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慧,周 晔,于 阳,徐靖源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 300070)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尤其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线上教学已成为近两年逐渐普及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现了知识获取途径的多元化。线上教学的出现,悄然改变着“教”与“学”的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分析和总结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构建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的线上课程考核体系在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首先,相较于传统课程考核体系,线上课程考核在目的侧重点上不同。传统课程考核更注重结果的考核,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而线上教学考核体系更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2]。因此,线上课程考核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切入点,来实现课程考核的同步性和高效性。
另外,线上过程性考核能实现学习过程动态化管理。传统课程考核中的平时成绩占比较低,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受终结性考核的影响很大。加之目前药学类专业绝大多数课程的终结性考核采取教考合一的考试模式,考试方式单一,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简单推理等基本能力,无法综合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实践、思维等能力[3],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不重视日常的学习积累。而线上课程考核能实现全面性和多维度的考核[4-5],有利于课程考核结果的细化和公平。线上课程考核可包含一系列反映学习状态的互动性的考核要素,如弹幕互动、讨论区回答问题、观看视频的次数和时长等,都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行的全面的考核[6]。
2.1 《波谱分析》《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的线上教学及考核实践 本文以学院开设的《波谱分析》《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课程为例,结合课程在不同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和考核的实践,制定多元化、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
《波谱分析》采用雨课堂开展线上教学。每节课前教师发布线上教学预习课件和视频,并要求学生完成3~5题预习题(见图1);教师将视频观看的时长频次、答题情况等作为考核依据。在线上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反馈的难点和作业答题等自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详略得当的线上教学,以弹幕、投稿和随机点名提问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针对未掌握的知识点或有自己见解的知识点,通过弹幕、讨论区等形式与教师进一步讨论。《波谱分析》课程考核方案为过程性成绩占50%,终结性成绩占50%。过程性成绩组成中,出勤占5%,预习情况(含视频时长、预习答题、课堂互动)占15%,作业(随堂作业、课后作业)占15%,测验占15%。
图1 《波谱分析》预习课件学生完成情况数据
《药用植物学》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线上课堂签到形式,如上传一张校园里正在开花的植物图片。教师自行录制符合本校学生教学目标要求的授课视频并上传,视频可无限制回看,便于疫情突发状况下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习通平台的讨论、弹幕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讨论,这是在线下教学有限的时空环境中所无法达到的。在《药用植物学》绪论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任务”中“开源节流”内容时,教师首先展示了2021年10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并请同学就此发布弹幕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发言80余条,提炼出的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课程结束后,教师发布作业,确保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其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药用植物学》课程考核方案为过程性成绩占50%,终结性成绩占50%。过程性成绩中实验及实验报告占25%,观看视频占10%,作业及课堂互动占15%。
《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现有优质课程建立适用本学院教学目标和进度的异步SPOC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发布公告提醒学生课前任务、课中目标、课后作业等任务,并将学习视频时长和学习课件的数量、课堂互动等作为考核依据。在线上教学的2个多月时间,学生平均观看视频的时长为1 042 min,观看视频64.02个。教师开展多次测验,利用系统评分和学生互评打分,并在学习平台的学习数据中查看每位同学的答题正确数和得分(见图2-3)。
图2 《药物化学》部分学生视频学习后台数据
图3 《药物化学》单元测验学生部分测试题完成情况后台数据
《药物化学》课程考核方案为过程性成绩占50%,终结性成绩占50%。过程性成绩组成中,预习学习提纲占5%,视频学习占5%,课堂互动占5%,课堂测验占20%,课后作业占15%。在线上课程考核测验中,教师采用以选择题测试题、课程线上期末考试和学生互评线上课后作业这三种形式开展。
2.2基于不同教学平台细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通过实践和对比分析,雨课堂、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平台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适用于不同的课程。三个平台在线上教学和课程考核中的实际应用,见表1。
表1 三个教学平台的线上课堂考核体系
雨课堂操作简单易学,号称会使用PowerPoint就会使用雨课堂,但是平台课程资源少,更适合教师自己录制教学视频或直播讲授的课程。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点击按键,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超星学习通平台自身就有许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更适合依托平台资源讲授的课程。超星学习通能对课堂互动的数据全记录,详实反馈各类学习活动的得分,生成课堂数据报告,让课程考核有据可依,因此超星学习通对于课程考核细化要求高的课程更为适合。
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是网易和高教社联合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平台有众多985院校的优质课程,每门课程定期开课。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多个环节,教师可自行设置考核标准,包括观看视频、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穿插课程的提问和终结性考核,基于平台即可形成一套类似于线下课程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
首先,在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打造了有活力的线上课堂,提升了教学满意度。教师深入挖掘和利用教学平台的互动功能和学情数据,利用弹幕、抢答和互评等形式激发课堂活力,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度,利用视频和PPT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利用测验和作业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讨论和总结汇报启迪学生思考。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数据中反馈的实际情况,如对讨论区提及较多的知识点、正确率较低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通过课程深入讲解、线上补充视频、分组讨论等形式,对教学重点、难点剖析,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线上教学学情教学调研,同学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清晰度、鼓励互动、反馈答疑、布置任务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8%。
另外,在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理想教学效果。以《药物化学》课程为例,2017-2018-2学期、2018-2019-2学期以及首次开展线上教学的2019-2020-2学期,课程考核平均成绩为66.43分、69.95分和68.7分,达到了教学效果同质等效。同时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分析其学习状态及其过程,过程性成绩较高的学生终结性考核分数也更高,因此总结构建的线上课程考核体系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其学习效果。
综上分析,在构建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的过程中,授课教师紧贴时代要求,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课程具体特点,不断优化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的结构,细化考核指标体系,达到了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最终使线上课程考核体系真正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客观反映“教”与“学”的效果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