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
兰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近年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会计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智能会计已经成为发展方向。为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变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主流。为了适应会计职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兰州工商学院着力打造一批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校级、省级一流课程。目前已立项校级、省级一流课程35门,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余门。并引进线上慕课资源35门,其中SPOC课程10门。本文基于兰州工商学院“基础会计”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通过引入中国大学MOOC优质资源,借助SPOC教学模式实现“基础会计”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研究。
“基础会计”是兰州工商学院重点建设的校级一流课程之一。在2020年引进中国大学MOOC线上国家精品资源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过为期2年课程建设,初步建立了线上视频库、习题库、课件资源较为丰富,在教学中采用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讨论、线上测试,课后线上练习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与教育部提出的“两性一度”标准还存在差距。主要问题表现为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达成度不足、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不足等。
“基础会计”课程目标主要围绕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以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例,与其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写作技能”的培养目标达成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沟通技巧与写作技能的培养不足。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案例分析为辅,存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程度不足,线上学习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学生的线上活动仍然比较被动,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不足,学生课堂参与不够。
传统的“基础会计”的教材绝大多数存在同质性,理论知识多且比较分散,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是围绕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沟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会计”的最终成绩评定方式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成绩、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构成;实验成绩以手工实验为主;学生参与的线上学习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没有明确所占比重。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不利于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职业沟通以及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SPOC和慕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
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再次,精心选定教材及线上优质的MOOC资源;最后,根据课程目标及学情优化教学过程。在整体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资源。具体模式分解如下。
通常可以将SPOC 分成3种类型,即独立、同步及异步SPOC。这3种教学模式各有特色,其中异步SPOC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慕课堂有其独有的优越,可以建立授课班级,对授课班级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充分利用慕课堂的线上教学工具进行备课、授课、课堂测评、小组讨论等。
课程的运行一般分为如下4个环节。
(1)学情分析。通过课程测试或者结合学生前期学习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的储备程度、理解与沟通能力等,为教学设计环节做好准备。
(2)教学设计。结合学情分析,在制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线上学习内容与线下授课内容的有效融合;重点与难点内容的有效梳理;课时的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恰当应用;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四有新人”。
(3)教学过程。课前以问题的形式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上利用慕课堂工具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掌握学生自学的不足,针对重点及难点问题通过课堂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
(4)课后活动。为了检测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利用慕课堂工具布置课后练习与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竞赛、会计知识竞赛、校外实践等提升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价值认同、实践技能、专业素养等。
(1)同行评价。充分发挥教研室职能,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和课程组成员议课、评课,聆听不同的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专家评价。及时获取教学总监、督导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重点关注提出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及时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3)学生评价。课堂发放匿名调查问卷,让学生客观地评价学习过程、线上资源的难易程度、视频学习反馈、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等。
(1)持续优化线上资源。适应时代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新的财经法规对陈旧的线上资源进程剔除,补充前沿性的、具有时代发展背景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2)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习惯仍旧以教师的灌输式、题海战术等被动式学习为主,学习习惯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的变化,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的习惯。
(3)研究教学理论、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自我建构的困难与障碍,以及师生间交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在混合式教学中,为教师重构知识结构、确定传授方式、平衡学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遵循知识学习的自洽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为了激活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该课程的“两性一度”,在教学中,以建设校级一流课程为起点,引进中国大学MOOC,开展基于SPOC与慕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其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
在课程建设中引进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已经开展多轮的线上教学,受益师生众多,但是该课程的线上资源存在部分内容缺失,因此课程组成员自行录制了与该内容有关的视频,并将视频、课件、习题集、讨论等内容上传至该课程,并及时完善了习题库及视频库。根据选定的教材对原有的MOOC资源的章节顺序重新进行了梳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提前设置好线上资源,布置学生自学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通过观看视频、研读教材开展自主学习,并且提出问题。在线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慕课堂工具进行前测,掌握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线下教学。通过提问、抢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利用慕课堂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本文按照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将“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学习线索更加清晰,目标达成度更易实现,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整合
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适应会计环境变革的创新型会计人才是学院长足发展的保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是该课程人才培养的特色。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评课委员、学生评教、教研室内部互评、个人自评。主要从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专业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等;个人自评主要是课后反思。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分别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开展,主要从课堂参与程度、线上讨论、小论文的撰写、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价。其中线上学习及测试占平时成绩的50%,学生互评成绩占综合成绩的10%~15%,重点是加强过程性考核。
(1)完善线上资源。包括线上习题库、线上讨论、案例库建设,目前课后拓展阅读资源还不丰富,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督促及章节测试的时间节点发布的不及时,学生平时在讨论区中独立提出问题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2)按照教学情境重构教学内容。传统的“基础会计”的教学理论性太强,基础入门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小组讨论、辨析、案例分析等学习相关知识点;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会计思维、批判性思维、数据思维能力。
(3)建立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一是建立和完善“基础会计”的思政教学案例与视频;二是定期举办有关会计学的理论专题,以研讨和知识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展有关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培训。
(4)深化第二课堂活动。仅仅利用第一课堂开展有关会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不足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企业运作的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专业的实务和理论,因此需要通过第二课堂的开放体系,以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跨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讲座与论坛、深入企业调研、与会计专家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多方位提升学生对会计学科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学会沟通与协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