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设的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项长期的教学改革目标。海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海南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有“旅游专业英语”这一门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成为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要求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只传授学生基础的英语知识,同时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提出海南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聚焦发展旅游,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契机。然而,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对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以课程思政理论作为指导,结合海南当地实际,挖掘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要素,让学生不仅能熟练应用英语帮助客人顺利完成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将中国文化、海南文化传递给世界各国的游客。
课程教师认为英语课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的是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去解决旅游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然而却忽视了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思政功能,主观上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交给学生处与辅导员,在课堂上只谈知识学习不讲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部分教师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都放在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上,一心只钻研教材和忙着写教案,从不关心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尽管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较强,但是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比较低。有个别老师甚至出现了思想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思想政治信仰缺失、思想政治道路跑偏以及职业道德淡化等问题。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以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为主,尤其是对学生在旅游工作场景中英语听力和英语会话能力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和熟悉旅游服务的常用英语专业词汇,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中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职业能力,能够熟练地用英语向游客介绍旅游景点;帮助游客较好地完成整个旅游过程;处理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顺利完成接待国外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过程工作。在教学内容上,旅游专业英语教师会侧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语言以及英美文化的输入,相比之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职业道德精神的提升、人文关怀的感化、心理健康的培养是极其少的。即使现在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校本教材中已经开始添加思政元素,但是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和系统化,缺乏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目前,旅游专业英语的考核仍采用的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纸质版考试。考核方式是单一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没有思政元素的添加,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的考查还是一片空白。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7—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独依靠思政课程,学生在校期间的每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每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12月4日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网络资源复杂,社交媒体的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这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因此在英语课堂上,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依托旅游专业知识,面向专业岗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思政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精品课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刻苦耐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遵章守纪、爱国敬业、主人翁意识等优秀品质。旅游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行程的安排与策划、游客的接待服务、游客们的酒店入住与餐饮安排、景点讲解介绍、特色娱乐活动的陪伴、旅游纪念品的推荐、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这个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中国大好山河的过程。作为对外文化交际的一线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作过程中的“德”要求我们热爱祖国,尊重历史,不崇洋媚外,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课程思政融入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对学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以及更全面的要求。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必须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及技能水平。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要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更要有正确崇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可通过让英语教师到旅游企业、马克思哲学等二级学院调研,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进行集体备课、行业交流学习、共同讨论研究等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多面手”。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自2019年以来,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课程思政”的意见精神,并且学院在政策上和经费上都非常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在全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以及科研活动。2021年为学校的课程思政年,全力推进学校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8月29日,学校教务处签发文件《关于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年的业务通告》(文件编号DOCUMENT NO.SATC-Notification-2021-6),强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突显思政育人成效。通告内容为2021—2022学年为我校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年,从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融入方式、督导听课评价、全校观摩课遴选5个方面集体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2021年9月25日,学校教务处签发文件《关于开展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课程思政教育案例、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编号DOCUMENTNO.SATC-DO-Notice-2021-125)。文件要求面向全校所有课程,选树一批职业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示范课堂、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和课堂典型革命案例,通过建设项目的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课程的主导者,增强旅游专业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在旅游专业英语授课中,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教师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全面提高自身的德育知识和相关育人能力,促使自己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例如,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组织教师参观三亚红色娘子军旅游景区,教师们在游览过程中通过景区导游的讲解、观摩学习、重走红军路、观看演出等活动,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感,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因此教师通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加强自身爱国精神的培养,做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有信仰有情怀的正确方向的引领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力量。在课堂上除了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外,更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清正廉洁、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英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学生这一核心因素进行融合。
1.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精神,旅游专业英语与课程思政中“立德树人”的融合
历史名人民族教育之旅:例如在讲解海口著名的旅游景点“五公祠”中,对“五公”——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诠的历史故事讲解中,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旅游专业英语中。这里主要讲解的是“五公”高风亮节、不畏权贵,身处逆境而不屈,即使遭受诬陷,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却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一。再如,“海瑞墓”这一景点的讲解中,对于海瑞精神的学习。海瑞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清官,又被称作“南包拯”,明代中叶著明的政治家,为人生性耿直,忠介廉明,一生为民仗义执言,他为官期间,惩治罪恶,扶正扬清,为民请命,海瑞的一身正气与现在某些官员忘记党的初衷与使命,贪污腐败,慵懒无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旅游专业英语与课程思政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好海南故事”的融合
海南民俗文化之旅: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沉、最强壮、最持久的力量。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与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也可以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实现“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发扬和推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如何把我们的文化思想、艺术作品、传统民俗、风俗习惯等推广和延伸这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海南的原著居民——黎族,具有悠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由于不堪战争的迫害和侵扰,漂洋过海来到当时荒蛮的海南岛,成为岛上最早的居民。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例如黎家女子的“绣面纹身”习俗、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黎族精湛的纺织工艺——黎锦等。通过黎族故事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使其团结各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
3.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专业英语与课程思政中“党史百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
红色革命文化之旅:20世纪30年代,为了保卫党在海南岛的领导,宣传发动群众与敌斗争,红色娘子军在海南琼海成立,并吸收当地妇女加入到革命队伍当中。红色娘子军展示了一代巾帼英雄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追求解放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红色娘子军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不辱使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
课堂是教师实施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海南省的旅游景点知识,找到旅游知识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结合点。旅游专业英语是基础知识,是根本,课程思政是升华,是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话题讨论、模拟导游、课后总结等方式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使用的教学方式为:课前线上预习(在线搜索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集中线下面授课程,课后线下巩固复习和社会实践等。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演讲辩论法等将思政元素融入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中。除了传统的第一课堂以外,应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作用,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于2021年10月开展了课堂革命活动,旅游专业英语专业师生前往三亚红色娘子军开展“红色娘子军故事外语演讲”等活动,通过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坚定学生的信念,凝聚民族精神,强化了时代责任担当。
教材是实施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选择适用合理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部分的旅游专业英语教材侧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大部分教材按照旅游接待过程分为以下主题:旅行前的准备工作、接机工作、酒店入住、点餐服务、景点介绍、购物娱乐、送团、紧急情况与投诉处理。语言知识主要从听说读写译5个方面进行设计,这些教材大多都是以订单式和单一式为人才培养目标,忽视了思政元素的添加,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较少。基于此,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发布文件,推进教材改革,编写出一套既能让学生学好旅游专业英语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工作流程又能体现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的旅游专业英语教材。
海南是一个旅游大省,尤其三亚是全国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的旅游景点众多,教师应积极主动与旅游景点负责人或旅行社保持联系,获得旅游景点准确、最新的资料,并给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思政教学的感染力。目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已与三亚10余家旅游机构或旅游景区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
课程考核是对旅游专业英语效果与成果的检测手段之一。在考核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单一纸质化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应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体制,细化考核标准,加强学生全过程的考核。目前三亚航空旅游专业英语期末测试的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占40%(课堂参与、课前演讲等),阶段性测试占10%,实践活动占10%,期末成绩占40%。新的考核机制,增加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职业素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的考核标准,真正践行课程思政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实施。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应是全面的,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见图1)。
图1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流程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的核心理念,以“三教改革”为实践方法,充分利用海南省优秀的本土旅游文化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只有从首先有效提升教师本身的思政意识与理念,其次深入挖掘旅游专业英语的教材思政元素,再次改革创新思政融合的教学方法,建立与时俱进的思政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才能将旅游专业英语的课程思政真正实施下去,真正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在提升学生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水平,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培养一批“讲好海南故事,传播海南文化”的又红又专的国际复合型旅游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