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卡 谢晓书 李 新 朱青霞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462000
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神经系统病变,多为急性发病,致病因素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肌肉瘫痪、鼓腮漏气等症状;周围性面瘫发病年龄较广,小儿发病率亦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1]。现阶段,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给予抗病毒、缓解神经水肿、抗炎、维生素营养神经等治疗方式,但疗效欠佳。周围性面瘫在中医学中称“口眼斜”,认为其基本病机为络脉空虚,面部经络遭风寒之邪侵袭,气血痹阻致经筋失养,见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斜证,故治疗应以活络通经、祛风养血为基本法[2]。中医治疗口眼斜主要采用推拿、针刺、拔罐、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其中针刺作为中医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缓解面瘫症状,在口眼斜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以探究面三针主穴针刺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0.5~14岁,平均年龄(6.24±2.81)岁,病程1~6d,平均病程(2.75±0.74)d,面瘫部位:右侧21例,左侧29例,H-B(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Ⅲ~Ⅴ级,平均H-B分级(4.03±0.35)级;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0.5~14岁,平均年龄(6.58±2.94)岁,病程0.5~6d,平均病程(2.80±1.08)d,面瘫部位:右侧27例,左侧23例,H-B面神经评级Ⅲ~Ⅴ级,平均H-B分级(3.89±0.32)级。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周围性面瘫相关诊断标准[3]:风寒阻络证,因面部吹风或受凉突然发病,面部一侧神经麻痹;神经麻痹前面部肌肉瘫痪,耳后乳突处疼痛,眼裂扩大,前额纹消失,口角下垂,鼻唇沟平坦,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患侧口角漏气。年龄≤14周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d;患儿家属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因中耳炎、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炎症所致继发性面神经炎;中枢性面瘫;存在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法不耐受;依从性较差无法完成治疗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选穴:患侧太阳穴、阳白穴、颊车穴、迎香穴、下关穴、颧髎穴、风池穴、牵正穴、双合谷穴。取仰卧位,对患侧头面部局部穴位消毒,待预针刺消毒穴位酒精风干,选0.3mm×25mm针进行针刺。若患儿处于急性期,则应用平补平泻法,对相应穴位进行轻刺、浅刺;若患儿处于恢复期,则对颧髎穴、太阳穴、双合谷穴进行垂直进针,其他穴位进行斜刺或透刺;得气后留针0.5h。
1.3.2 观察组给予面三针为主穴针刺:若患儿处于急性期,则选面三针(大迎穴、地仓穴、太阳穴)、合谷穴;取坐位,保持患儿头部及手稳定,对患侧头面部局部穴位消毒,待预针刺消毒穴位酒精风干,选0.3mm×25mm针进行针刺,由大迎穴下1寸进2.5寸针向颧髎穴透刺;由地仓穴下1寸进2.5寸针向颊车穴透刺;由太阳穴下1寸进1.5寸针透刺通过四白穴;合谷穴双侧针刺,得气后留针0.5h。若患儿处于恢复期,则选面三针、合谷穴加配穴;鼻唇沟浅加迎香穴;无法皱眉加攒竹穴;颏唇沟歪斜加夹承浆穴或承浆穴;人中沟歪斜加口禾髎穴、水沟穴;耳后压痛加翳风穴;耳前压痛加下关穴;素体虚弱及婴幼儿加脾俞穴、足三里穴;风热型加外关穴或曲池穴;风寒型加风府穴;肝郁型加泻太冲穴。
两组均1次/d,7d为1个疗程,针刺6d/周,休息1d,循环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疗效,判定标准:鼻唇沟、双侧额纹对称,面部肌肉正常无口角歪斜,鼓腮不漏气,皱眉、闭眼正常为临床痊愈;鼻唇沟、双侧额纹基本对称,静观面部基本正常,口角轻微歪斜为显效;鼻唇沟、双侧额纹、面部肌肉等症状较治疗前改善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分别评估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面部麻木、口眼歪斜、耳后疼痛、恶寒发热等证候,计分0~33分,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异常计0分,分值越高表示证候越严重。(3)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面神经功能,根据H-B面神经分级标准[4]:Ⅵ级为面部神经完全麻痹;Ⅴ级为重度功能障碍,面部、口角轻微运动,眼睑无法闭合;Ⅳ级为中重度功能障碍,面部无力明显,口角下垂明显,双侧肌张力静止时不对称,眼睑无法完全闭合;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患侧肌肉明显抽搐,存在面部明显连带运动,口角轻微下垂,双侧肌张力运动时明显,静止时对称,眼睑完全闭合需用力;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存在面部轻微连带,双侧肌张力运动时轻微不对称,静止时对称,眼睑可完全闭合;Ⅰ级为面部运动正常。(4)采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估两组面瘫恢复情况,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其中躯体功能包括喝饮料、说话等方面,计分0~25分,分值越高表示面瘫程度越轻;社会功能包括失眠、孤独感等方面,计分0~30分,分值越高表示面瘫程度越轻。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2.3 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比 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78,P=0.673)。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Ⅰ~Ⅲ级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618,P=0.010<0.05),见表3。
表3 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比[n(%)]
2.4 两组面瘫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面瘫恢复情况对比
周围性面瘫多发病于呼吸道感染、受凉、受风之后,临床研究认为,其发病与嗜神经病毒感染相关,发病机制可能为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水肿及病毒感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导致面神经麻痹[5]。因此西医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给予抗炎、抗病毒、维生素营养神经、缓解神经水肿等治疗方式,但治疗效果不理想[6]。近年中医针刺广泛应用于临床,且面三针主穴针刺具有穴少而精的特点,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发挥独特优势。
综上所述,面三针主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