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萍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是职场对从业者的规范和要求,也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是让学生能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将学习的知识内容、经验、技能和态度等转化为职业当中的道德理念、心理、行为以及能力等。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中提出“要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立足这一背景,高职思政课融通职业素养培育是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有利于高职思政课自身实效性的提高;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因此,高职思政课融通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在这一背景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刚需”,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支撑,因此,高职思政课要适应国家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努力培养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从用人单位层面看,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人才增值赋能,人才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以及企业赢得竞争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在竞争中能够取胜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只看重其专业技能,而是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从学生个人层面来看,随着国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不仅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也希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因此,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高职思政课融合,能够将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落到实处,以此为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步入职场,并且在职场上有所作为、深深扎根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几年,高职思政课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的实效性有待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众所周知,思政课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照搬教材,或者教学的方式依然是使用比较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课堂就会比较枯燥,学生的“抬头率”以及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学情来看,高职学生的生源结构多样,有统招的学生,有单招的学生,还有部分社会生,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就业去向来看,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进企业,但是企业更青睐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要适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满足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学习需要,以此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还有待加强,很多教师教学目标侧重于思政导向方面,以构建学生的理论认知为主,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这样就会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高职思政课教材中有职业素养相关内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其中人生观及职业道德部分就涉及了职业素养知识点。比如,教材中提到的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所占篇幅不多,其解释了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以及列举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部分教师在讲该部分内容时,仅仅是照搬教材一带而过,这样所产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此外,目前很多高职思政课实行的是合班授课模式,一个合班的学生可能涉及多个专业,这就增加了教师针对性授课的难度。
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教”的方法(即讲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即学习方法)组成。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重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很多高职思政课教师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虽然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有的思政课教师创新了教学方法。比如,结合中国大学MOOC、微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者以任务驱动,通过翻转课堂、互动多样化来活跃课堂氛围,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互动的往往就是平常表现比较积极的一部分学生;另一方面,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没有结合行业特色来开展,没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以及合作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偏少,有的学校的实践教学甚至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没有覆盖到所有学生。
目前,很多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时表现的考核,二是期末成绩的考核。平时表现考核指标主要是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课外表现等;期末成绩主要是课程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及中国大学MOOC的学习情况。虽然这种考核方式是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但是,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作为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职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针对高职思政课融通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从而助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培育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高校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两种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为主,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思政课的培养目标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体现高职的“特殊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思政知识水平的培养,而且还要回应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的变化,在职业意识、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职业素养的培育上下功夫,以此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的求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思政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仅仅针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学情,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高职教育的一大特性就是“职业性”,因此,在重构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凸显职业素养的培育。
1.以时代精神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渗透与融合。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灵魂,它决定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与职业行为,是对于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态度和心理的综合认知反应。职业意识主要包括奉献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一个人只有具备很好的职业意识,才能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绪论部分,教材介绍了我们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处于实现中国梦的最好时期,中国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等,国家的繁荣昌盛无疑是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最好的教材。
在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华龙一号”“深海一号”“海牛Ⅱ号”等近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来展现创新创造能力;通过介绍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展示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国人引以为傲的案例的引入,能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更有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以及无私奉献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育。
2.以工匠精神强化高职学生职业习惯的渗透与融合。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职业习惯,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中讲道,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我们的日常活动有90%以上是源自于我们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当我们步入职场,每种职业都会有其特定的要求,因此,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我们在职场上能否成功的试金石。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近年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高铁、中国卫星、中国超算等一大批中国智造的背后,无一不是一个个砥砺奋斗的“大国工匠”。因此,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学,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职业习惯。
思政课教师在选取“大国工匠”案例时,可以从学生的专业领域案例着手,也可以挖掘本校的“大国工匠”案例,这样的案例会更接地气,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也更强。比如,针对电子技术或机电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引用的案例有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破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核心技术难题的焊工李万君;为“嫦娥探月”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等,这些案例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成为他们为了职业而努力的榜样。
3.以劳模精神增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融合与渗透。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所以,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的重点就是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劳模就是劳动者的模范,劳动模范是我们的楷模,是社会的精英,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这些模范人物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他们的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劳动者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拼搏。他们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
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五章教学时,可以依托教材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有机融入劳模故事。比如,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的袁隆平的故事;身患渐冻症仍冲锋在抗疫最前线的张定宇的故事;怀揣“学好技术,建设祖国”信念的“铁路小巨人”巨小林的故事;舍半生入茫茫荒漠,投全情传承文明薪火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故事;“马路邮班”王顺友的故事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字的背后是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故事,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引入工匠案例及劳模案例时,可以通过课前线上发布任务,由学生搜集大国工匠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邀请学生进行分享展示,并分组讨论这些大国工匠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等问题;课后,教师可以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产一线、走进基层单位,实地感受本专业领域所需的工匠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通过小组讨论,还能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此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所谓教学评价,指的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在进行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素养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检验高职思政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考核内容上将思政理论知识与核心素养知识相结合;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社会实践活动也作为考核的项目;在考核主体上,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导师齐联动,实现多方主体共同评价。
为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式的创新及考核评价的完善等方面思考高职思政课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路径;在结合学生实际及专业特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案例和素材,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共同培育能堪当时代大任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①统招生:指全日制普通高校通过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教育阶段)、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高校学生。
②单招生: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这种招生形式就叫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
③社会生:社会考生是与在校考生、在读考生相对的考生群体。一些公开报名的考试,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等,除了符合条件的在校(在籍)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之外,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参与,例如在职职工、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等。这类参考考生称为“社会考生”,包括成考,电教和自考等。
④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