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炒地黄炮制工艺研究

2022-09-14 03:00:50郑鑫杰张静泽刘岱琳
天津药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梓醇毛蕊花糖苷

郑鑫杰,王 苹,张静泽,刘岱琳

(天津现代创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鲜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地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1]。

地黄基原植物块根和叶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还有苯乙醇苷、紫罗兰酮、三萜、黄酮、酚酸、木脂素、糖及其他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脏腑系统均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并具有细胞毒活性、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电离辐射等药理作用[2]。

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熟地黄的制备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为酒炖法,一种为蒸法,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为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地黄的道地产区位于河南古怀庆府(今焦作市沁阳、温县、武陟、博爱等沿沁河一带)[3],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甘肃等地也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从1917年文献记载开始地黄品种选育以来,迄今有100余年,已育成的地黄品种超过60个[4]。

在中医药古代典籍中,关于熟地黄的制法,也多为蒸制,例如《汤液本草》记载:“地黄假火力蒸九数,故能补肾中元气”。《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而炒制方法和蒸制对于炮制品的影响,笔者分析如下:炒制温度分为文火或者武火,其最高温度在120℃左右,而蒸制温度一般在100℃左右,且炒制的炮制时间应大大短于蒸制的炮制时间,故其对药性的改变也相应更加剧烈,酒炒地黄药性相比于其他炮制品也较缓和,更加适用于妇科类疾病的治疗。

经典名方《傅青主女科》(清·傅山)记载两地汤处方使用的地黄为大生地一两(酒炒)。其中地黄使用酒炒进行炮制,因酒制后药物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更利于补血,使地黄补而不腻[5],而炒制后地黄药性也更加平缓,更增加本方滋阴清热功效。

本文设计单因素考查试验及正交试验,拟通过梓醇、毛蕊花糖苷含量及收率为指标综合考查确定酒炒地黄的炮制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SQP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SQP型万分之一天平(赛多利斯,SQP),移液枪(赛默飞),Cascada PT LWFS32701型纯水机(PALL),AS20500BT型超声波清洗器(奥特塞恩斯),滚筒式炒药机(南京海善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UTP3000高效液相色谱(赛默飞),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TW20通用水浴系统(JULABO)。

1.2 试药 甲醇(天津渤化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90520),乙腈(天津渤化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90621),磷酸(天津市华东试剂厂,批号20180606),醋酸(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81011),梓醇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08-201711),毛蕊花糖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30-201713)。

1.3 药材 地黄(产地:河南武陟县,批号DH20181001),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郭宝林研究员鉴定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黄酒(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批号20171212B)。

2 方法与结果

2.1 单因素考查 设计单因素试验,对地黄片制备的净选、闷润、切厚片、干燥进行关键工艺参数摸索。

2.1.1 净选 将生地黄块置于瓷盘中挑拣,拣去簸不出、筛不下且不能入药的杂质,并将生地黄块按大小,粗细分开。将清水350 ml注入烧杯中(七成满),倒入挑拣过的药材约50 g,清洗两次,揉搓洗净,沥干水分,进行闷润。

2.1.2 闷润 将地黄依照直径大小分为2组,为大于2 cm和小于2 cm,分别闷润1 h。检测闷润后地黄水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地黄均用0.75倍水(即20 g地黄加入15 ml水)闷润1 h即可达到切制要求,故均选取0.75倍水进行闷润,闷润时间为1 h。

2.1.3 切厚片、干燥 将闷润后地黄切厚片,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干燥(50、70和90℃),干燥至地黄饮片性状、水分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考查并记录干燥时间,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进行水分、浸出物及含量等指标检测。

2.2 地黄干燥工艺水分及含量测定结果 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对根据“2.1”项下方法制备的地黄饮片进行水分、浸出物及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由图1和图2可知,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在50℃下干燥1.5 h后含量高于70℃下干燥1 h及90℃下干燥0.5 h,表明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在50℃下稳定性要高于70℃及90℃。而梓醇含量70℃下干燥1 h相比90℃下干燥0.5 h要低一倍左右,判断梓醇含量在高于70℃时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其含量受干燥时间影响较大,故选取50℃下干燥1.5 h为地黄饮片干燥工艺,经检测,其水分及浸出物含量也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

图1 梓醇含量变化折线图

图2 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折线图

表1 地黄干燥后浸出物及指标成分含量分析

2.3 正交试验设计

2.3.1 方法 试验选取20 g根据“2.1”项下方法制备地黄饮片,以文火炒制温度(80~120℃)为炮制温度,以黄酒用量(A)、闷润时间(B)、炒制时间(C)、炒制温度(D)为考查因素,以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性状得分、收率为评价指标,计算综合得分。选取L9(34)正交试验,试验因素水平、正交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分别见表2-5。

表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2.3.2 水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 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对根据正交试验制备的地黄饮片进行水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色谱图见图3和图4,结果见表3。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图3 对照品(A)酒炒地黄饮片(B)HPLC色谱图

图4 对照品(A)酒炒地黄饮片(B)HPLC色谱图

2.4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标准 加权处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均为40分,收率为20分,水分和浸出物均按照地黄《中国药典》标准进行判定,不计入加权评分中)。各评价指标加权处理如下:梓醇评分=样品中梓醇含量×40/9个样品中梓醇最高含量;毛蕊花糖苷评分=样品中毛蕊花糖苷含量×40/9个样品中毛蕊花糖苷最高含量;收率评分=样品收率×20/9个样品最高收率;综合评分=梓醇评分+毛蕊花糖苷评分+收率评分。以加权后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酒炒地黄工艺进行分析。

2.5 综合评分结果 地黄正交试验综合评分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不同炒制条件下样品评分

表5 正交试验评分计算结果

2.6 分析 由正交试验L9(34)计算表极差(R)可以看出:在该正交试验设定的因素、水平条件下,对综合评分影响的大小依次是D>A>B>C,即D因素(炒制温度)影响最大,A因素(黄酒用量)次之,B、A因素(闷润时间、炒制时间)最小;对A因素有对B因素有对C因素有K1>对D因素有因此对于酒炒地黄综合评分而言,最佳炮制工艺应为A1B2C1D1,即地黄饮片加入黄酒10 g,闷润45 min,在85~95℃下炒制50 min。

3 讨论

酒作为炮制用辅料在我国使用历史已经长达数千年,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中记载使用酒作为辅料进行炮制的品种共有38种。传统医药学表明,酒味甘、辛,性热,入心、脾经,能畅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消冷饮,除胃寒,健脾胃,矫味矫臭,还能引药上行,助药力,行药势,振精神[6]。古代炮制酒炒地黄较难控制工艺参数,且古籍中记载酒炒地黄工艺较为简单,《世医得效方》中记载“酒洗,拌炒”[7],本文依据现代炮制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首次对酒炒地黄从药材到饮片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研究,通过含量及收率等一系列指标确定酒炒地黄的炮制工艺,总结出温度对梓醇及毛蕊花糖苷在地黄炮制中的变化规律,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温度及置于高温中的时间对于地黄中的指标性含量成分有较大的影响,而通过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在较低的温度下炒制较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指标成分含量较高的酒炒地黄,同时也支持了单因素的试验结果。

故综上所述,酒炒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应为:取地黄片,加入10 g量的黄酒进行闷润,闷润时间为45 min,后炒制50 min,炒制时物料温度控制在85~95℃为最佳炮制工艺。

猜你喜欢
梓醇毛蕊花糖苷
梓醇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天津医药(2023年7期)2023-07-17 09:26:34
不同因素对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梓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毛蕊花糖苷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成药(2020年8期)2020-09-15 03:17:50
地黄单体梓醇促成骨细胞分化的活性研究*
医药导报(2020年4期)2020-04-29 09:24:04
梓醇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Insulin表达的影响
毛蕊花苷对递增负荷运动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甜叶菊及其糖苷的研究与发展探索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7
利用烷基糖苷迁移和扩张共轭亚油酸囊泡pH窗口
日粮补充挤压亚麻籽、毛蕊花糖苷和维生素E 对Lacaune母羊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5年1期)2015-04-04 14: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