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2022-09-16 07:36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创评价课程

霍 楠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节点,不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还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必须与国家发展命脉相联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建设过程中既要注意符合课程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基于此,本研究从课程交叉与课程融合两个方面探讨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方向。

一、交叉与融合:双创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

(一)创新创业素养养成的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需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而诞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1]。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素养是行动者在与外部生活情境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动实践智能,这种智能不仅涉及个体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更关乎个体内部非认知的技能和情意[2]。双创教育以创造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格特质四个核心素养。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即大学生在未来工作或创业时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创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创新创业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产品的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指创新主体把新的想法付诸实施,进而实现创新设想的行为能力;创新创业人格主要是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个性特质。

(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挑战

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生产演变为“一个弥散于社会的知识生产体系”,知识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当前体制的边界上[3]10。新的知识和新的社会实践已经出现,人们所要面对问题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在复杂的应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超越任何单一学科,这种变化对传统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强应用性的跨学科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边界,课堂教学逐渐由以学科中心转变为以问题中心,课堂知识的传播也由教师传授向学生建构转变,重视学生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对原有的课程形式提出了更具有灵活性的挑战。因此,如何将不同性质、内容、组织形式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成为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规划的新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储备,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不仅对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更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稳固民生的重要举措[3]10。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交叉与融合:双创课程的建设路径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存在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轻实践能力培养、缺乏跨学科互动等问题,影响了”双创“教育的效果。对此,高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线上与线下课程相交叉,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拓宽创新创业课程广度;通过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阶段性课程融入系统课程,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深度,建立全覆盖、梯度式、开放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交叉

1.线上和线下课程交叉,拓展课程资源

高校应当借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共享。采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模式,通过线上课程理论学习交叉线下课程实践操作,完善线上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证制度,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从单一的基础课程向重素质、重技能的实践课程转变。

线上课程更偏向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和意识的培养,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和创业风险等课程,还可以采用新媒介进行线上虚拟仿真实践,或通过微课等新形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扩展。而线下课程主要以创新创业能力类和实践操作类课程为主,如以主题单元形式进行专业前沿问题探讨,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模拟创业、商业计划书以及项目管理等[4]。二者交叉不仅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单一学科与跨学科课程互补,开展项目式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综合性的特点决定着“双创”课程必然不能由某一学科或专业独立承担,而是由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开展。跨学科课程具备着单一学科所没有的功能和价值,能够有效加强“行业+专业+创业”的融合,突破学院、学科和专业限制。高校可以根据人才定位和学生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科优势,促进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

依照CDIO的教育理念,高校可以尝试在业课程中以团队形式开展基于“创意、创新和创造”的项目制创新创业课,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过程,让学生接受“在做中学”的双创教育。这种由不同专业或学院的学生基于兴趣,自发组成团队,以多学院、多专业优秀学生与老师为主体,以项目、产出与合作为考核要素的项目式教学,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程以试卷、论文等形式带来的考核单一化、同质化弊端,还能提升师生创新创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的学业、就业和创业融合发展。

(二)课程融合

1.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法单独存在。只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在使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跨越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在借鉴张项民教授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形式矩阵”模型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构建“专创融合形态矩阵”,如表1所示[5]。第I象限是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理想状态,呈现高整体性的特点,不同课程模块之间联系紧密,独立性较低。在这一阶段,类似于“创业基础”之类的基础公共课和选修课将不再单独开设,而是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第Ⅱ象限是短期内我国高校”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应然状态,这一阶段中两种课程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同时存在,需要对不同课程知识模块进行整合,整合过程不仅要考虑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性,也要重视模块与模块间的匹配关系,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体系,促进通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通过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的互嵌互融,既可以使学生与时俱进地获得最新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可以拓宽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对象。

水利工程项目,是开放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各种各样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功能充分发挥。

表1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形态矩阵

2.阶段性课程与系统性课程融合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教育者长期的精心培养,而高校当前的创业创新教育多是针对的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开展,教学对象较为单一,教学过程周期短,强调创新创业课程的速成性,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将创业创新教育纳进高校人才培育的整体规划,使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中一以贯之。

高校可以从处于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出发,通过有区分度的课程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引导他们了解本学科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为主,使学生对于当前创业环境和政策有一个基本认知,强调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知识的学习;对于大二的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以专创融合的专业学习为主,奠定学生基本的创新创业素养;对于大三的学生,则要开始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在“做中学”的实践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心理品质;对于大四的学生,则以实习、实训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应将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根植创业精神,进入真正的创新创业阶段。

三、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面临的障碍

(一)双创课程建设面临的障碍

研究以W大学为例,通过问卷的形式分析了W大学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星”对W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6份,回收356份,有效问卷352份,占比98.88%。发现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对W大学在校生调查中,对于当前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方面,仅有20.45%的学生认为中较为完善,不需要进行改进。分别有29.83%和28.1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创新创业课程存在内容陈旧单调的问题,内容陈旧体现在课程内容不够新颖,与行业前沿发展脱节,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知识;课程内容的单调性则体现在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第一课堂,不少学生希望创新创业课程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双创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

第二,创新创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失调。长久以来,受传统“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课程“学科本位”思想盛行。因此,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诸多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但这并没有改变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从形式上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重相较于以往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反映创新创业课程中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相脱节,在同一课程或相近课程中,往往是先将理论内容讲授完毕,再学习实践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无法对应起来的情况。

第三,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评价片面。W大学创新创业实践考核方式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分别是完成一份实习或者实践报告、完成某一任务或项目、实习或者实践单位考核。通过随机采访发现,不论哪一种考核方式,常常都是以教师的最终评判为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少有涉及其他评价主体,缺少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也很少涉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

(二)解决措施

创新创业课程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也决定了高校必须借助一些外部社会力量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当前我国双创教育校企协同育人主要包括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实践基地或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形式,其核心是平衡高校和企业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此,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共同建立专业课程标准、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方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对于企业而言,校企互动平台的开展使得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技术支持和竞争优势;对于高校而言,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和平台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大学的科研成果尽快得到产业和市场的验证。由于知识的粘滞性和缄默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形成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校企合作的开展可以使高校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和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实战经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师资队伍短缺与能力提升问题,学校必须从多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严格选拔双创教师,在人才选拔时既要注重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注重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考察。二是培养创新创业学术带头人,不断为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三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聘请一些兼具创新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人才或成功的创业者担任兼职教师。

但是这些方式并没有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本质问题。高校必须要根据本校教师的现有水平进行调整,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制度,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或创业成功者开展讲座或者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会,更新和充实教师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学校要组建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再根据教师的研究领域调整或重设创新创业课程,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创新创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内容应该是双创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及对目标之外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补充,能够从不同层面对学生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内容既要强调对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也要重视对创新创业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二者在课程评价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性评价能对教学结果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终结性评价也叫“事后评价”,是在某一阶段课程结束后,为了解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而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否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目标的要求。创新创业课程中的考试、考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学生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全过程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双创评价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