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教育部 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理解和欣赏部分英语优秀文学作品”列为选择性必修的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之一(教育部 2020)。文学作品是学习语言、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精髓。英语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是英语学习者能够快速习得地道语言、体会西方文化与思想的有效资源,应被广泛应用于英语学习(郝萌 2019)。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教育部 2020)。英语文学原著作品与教材或高考题型的短篇相比,其语言地道,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线索连贯,心理活动描写具体,环境描写到位,语用真实,文化负载重,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绝佳素材。另外,英文原著与《书虫》《黑布林英语》《阳光分级》《黑猫英语》等市面上流行的改写版、缩写版文学作品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善读、乐读、爱读英语原著的氛围,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受到地道英语原著的滋养,开阔阅读视野,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下选取《奇迹男孩》(Wonder)在高一年级实验班开展为期一周的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实践。
《奇迹男孩》由美国作家帕拉西奥(Palacio)所著,讲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奥古斯特(August)在进入普通学校后,如何重拾自信、积极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本书在2012年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已经140多周蝉联《纽约时报》童书排行榜榜首,曾获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童书奖、《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称号、国际阅读协会教师评选最佳图书,名列《时代周刊》评选的100本史上最好的青少年小说及《美国今日》评选的100本畅销小说。
《奇迹男孩》自发行以来就特别受美国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被列入中小学阅读教学大纲。很多教师组织学生共同阅读这本原著,并让他们针对书中的内容讨论关于善良、欺凌、责任、克服挑战及友谊等话题,组织其做各种各样的projects。其官网上发起的关于本原著核心主题的choose kind活动产生了非常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其主人公所患的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或称“下颌骨颜面发育不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这些侧面可以看出,这本原著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那么该书适合我国什么层次的学生阅读呢?根据美国学乐教育集团官网对本书的介绍,《奇迹男孩》的“蓝思值为790L,对美国3—8年级学生适合”(Scholastic 2020)。现在普遍认为适合我国高一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英文文本蓝思值范围为650L—850L,高二、高三学生为750L—950L。由此可以看出,该英文原著在难度、话题和内容上均比较适合我国高中生阅读。考虑到班级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过类似的小说,且语言难度较大,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原著,而是让他们观看由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视频已成为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英语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视频。学生应能够“基于不同情境,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的技能,主动获得文化知识,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善于比较文化异同”(梅德明、王蔷 2020)。通过看视频、图片等可视化材料,可以激起学生对某个话题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背景知识,开阔文化视野。
作为一种常见的视频资源,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以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来说,最好的英文电影莫过于由英文原著改编的电影。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要发生在语境中,而在电影与原著文本的双重语境中,学生可以提升理解与表达意义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根据帕拉西奥的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奇迹男孩》于2017年11月在美国上映。影片内容积极向上,语言轻松、幽默、地道,情节安排紧凑,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观看。在学生观影前,教师设置了电影导入环节。为了制造悬念和“信息差”,教师特意从电影中截取了六幅关于情节发展关键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或预测与图片相关的问题。
第一幅图呈现带着航天员头盔的主人公奥古斯特。针对第一幅图片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guess the movie is about?What happened to the person?Why is he/she wearing an astronaut helmet?What do you think the title Wonder means?”第二幅图呈现奥古斯特一家送他第一天上学的画面。针对第二幅图片提出问题:“Who are they?What’s happening?Where are they heading?”第三幅图呈现普尔曼(Pullman)夫妇望着走向学校的奥古斯特的背影露出复杂的表情。针对第三幅图片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looking at?What do they feel at the moment?What or who are they worried about?”第四幅图呈现一位穿着太空服、戴着太空帽的“宇航员”朝欢呼的人群挥手。针对第四幅图片提出问题:“What is happening?Has an astronaut come to the school?”第五幅图呈现主人公在学校食堂吃午餐的四个不同的画面,从独自吃午餐、与一个小男孩一起吃午餐、与一个小女孩一起吃午餐到与很多同龄人一起吃午餐。针对第五幅图片提出问题:“Can you arrange the four pictures in time order?What happened?What might b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changes?”第六幅图片呈现奥古斯特的父母在学校礼堂很兴奋的样子。针对第六幅图片提出问题:“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looking at?Why are they excited?”
在电影导入环节选取一些展示主要情节线索的图片,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电影的兴趣,让他们带着思考和问题看电影,并在观影后讨论这些问题。这是对整个电影非常好的梳理和回顾。电影选取中英文字幕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教师用了连堂加下课时间让学生完整观影,共1小时50分钟。不间断的观影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故事脉络。在观影完成后,学生对整本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已经有了较好的感知和了解。原著阅读前的观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其对原著的好感度,减少了其阅读原著的畏难情绪,增加了其背景知识储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完整阅读原著时间跨度过长,难以保证效果,教师从原著中挑选了涉及主要情节的八个篇章作为师生共读篇目。原著分别从六个不同的人物视角写作,而电影保留了原著不同视角的叙事风格。在选择共读篇目时,教师考虑到不同的人物叙事视角,选取与整个故事情节发展有重大关系,并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八个篇目,着重选取每个人物视角的开篇,以及整个故事的尾篇,并针对所选篇目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具体见下页表1:
表1:共读篇目及问题设计
这些问题有的是针对文本事实的理解,有的考查学生对整个篇章的概括能力,有的是创意性、开放式的比较个人化的理解,有的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有的是浅层理解,有的是综合概括,有的是批判思维,有的是创意加工。以下为教学片段:
T:How do you understand Mr.Browne’s September precept“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choose kind”?
S1:We should always be kind to others no matter what others people say.
S2:Facts are sometimes cruel,but we should always stay true to our heart and be kind to ourselves and others.
T:I agree.We couldn’t be right all the time,but we could be kind all the time.
在对“选择善良”的主题意义进行探讨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举例说明如何一直选择善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分享彼此的人生价值观,共同感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对心灵的洗礼与对自己价值观的充实和完善。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物分析法(STEAL)(见表2),选取一两个人物进行评价与分析(见下页表3)。
表2:人物分析法
(续表)
表3:信息结构表
在讨论与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前期观看的电影情节与文本中的详细信息归纳、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以下为教学片段:
S1:I think Summer is brave and caring.When she saw that August was eating alone and was unhappy,she went over to eat with August despite what others think of her.
S2:In my opinion,Mr.Tushman is a wise man.He stuck to what was right even when he faced huge pressure from Julie’s parents.
T:Yeah,he is a man of integrity.
S2:Yeah.August is lucky to have met such a good headmaster.I hope to be a person like Mr.Tushman in the future.
学生已掌握的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汇被极大地激活并释放出来,并在饱满的人物形象面前得到更透彻的理解。电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感官刺激与输入,对相关文本的深入解读与讨论,让其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特点,再次梳理电影的重要情节。部分描述人物性格的词汇见表4:
表4:部分描述人物性格的词汇
讨论完人物性格,顺势引出第二个讨论问题:你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是谁,并给出理由。有的学生体会到主人公从不适应学校生活到最后克服重重困难,靠的是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有的学生感受到主人公妈妈的理智和爱以及对奥古斯特的不放弃,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体会到主人公遇到这样的校长和老师是多么幸运,并表示希望以后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学生在思考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时,其实是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因此,设计这个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与文本互动,探讨完人物性格及主题意义后,学生已经准备好进行超越文本有效迁移的创新输出。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如下:你想借英语课前演讲的机会给同学推荐一部最喜欢的电影——《奇迹男孩》,需要写一篇演讲稿,要求150词以上,题目自拟。
此写作任务的作用在于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让学生有效输出。“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进一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也是发展其他要素的重要依托。”(梅德明、王蔷 2020)经过前面几个课时的感知与领悟、讨论与思辨、合作与探究,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语言能力。组织语言的过程其实是思维品质的锻炼过程。从学生的写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不仅说出了自己推荐这部电影的理由,还用原著语言举出相应的例子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对标题意义的理解也很到位,并对这本书和电影所探讨的关于善良、友善、爱与勇气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S1:As what Henry Ward Beecher said,“Greatness lies not in being strong,but in the right using of strength.”In my opinion,it is love and kindness that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normal thing and a great one.Wonder teaches me how to be kind to others and face our world bravely.
S2:I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Wonder.To be kind is hard,but it is harder to lead others to be kind,too.Instead of complaining about our fate,we should be optimistic whenever we can.
S3:I learned that we should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And it is only with one’s heart that one can see clearly.“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
S4:What touches my soul deeply is not how August made friends or got others’respect step by step,but he strength to“carry up the hearts”of people around him,and he will to fight against the unfair truth.That’s what we really need to learn from Wonder.He is a wonder,and everyone of us can be a wonder too as long as we can face difficulties in life bravely as August has done.
当谈到自己学到了什么时,很多学生能够合理地引用共读篇目中的原话,大多引用了布朗(Browne)的原话:“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Choose kind.”(Palacio 2012) 不同国家的人拥有相同的向善、向美的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人对善良的追求是不分国界、不分时代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文化意识的发展。
通过为期一周的英文原著阅读拓展课,学生收获满满,不仅通过读、听、看等输入了主题知识,提高了语言技能,还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在与学生探讨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想法,看到他们能够学以致用,非常有成就感。
共读英文原著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语法。例如,原著中在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时,用了很多虚拟语气,以表明主人公强烈的不满足现状的心情;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在文中大量复现,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用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经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发现了一些语法现象,在情境中理解了何时用这些语法,自然习得了语法知识。知识必须结构化、体系化、情境化,必须通过学生内心的反思和认识过程得以内化和迁移,转化为能力、智慧和创造力。
但是,本次拓展阅读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因为拓展课的性质,未建构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个人自评及小组评价,采用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就更完美了。
适合高中生阅读水平的英文原著有很多,但是让其感兴趣的原著有限,《奇迹男孩》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作品。在看完这部电影和阅读原著节选后,有兴趣的学生会再次观看电影,读完剩下的篇章,由此养成阅读英文原著的习惯。读完整本原著对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操作也有难度。先观看由原著改编的电影,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原著的脉络,增加对原著的好感与熟悉度,让阅读英文原著不那么令人生畏。在学生看完电影后,即使原著语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可以节选关键情节,带领他们进行精读与品鉴,以增强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