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丽群
(韶关学院 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学院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各省市教育部门纷纷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面向各地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各高校在教学改革方案中对课程思政开展了专项研究。各高校针对课程思政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求对所有已开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另一方面对于新建设课程也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物流经济学》作为新建设课程,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物流经济学课程内容,提升物流经济学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基于物流经济学所涉及的我国物流业发展、物流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思政分析,通过挖掘物流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流经济学专业知识点的讲授中,促进物流经济学专业知识与“三全育人”有机融合。
物流经济学是研究物流领域中各种经济现象所体现出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及其相关规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是探索物流理论与物流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科。物流经济学作为物流专业学生的重要理论课程,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在掌握物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经济学分析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为我国物流业的管理方法和物流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我国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地方院校来说,物流经济学课程思政需要依据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一方面强化物流经济学教学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依据教育部课程思政的要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实现“三全育人”之目标。为此,针对物流经济学新课程建设这一现实,有必要对物流经济学这门课程进行定位。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物流经济学》课程思政定位为通过挖掘物流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有利于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人。
依据物流经济学课程大纲,课程核心内容包括物流供需分析、物流空间效益分析、物流时间效益分析、物流规模效益分析、物流成分控制、物流创新效益分析、物流绩效分析、物流市场组织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物流产业制度与政策、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针对如何结合物流经济学课程特点,在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典型教学组织流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本文介绍了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对分课堂等三种教学组织方法。
2.1.1 案例分析教学组织
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引入案例,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构建一个应用场景,以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有较高的案例准备工作能力以及较高的讨论案例和分析案例的解析能力。对于学习者,则要求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有较高的意愿参与案例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坚持自己的立场。图1为案例分析教学组织流程。
图1 案例分析教学法
2.1.2 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分析教学组织
以《物流经济学》课程中“物流供需分析”知识点为例对案例教学组织过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物流供需分析”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①掌握物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②掌握物流需求分析、物流供给分析方法,③掌握物流需求价格弹性与物流供给价格弹性,④理解物流服务供给与需求均衡的形成及其互动关系,⑤熟悉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主要通过引入案例,为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构建一个应用场景,以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力。为了讲授“物流供需分析”知识点,引入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技术快速发展,为全国各地配送农产品,并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讲解我国为保障食品流通和食品安全所做的努力,体现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时刻关注广大老百性的生活。
图2 案例分析教学法
2.2.1 “合作学习”教学组织
上世纪美国人布卢姆提出的“合作学习”教学法是指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授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角”转换为“辅助”或“指导”角色。“合作学习”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核心内容是把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使每一组学生的构成不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小组内部由好中差学生组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内部各学生互帮互助,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维交流状态,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授课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实施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和增强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图3为“合作学习”教学组织流程。
图3 “合作学习”教学组织流程
2.2.2 融入思政元素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
以《物流经济学》课程中“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知识点为例对“合作学习”教学组织过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①明确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②掌握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③能够运用分析方法对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合作学习”教学组织首先对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简要讲授,并提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解决容易懂的相关疑问,对于知识难点,则由小组成员提出,通过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为了讲授“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知识点,引入我国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思政元素,讲授我国物流业良好发展势头,行业规模庞大,归功于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政策的战略高度。
图4 “合作学习”教学组织流程
2.3.1 对分课堂教学组织
复旦大学张学新基于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诸如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等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 “对分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依据大学课程知识点的难易,重新分配大学教师课堂的讲授时间,突出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对分课堂”教学组织流程主要分为课堂讲授、内化吸收、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四大部分。图5所示为“对分课堂”教学组织流程。
图5 对分课堂教学法组成流程
2.3.2 融入思政元素的对分课堂教学组织
以《物流经济学》课程中“物流产业制度与政策”知识点为例,将思政元素融入对分课堂教学。“物流产业制度与政策”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①弄清制度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物流产业的重要制度因素,②了解物流产业政策的作用,掌握物流产业政策的操作手段和主要内容,③了解国外物流管理体制与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为了讲授“物流产业制度与政策”知识点,在对分课堂教学法“小组学习内化与吸收”过程中引入我国物流业振兴规划,分析我国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完善物流化体系等思政元素。
图6 对分课堂教学法组成流程
针对《物流经济学》新课程建设引入思政元素,分别对典型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由于《物流经济学》课程的企业案例与教学知识点匹配度较高,运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了小组团队精神,组内成员互动能较大程度上增强课程思政的基础,为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学思政环节奠定基础;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进行课堂思政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亮考帮”环节,一方面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内化吸收,另一面对思政元素进行内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