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玲,汤 榕,马国栋
(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1]。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产教融合更加注重教育与产业发展形势相结合,因而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2]。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要与时俱进、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保管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但是,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办公室(简称医保办)工作人员由医护人员担任,很少是社会保障专业或医疗保险专业毕业[4],而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因无医院实习经验等原因较少入职医院医保办,“人岗不匹配”问题十分突出[5]。1对象与方法
宁夏医科大学2019—2021届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河南大学2018—2021届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及2019—2021届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了解,抓住其核心要义,从而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经过资料分析及与他人交流,设计本次调查所用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与培养方案及课程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优势认知、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产教融合适配度、产教融合模式探索4个模块(见表1)。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法,培养方案及课程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优势认知、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产教融合适配度模块的答案设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计 5、4、3、2、1 分。
表1 社会保障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调查问卷
受疫情影响,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形式,共收回问卷124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有效率为97.58%。使用SPSS 24.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KMO系数为0.816,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共121人,男生35人(占28.93%),女生86人(占71.07%);≤18岁6人(占4.96%),>18~24岁95人(占78.51%),>24~30岁18人(占14.88%),>30岁2人(占 1.65%);大一 6人(占 4.96%),大二 16人(占 13.22%),大三22人(占18.18%),大四 29人(占 23.97%),研一 19人(占15.70%),研二19人(占15.70%),研三10人(占8.26%)。
表2 培养方案及课程教育模块调查结果(分)
60.33%的学生认为培养方案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完全符合就业需求,Q1均分为2.44分,说明培养方案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期望;47.94%的学生认为培养方案缺乏实践类课程和环节,Q2均分为2.11分;41.32%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课无法满足就业需要,Q3均分为2.96分;64.46%的学生希望增加企业或用人单位教师讲授相关岗位技能。增加实践环节能够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
表3 产教融合模式优势认知模块调查结果(分)
多数学生认为产教融合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满足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需求,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优点,学生接受度高。Q5均分为3.82分,说明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后,学生获得在企业或单位实习、实训的机会,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都得以提升;Q6均分为3.81分,说明学生对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能满足就业需要的认可度较高;Q7均分为3.89分,说明学生对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认可度较高;Q8均分为3.70分,说明学生对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能提高本专业就业率较认可。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具有多重优势,对其认可度较高。
表4 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产教融合适配度模块调查结果(分)
大多数学生支持本专业与医保办实施产教融合。Q9均分为3.58分,说明学生认为医保办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Q10均分为3.71分,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与医保办实施产教融合比较合适。Q11均分为3.74分,说明学生对本专业与医保办合作开发课程、实习环节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较认可;Q12均分为3.73分,说明学生对本专业与医保办实施产教融合能提高其就业能力较认可。
对于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产教融合的形式,69.42%的学生倾向于传统的岗位实习形式,有61.98%的学生赞成共同开发课程,由医保办工作人员定期开设讲座、岗位技能培训的支持率较低,分别为44.63%和36.36%。对于产教融合的课程课时,50.41%的学生认为应控制在12~18学时,提醒我们产教融合的课时不能过多,以免占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但是也不能过少(<12学时),否则无法使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对于产教融合的实习期,42.98%的学生认为应控制在3~4周,提醒我们实习时间过短无法使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岗位技能,时间过长则容易占用其他课程学习时间。对于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后是否需要考核,多数学生认为需要考核以检验教学效果,而由学校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客观公正。
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专业更适合与医保办在人才培养与交流方面实施产教融合[6]。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学生在企业学习,企业员工在高校任教或接受培训,校企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等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以达到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的目的[7]。笔者针对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产教融合提出以下建议。
培养方案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因此要与时俱进、精进优化。社会保障专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需要优化,增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环节。社会保障专业不同于其他技术型专业,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层次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因此,在设置实践环节时需要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有学者指出,要深入理解产教融合的内涵,坚持三大融合,即产业和教育融合,企业和学校融合,生产和教学融合[8]。产教融合把利益相关者纳入教育教学全程,学校和企业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明确二者的权利与责任,共同培养学生,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社会保障专业实施产教融合要把握三大融合的本质,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产教融合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社会保障专业实施产教融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到企业实习,还需要多样化的培养形式满足学生需求。岗位实习固然重要,但是定期举办讲座、岗位技能培训等也非常受学生欢迎,并能使学生在实习前后将理论知识深化,检验产教融合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多为普通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社会保障专业与医保办等单位或企业实施产教融合时要控制时间,以免占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时间。同时,要制定客观公正的考核制度,以检验产教融合实施效果,发现不足,为产教融合模式优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