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璟 何欢欢 杨彦
1.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2.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奎屯 833200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装备制造类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当下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需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育,高校装备制造类专业教育改革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满足社会对制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应当在“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建立健全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对制造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之掌握良好的实践工作技能。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实施系统化管理,从而保障制造类专业教学质量。
“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的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人才培育方式。其主要是将课、岗、证、赛这四个方面都融入教学体系中,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所谓“课”指的是学校所开设的各项课程,都应当以人才培育为基础,无论是知识点的教学,还是技术的应用,抑或教学方法的学习,均是为优秀人才培育工作奠定基础;“岗”指的是制造行业中的工作岗位,其表明了制造企业和社会对该行业人才的要求。而这也应当是学校制造专业教育的要求,两者在目标上应当保持一致。在进行专业人才培育的时候,不可脱离客观事实,以免所开展的教育和企业需求不相符,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导致企业人才短缺;“证”指的是从事制造行业人员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证书。不同于学历学位证书,职业从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X证书等是学生进入行业的准入门槛和证明;“赛”指的是有关于制造专业的各种比赛,比赛活动是一种良性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战斗力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作用,也考验了学生的能力。
“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构建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解决制造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制造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所掌握的内容不够全面,以致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不具备较好的市场竞争力,不符合企业当前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没能做到一专多能。而且单一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难以突破工作瓶颈,影响工作效率。在“课岗证赛”基础上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课程体系,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是根据岗位要求来设计课程内容,并且基于制造产业链发展需求,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企业做好人才对接。
二是有利于提升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水平,壮大师资队伍力量。在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时候,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为学生开展就业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符合就业需求的知识技能,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效结合。而且这也有利于加强各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彼此之间能够在知识方面互通有无,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从整体上强化教师能力,保障教学质量。
三是有利于加快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在“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建立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课程体系,能够为制造类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使之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逐步推进企业的转型,不断地创新制造技术。
在“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应当坚持以岗位人才要求为导向,需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适应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现阶段制造行业中各个岗位的设置,来制定适宜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产业和学习有效结合,加强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有利于实现优质人才的定向培养。学校的制造专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但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协调合作,以致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脱节状况。为避免这一现象,学校应当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所设置的各个岗位,以及每一个岗位的人才要求,基于此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岗位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的深度融合,这也有利于实现制造专业教学效益最大化。
在设计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的时候,应当融入各类证书考核规范。这是因为装备制造业中的岗位类别繁多,而且涉及许多技术岗位,从事技术岗位的人员,要有相应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此,所开设的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内容,应当与证书考核要求为基础,要将不同等级证书课程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感。与此同时,还要体现出制造专业知识点的层次性,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也可以缓解学生的考证压力,让学生做足充分准备。
在构建装备制造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时候,还应当以各类技能比赛规程要求为依据。指的是所设置的专业群课程要符合比赛的要求,不同类型和科目的比赛,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若将这些要求融入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则有利于强化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培育。不同等级的比赛,要求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和技术水平有所不同,通过组织开展各项竞赛活动,还能够加深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应当先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要充分了解当前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基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方面要对接好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拉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有利于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能够整合归纳企业中的典型岗位,并了解这些岗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掌握该岗位的职业活动内容,明确职业岗位标准,与此同时还要与国际对接,据此来重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技能菜单式课程体系,形成由浅至深、由演练到实战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图1),以适应当下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为其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之掌握更多的技能。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在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时候,还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更应当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其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以便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具备当前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基于此应当合理规划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职业培训、竞赛于一体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图2)。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根据现代制造专业群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以及产业领域发展现状,来建立健全实训资源体系,不再以专业为核心进行条块分割,旨在实施系统化教学,提高实训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可采取大综合加小项目的模式。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于校内创建基础性实训室,需以专业群所在领域为基础,打造职业领域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综合化实训基地,坚持走专业专门化实训道路。可根据制造专业群的要求,来系统化管理实训项目,并结合实际不断地开发。要注意的是在开发实训项目的时候,不可脱离实验室设备的特点和功能,可设置一些小型化的实训项目。与此同时,还可以基于制造专业群技术,于校外建设实训基地,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平台,开发具有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重视对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图2 “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
“课岗证赛”融合背景下,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应当充分发挥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制造专业的课程资源,也应当包括教育类专业、非制造类专业的教育资源,跨学科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校各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各专业课程共享,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装备制造类专业中涵盖了多方面的课程,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课程、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课程、数控设备运用与维护课程等。这些课程理论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需初步确定专业模块领域课程,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并教授学生岗位核心技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拓展,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制造类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
传统高校装备制造课程教学侧重理论,实训教学内容课时较少,“课岗证赛”背景下,高校要把握新时期育人需要,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对此,需要切实加强“赛课”融合。在竞赛备赛中考核学生对装备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装备制造的技术、精度控制、加工方法等进行学习,提升技术操作和实践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智能化操作的认知与运用程度。高校在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通过参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学习装备制造设计文化建设、普及装备制造最新技术知识、营造浓厚的专业技能氛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在竞赛中得到提升。如组织装备制造创新大赛,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研究装备制造设计的创新思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为未来岗位就业打好基础。
“课岗证赛”融通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应当聚集专业群内教师资源,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制造专业教学水平,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作用,优化配置师资资源。可将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集中在一起,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从数量、结构等方面来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可采用“双师”模式,与企业进行合作,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师之外,还可以聘请企业中优秀的员工兼任教师职位,以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应用,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当提高教师资源利用率,对于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专业课程来说,教师可以兼任,这不仅能够避免师资力量的浪费,降低教师的储备率,减少办学成本,还有利于满足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
除此之外,可通过技能大师工程,来促进制造专业群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要重视就业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局限于教学内容,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灌输式教育的束缚,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既要使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让部分教师前往合作企业中参与工作,以积累工作经验。但对于一些关键性技能,只有多年从事于一线工作的员工才能掌握,通过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学徒制,能够让技能大师带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技术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种双师型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当前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开展制造专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岗证赛”相融合的意义,重视在此融通背景下,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为了保障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占比,但并不是说理论教学不重要,实践的基础是理论,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其才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转化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因此,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应当先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然后再将企业的岗位要求、证书比赛内容等融入课程中,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每一个专业课程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性,而最基础的理论,就是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联合在一起的有效工具,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
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在构建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设定。企业在寻求转型、调整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当随之而改变,旨在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要求。可基于企业的岗位职能活动,或是岗位招聘要求,来统筹规划课程体系,把握课程教学重点,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
三是完善各种竞赛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能力证书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制造专业课程内容,使之在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上更有层次性,实施分段教学。
总而言之,在“课岗证赛”融合背景下,应当重视制造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需从多方面来实施综合性管理,改变传统的制造专业教学模式,坚持现代化教育理念,以提高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