支近端,对其主干与分支近端内径进行测量。随后将探头逆时针旋转,使右冠状动脉主干显现,对其内径测量;若怀疑患儿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则重复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根据最终测量结果判断患儿是否存在CAL,并计算CAL 并发率。②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IVIG 开始使用时间、IVIG抵抗、持续发热时间、治疗时间、激素治疗等;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将离心后的血清放置于-70℃冰箱进行冷藏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N 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D-二聚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elevated 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 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敏肌钙蛋白(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cTnI)水平;同时比较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中相关参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儿年龄、IVIG 开始使用时间、IVIG 抵抗、持续发热时间、治疗时间、CRP、IL-6、NT-proBNP、WBC、PLT、ESR、血钠、ALT、NL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性别、疾病类型、Hb、ALB、cTnI、D-二聚体、激素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通过对GitHub中软件存储库进行数据爬取,我们获得了27万条存储库信息.我们首先通过异常值处理,人工剔除异常记录等处理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保留下约13万条存储库记录.然后,通过数据审查,发现其整体的数据分布是有偏的,并非正态分布,考虑到Github开源社区中的开发者在学习使用平台时会建立许多用于入门的练习项目,一些经常参与活跃项目开发的软件工程师也会经常建立新的存储库用于测试,还有一些项目长期疏于管理且无人关注成为了死项目等诸如此类的原因,我们尝试使用聚类方法从数据层面上对项目进行分类.在聚类结果中去除异常记录,最终获得90956条软件存储库的数据集合作为研究对象.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比较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80 例KD 患儿中,发生CAL 患儿31 例(17.22%),未发生CAL 患儿149例(82.78%);两组患儿皮疹、四肢硬性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肛周脱屑、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肢端脱皮、口唇皲裂或杨梅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CAL 的单因素分析

2.3 两组患儿并发CAL 的多因素分析

目前KD 发病机制不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均是可能导致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 该病以皮疹、发热、 颈部淋巴结肿大、 杨梅舌等为主要临床表现,KD 也是导致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之一,由于临床KD 诊断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特异性实验室指标等,导致部分患儿早期确诊难度较大,易错失使用IVIG 注射治疗的最佳时间,使患儿并发CAL 风险也随之增大

。因此,积极寻找导致KD 及并发CAL 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3 讨论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持续发热时间、NT-proBNP、WBC、PLT、ESR、NLR 均为影响KD 患儿并发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皮疹、四肢硬性肿胀、冠状动脉扩张等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这与王策等

研究相符, 表明KD 合并CAL 患儿常出现冠状动脉扩张、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并以冠状动脉扩张为显著表现。这可能是由于患儿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会损害心肌,冠状动脉是心肌受损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导致患儿易出现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听诊时可听见心动过速等,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下可能会观察到冠状动脉瘤等现象。本研究对两组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比较并发和未并发CAL 患儿的相关指标,然后对存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持续发热时间、NT-proBNP、WBC、PLT、ESR、NLR 均为影响KD 患儿并发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 ①持续发热时间:患儿长时间处于发热状态,体内炎症反应持续发生并加重,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增加病毒等感染风险,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缓慢易渗透,导致浆细胞等增生,出现过度免疫反应,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②NT-proBNP:心肌细胞受刺激后易分泌并合成多肽物质,NT-proBNP 是其主要物质,该物质无活性、稳定性较强,当心脏负荷严重时,可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血管持续扩张, 缓解心脏压力, 故临床常用NT-proBNP 反应心室功能情况,但NT-proBNP 水平越高, 患儿心肌功能损伤越严重,冠状动脉扩张现象也越严重

;③WBC:KD 合并CAL患儿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粘黏。 当患儿长期处于炎症时,血管中的炎症因子易刺激血管及内皮细胞中的黏附因子, 导致白细胞、单核细胞易通过内皮受损部位黏附于血管壁上,并释放炎症因子、酶等物质,持续性损伤血管壁

;④PLT:患儿因血管炎症易导致内皮细胞受损,暴露胶原物质,增加PLT 的黏性、活化性,刺激血小板释放并增多,PLT 水平升高,聚集活化后物质也随之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管壁等更易受损

;⑤ESR:红细胞在第1 小时末下沉的速度常用ESR 表示,ESR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临床常用ESR 病理性增快评价机体严重反应,ESR 水平越高, 患儿病情越严重,同时长期处于发热、炎症反应状态下,KD 患儿冠状动脉易暴露于各种炎症因子中,增加冠状动脉病变和破损的概率;⑥NLR:NLR 是炎症与平衡的反应,在严重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迅速活化,会影响其吞噬、趋化、免疫功能调节等作用,同时中性粒细胞增加会增加感染风险,而NRL 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有关,当NRL 增高,中性粒细胞随之增加,患儿感染发生率升高,炎症反应加重,心肌缺损也越严重

(2)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改进教材实验,设计开发“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模拟探究实验”。从微观方面(细胞结构层面)和宏观方面(生态系统模拟和动物的行为)呈现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创造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KD 并发CAL 患儿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持续发热时间、NT-proBNP、WBC、PLT、ESR、NLR均为影响KD 患儿并发CAL 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做好这些指标的观察与分析,并结合患儿病情,制订相应治疗计划,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1]柴小娟,原新慧,李宇宁,等.肠道菌群与川崎病[J].安徽医药,2022,26(2):213-216.

[2]梁泳仙,张丽,汪周平,等.川崎病并发急腹症16 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2):103-106.

[3]马飞艳,王娟,樊萍.川崎病患儿血清趋化素和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及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3):72-75.

[4]方之洪,周慧,刘春,等.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20,29(14):71-74.

[5]郝京霞,张英谦,李博,等.细胞因子对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药,2022,17(2):175-178.

[6]刘庚英,汪顺雨,杜忠东.N 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脑钠肽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4):87-91.

[7]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2-135.

[8]陈杰,周玉杰,赵梦华,等.实验室指标在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9,34(11):998-1001.

[9]王潇.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淀粉样蛋白A 及肌钙蛋白Ⅰ对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1):1366-1369.

[10]王策,于宪一.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损伤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11):836-839.

[11]陈琳,梁彩文,龙丽娜.川崎病患儿血清炎症因子、BNP、h-FABP 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海南医学,2021,32(15):1938-1941.

[12]王志群,张雁,宋宁,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7):859-862.

[13]王复娟,吴良霞.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20,38(7):481-484.

[14]刘凡,丁艳,唐红霞,等.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与血浆sFKN 水平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7):2889-2891.

[15]王凤娟,邢雅明.双嘧达莫辅助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及对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免疫功能CRP 及PCT 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10):1724-1729.

[16]李东秀,黄植宁.小儿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7):191-194.

[17]李丽骊.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川崎病患儿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B 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2):123-126.

猜你喜欢
川崎炎症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眼红皮疹烧不停
勿把川崎病当感冒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