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保护膜在1~3岁静脉输液幼儿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4 04:09李巍季韶艳魏力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保护膜贴膜静脉

李巍 季韶艳 魏力

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1],是目前国内外住院儿童最常用的输液工具。但由于儿童年龄跨度大,不同阶段输液患儿所面临的问题略有差异,其中以1~3 岁年龄段需静脉输液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留置时间也最短[2],归其原因,主要是此年龄段患儿自控力和合作能力较差,使得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贴膜固定困难,并发症发生普遍[3]。本研究旨在证实皮肤保护膜在提高留置针透明贴膜的张贴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等方面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12 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儿科病房的217 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病情稳定,需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②年龄1~3 岁;③治疗周期≥3 d。(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脱水、高度水肿;②家属拒绝留置时间超过24 h;③穿刺点周围皮肤有破损;④对皮肤保护膜主要成分乙醇类过敏。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9 年9-10 月113 例为对照组,2019 年11-12 月104 例为观察组。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操作者均参与统一培训,均由同一组人员完成操作。两组使用的留置针、贴膜及日常维护工具均相同,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4G×19 mm/Y-G)、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明贴膜(60 mm×70 mm)、5 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观察组使用的皮肤保护为统一造口护理用品附件。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住院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记录单》(简称“穿刺记录单”)进行调查,调查单主要内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是否使用保护膜、穿刺部位、置针时是否出汗、留置时间、拔针原因、贴膜张贴状态、是否输注刺激性药物等,根据此记录单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记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儿年龄、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按照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规程进行操作。穿刺前对患儿家属进行统一的健康宣教,包括留置针的材质、原理、并发症的观察、合理的活动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相关知识。护士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开始记录固定耗时,一次性医用透明贴膜固定成功后停止计时,并记录贴膜张贴状态。日常护理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每日输液前后评估留置针情况,并用5 mL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脉冲式正压冲封管,操作完毕认真填写穿刺记录单,时间要求具体到分钟,每班责任护士需要对负责区域患儿留置针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穿刺成功后进行贴膜固定前,避开穿刺点将皮肤保护膜袋内浸有保护剂的纱布环形均匀地涂抹在穿刺部位周围皮肤上(面积大于6 cm×7 cm),等待数秒待保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后,再贴上一次性医用透明贴膜。治疗结束需拔除留置针时,保护膜会随透明贴膜一同被撕掉,无需特殊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留置针固定耗时:均从穿刺成功后开始计时,透明贴膜固定成功后停止计时。(2)留置针贴膜一次张贴成功与否:贴膜卷边超过2 cm×0.5 cm,视为贴膜失败,原则上需立即更换贴膜[4]。(3)留置针留置天数及拔针原因:根据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2016)[5],血管通路装置的拔除应根据临床指征,不能仅依据留置时间。故本研究留置时间为留置针置针到经评估后予以拔除的时间,而非常规的<6 d。留置针拔针原因主要分为治疗结束与其他,其他包括针头滑脱、堵管、静脉炎等并发症造成的计划外留置针拔出且需重新穿刺。主要评估留置针结局的影响因素,侧面反映留置天数。(4)并发症:留置针留置期间出现与贴膜相关的并发症,如贴膜下渗血渗液、皮疹、意外脱管、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MARSI)等,进行相应处理,并详细记录。MARSI 为医用粘胶移除后30 min 或以上的时间内出现持续性红斑和/ 或其他皮肤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水疱、大疱、糜烂或撕裂)[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录入Excel 表格,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静脉使用药物性质、留置针穿刺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留置针固定耗时比较 观察组留置针固定耗时(68.89±3.24)s,对照组为(59.97±2.9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0,P<0.01)。观察组涂抹保护膜平均耗时(10.01±2.51)s。

2.3 两组留置针贴膜一次张贴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留置针贴膜一次张贴成功60 例(53.1%),观察组为90 例(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7,P<0.01)。

2.4 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拔针原因比较 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拔针原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拔针原因比较

2.5 两组留置针使用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9.81%,与对照组的63.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73,P=0.000),见表3。

表3 两组留置针使用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选用的皮肤保护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异丙醇等,使用后,经过数秒钟即可迅速干燥,在皮肤表面形成可见保护层,该保护层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皮肤免受由于粘合、摩擦、大小便浸渍或伤口渗出液带来的刺激。该保护膜可均匀涂抹至要求范围,较喷雾式保护膜定位更加精确,同时因其无色透明,便于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目前在儿童及成人PICC、造口及预防接触性皮炎等方面应用广泛且取得较好效果[7-11]。

3.1 提高1~3 岁幼儿静脉留置针贴膜一次张贴成功率 1~3 岁幼儿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于穿刺带来的疼痛充满恐惧,无法有效控制穿刺肢体不动,临床上儿科护士多采用单手置针法,一手固定穿刺肢体,另一手进行穿刺、送管和固定。在临床实际操作中,1~3 岁年龄段的幼儿,由于理解力差、配合度欠佳、哭闹或紧张等原因导致出汗量增加,加大了留置针贴膜张贴的难度。持续哭闹,汗液分泌不断,彻底待干所需时间大大增加,等待的同时,一方面增加了暴露的时间,另一方面穿刺肢体汗液过多,极易导致手滑固定不住穿刺肢体,增加留置针被牵拉出的风险。除此之外,单手贴膜时,汗液的附着使透明贴膜无法与皮肤贴合完全,致使贴膜卷边、贴膜下积气、水蒸气难以挥发,导致留置针无法有效固定。

该皮肤保护膜具有透气性,能使氧气渗透到膜下,膜下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顺利挥发,改善皮肤潮湿状态[12],干燥的皮肤使得固定更加便捷。本研究通过两组留置针固定耗时比较,可以看出使用皮肤保护膜后,虽增加了保护膜待干时间,平均耗时(10.01±2.51)s,但贴膜的固定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贴膜更加服帖,一次贴膜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减少贴膜失败导致的二次贴膜工作量。

3.2 延长1~3 岁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皮肤保护膜的使用有效避免因皮肤潮湿而导致的贴膜固定困难、脱管等现象,贴膜与皮肤贴合度增加,有效减少因贴膜松动等并发症导致的意外拔管。本研究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留置针拔除原因70.2%为治疗结束,而对照组仅36.3%拔除原因为治疗结束(P<0.01),其余拔除原因为并发症出现。

3.3 降低留置针贴膜相关并发症发生 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目的是便于给药、保护静脉,并最大程度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3 岁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哭闹多汗导致的固定困难势必会增加留置针塑形的难度,针头松动,针尖与血管内膜多次摩擦使血管内膜出现损伤,增加红细胞和血浆的渗出,从而增加了渗血渗液的发生;出汗导致的贴膜下持续潮湿,一方面导致贴膜松动,黏胶的附着力下降,增加了留置针脱出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了接触性皮炎、液体外渗等的发生率[13-14]。曹丽琴等[15]研究发现,应用皮肤保护膜后,在移除粘胶产品时移除的是保护层而不是皮肤角质细胞,可将MARSI 发生率由12.5%下降到3.5%,有效减少皮肤损伤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皮肤保护膜后,静脉留置针贴膜相关的渗血渗液发生率、脱管率、皮疹发生率等均显著下降(P<0.01),应用效果明显;MARSI 发生率由5.31%下降至0.96%。鲍雨婷等[16]、滕月玲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胶粘剂的反复使用和去除会造成皮肤功能受损、导致MARSI,而皮肤保护膜的使用,避免留置针贴膜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撕除贴膜时,保护膜会随着贴膜一同被撕掉,有效避免对皮肤的损伤。有研究报道,影响留置针堵塞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与冲封管的手法、冲封管的液量、患者的活动度、选择血管的粗细等[18]有关。在本次研究中,堵塞率由7.08%降低为4.81%,考虑可能与使用皮肤保护膜后,针头固定牢固减少了因软套管在血管内的摩擦导致的血小板聚集有关。但是,由于应用皮肤保护膜并不能改变人为的影响因素,在降低留置针堵塞发生率上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4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改善静脉治疗质量 静脉管路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儿科护理技术水平的体现。皮肤保护膜使用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反复穿刺或更换贴膜等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由于皮肤保护膜透明可视,可随时观察患者贴膜下皮肤的状态,有效减少患者因贴膜导致的相关并发症[19]。留置针留置时间一定程度上也是静脉导管维护的质量指标,贴膜固定牢靠可有效减少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提高小儿静脉治疗护理工作质量[20]。

留置针作为静脉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而1~3 岁幼儿由于年龄段特点,其留置针的固定更是留置针留置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皮肤保护膜作为一种使用方便的皮肤表层涂抹制剂,可有效改善此年龄段幼儿穿刺时因哭闹而出现的汗液增多,外周静脉留置针无法有效固定的困扰。此项应用的不足之处在于涂抹皮肤保护膜会存在一定耗时,但耗时较短,与有效降低其渗血渗液、脱管、皮疹等贴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延长留置时间相比应用价值更为明显,并因此减少穿刺次数及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静脉治疗效果,值得在1~3 岁幼儿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护膜贴膜静脉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探析镁与乙酸溶液的反应机理
手机贴膜
镁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初探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