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目前,中粮集团获评2021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行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
在最新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粮集团名列第91位,创连续上榜28年来最高排名。2021年,中粮集团整体业绩逆势增长,年度营业收入6649亿元、利润总额238亿元,连续3年实现业绩“超同期、超历史、超预算、超预期”,高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凸显,迈向世界一流大粮商的步伐更加稳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粮集团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市场化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进取,尤其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升企业活力、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为稳住国家宏观经济大盘、引领粮食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向改革要动力发展更快,向创新要活力发展质量更优,向管理要竞争力发展主业更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粮集团改革路线图。目前,中粮集团获评2021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行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生动展现了我国农粮行业领头羊的奋斗新姿态、发展新面貌、战略新机遇。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要目标之一。中粮集团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党组、董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效联动、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
中粮集团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和工作规则、完善党组前置研究清单、制定董事会授权方案、健全决策运行机制、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有力举措,明确了党组、董事会、经营层的权责边界,优化了决策内容、程序和保障。
党委把方向领导作用更突出。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三会工作规则、党组前置研究清单等,中粮集团对党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领导地位、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责范围、前置研究的要求和程序、发挥作用方式、执行监督环节的责任、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等重要问题作出制度性规定,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事项、流程、清单的逐级细化,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企业做到百分百贯彻落实。
董事会定战略主体作用更明确。中粮集团修订完善集团《董事会工作规则》和专委会工作规则,健全董事会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各专委会的专业把关作用。制定《外部董事履职保障方案》,为外部董事行权履职、更好地发挥监督功能提供有力支撑,保障集团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权和经理层管理监督权有效落实。如今,中粮集团董事会工作运行机制越来越成熟,决策效率和水平越来越高,先后研究决策了三年高质量发展指标、国际化战略、“十四五”发展规划等71个重大事项,有力引领了集团改革发展。
经理层谋经营执行作用更有力。集团经营管理层紧紧围绕集团党组、董事会的决策意图,出主意、想办法、破难题,聚焦重点、强力督办,立足集团大宗商品业务比重高、品牌食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特点,建立健全管控机制,统筹信息、科学研判、靠前指挥,共享商情信息、统筹交易策略、协同推进品牌战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扩大品牌影响、提升经营收益。
在各治理主体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中粮集团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董事长与外董沟通、经理层汇报落实、董事会提前沟通会及专委会会议、重大决策上会前法律合规审核、外董履职信息支撑与工作保障、外董参加子企业预算会等机制,促进党组、董事会、经理层之间常态交流、良性耦合。
决策一盘棋,党组前置研究时重视和吸纳外部董事及经理层的意见建议;执行一条心,董事会依法行权决策时,既充分支持党组工作,又注重调动和发挥经理层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一股劲,经理层在抓落实的同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积极向党组、董事会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企业治理体系高效运转,各方面齐心协力推动集团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2021年中粮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改革三年行动开始前增长33.4%、88.8%。
中粮集团所属17家专业化公司中,有3家全资企业、14家混合所有制企业。针对旗下业务多元、行业特点、发展阶段、持股比例和控制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的实际情况,中粮集团坚持因企施策、因业施策,实施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授权放权。
中粮集团制定《中粮集团总部权责事项清单、授权放权事项清单》,根据业务属性、持股比例和控制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下属17家专业化公司分为控股、实际控制与参股三类企业,实施分类授权放权,在预算考核、项目投资、风险防控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控。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和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以蒙牛乳业为例,作为中粮集团的非实际控制企业,中粮集团对其审批备案事项精简至78项,大大提升了蒙牛乳业的企业活力。在日前公布的“2022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蒙牛连升两名、位列第七,创下其全球乳业排名的历史新高。
作为我国最大的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坚守主责主业,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大粮商。
中粮集团坚持“主业唱主角”,聚焦重要品种、关键环节与核心能力,持续完善产能与区域布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中粮集团年度投资计划中,粮油糖棉肉乳核心主业投资占比要求不低于50%。中粮集团加大在粮食贸易、油脂加工、稻麦加工、食糖加工、肉食养殖等核心业务上的投资,持续提升大宗农产品经营能力,并着力促进农产品种植、仓储物流、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等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打造稳定、高效、富有韧性的农粮产品供应链。
2020年至2021年,中粮集团对核心主业累计投资占集团总投资比重达66%,一批重要项目建成投产,粮油糖肉新增加工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粮食贸易、稻谷加工、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食糖贸易与加工业务持续巩固行业第一地位,农粮行业领军者地位进一步夯实。
海外营业收入占总收入近一半,资产分布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领先的市场地位……中粮集团的国际化之路持续深入推进。
中粮集团坚持“走出去”战略,持续完善海外农粮产业链布局,深入南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世界农粮主产区腹地,在巴西桑托斯、阿根廷罗萨里奥等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和内陆物流节点建立中转基地,参与全球粮油市场竞争的基础更加牢固。
2021年,中粮集团全球年经营量达1.9亿吨,全球仓储能力3300万吨,全球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9500万吨,海外农粮业务经营量突破1亿吨,全球产业链战略性布局进一步完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粮集团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企业员工创造力,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中粮集团牢牢牵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出台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任期目标责任制等选人用人“7+1”制度,坚持以“市场化、年轻化,能者上、庸者下”为导向,有效激发干部员工队伍活力和企业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在中粮集团,没有“铁饭碗”、坚决不搞“高级大锅饭”。中粮集团在各级子企业全面推进任期责任制和契约化管理,与超过2000名经理层人员签订三年《任期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用成效看担当,以实绩定去留,真正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坚持市场化考核,建立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的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员工能进能出实施办法,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粮集团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该调整的坚决调整,对解除聘任的领导人员不在集团内部安排岗位,真正做到“不兜底”,打破国企干部“终身制”。
创新激励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催化剂”。结合不同业务发展战略、发展阶段、所处行业等,中粮集团较早开始探索超利润分享机制、业务单元激励计划、项目跟投、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有效激发业务团队努力拼搏,挑战更高经营目标,创造超额价值。2019年,中粮集团率先在业务模式清晰、管控关系明确、发展目标具有挑战性的10家专业化公司探索实施三年任期激励机制,对标市场设立挑战目标,按照市场标准对领导班子进行重奖,未达成业绩门槛的,实施末位淘汰;对于业绩排名靠后的专业化公司,相应调整领导班子,将强激励与硬约束统一起来,进一步破除平均主义。同时,中粮集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有效激发了团队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推动中粮集团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两年累计开展党建项目4000余个,5家基层党组织获得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一大批党员骨干在党建项目中成长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多面手,党建项目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中粮集团创新党建形式、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粮集团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强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党建项目制、党建联盟和党建积分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大力推动党建创新过程中,中粮集团旗下中粮东海实施“码头中转业务”党建项目,客户由几年前的“零”拓展到稳定客户十几家,年创造利润近3000万元,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今,党建项目化管理机制已经在中粮集团全系统推广,每年各级党组织在生产经营、降本增效、研发创新、职能管理等方面立项2000余个党建项目,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未来,中粮集团将继续锚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及效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