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宁 贺苗 李玉凤 王仁媛 杨静 李婉君 林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 胖 率 从1986 年 的0.91% 上 升 至2016 年 的12.6%[1-2]。目前对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指标主要有体重指数、腰围等,但这些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体重指数不适用于肌肉丰富或身材较矮的儿童进行超重/肥胖的判断[3];腰围的测量受呼吸、进食的影响[4];而颈围不受测量工具等各方面的影响,是简便易行的测量指标[5]。研究显示,颈围比体重指数、腰围更能准确地反映儿童超重/肥胖,颈围预测代谢综合征的价值大于腰围[6]。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将颈围作为判断儿童超重/肥胖的新指标[7]。现有关颈围与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8]。关于学龄前儿童颈围的研究,仅检索到国外有1篇采用颈围百分位数评估肥胖的报道[9],尚未见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相关性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以及颈围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10],将乌鲁木齐市区域内幼儿园按照办园水平分为一级幼儿园、二级幼儿园、三级幼儿园三层。依据各层幼儿园数量比例,随机抽取一、二级幼儿园各3所,三级幼儿园4所,将10所幼儿园中所有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3~<7 岁;(2)儿童自愿参与体格测量项目。排除标准:(1)患有某些先天性遗传病、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2)颈部明显畸形、颈部淋巴结肿大、腮腺炎。本研究已获得新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XJYKDXR20220513004),所有儿童的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问卷调查: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此问卷由各班班主任填写。(2)体格测量:测量工具均为RGZ-120 型身高体重秤、玻璃纤维软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者严格按照2013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11]的标准对儿童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颈围测量标准:以颈部最细部位为测量平面,两眼平视前方,自然均匀呼吸,两臂自然下垂,双足并拢(两腿均匀负重),口微张以减少颈部肌肉的紧张,以颈后第7颈椎上缘和前面于喉结下方即颈部最细的部位的围度为颈围。测量单位为厘米(cm),结果精确到0.1。
根据中国2~18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体重指数界值点进行超重/肥胖的诊断[12]。
采用Excel 2019 双人录入数据,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将各年龄阶段的男童、女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做Pearson 相关分析。以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确定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最佳界值,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析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在0.5以上至0.7时有较低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在0.7 以上至0.9 时有一定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在0.9 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13])。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一致性:Kappa值<0 时一致性强度为极差,Kappa值在0~0.20 时一致性强度为微弱,Kappa值在0.21~0.40 时一致性强度为弱,Kappa值在0.41~0.60时一致性强度为中度,Kappa值在0.61~0.80时一致性强度为高度,Kappa值在0.81~1.00时一致性强度为极强[14]。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纳入3 719 名儿童,其中男童1 952 名(52.49%),女童1 767 名(47.51%),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1±0.9)岁。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各年龄阶段男童、女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01);各年龄阶段男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8~0.80,各年龄阶段女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0~0.73。见表1。
以体重指数标准[12]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各年龄阶段超重/肥胖组男童、女童颈围均值均大于非超重/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3。
表2 男童超重/肥胖和非超重/肥胖组颈围的比较 (± s,cm)
组别非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t值P值3.0岁~例数68 35颈围23.5±1.6 26.0±1.4-7.74<0.001 3.5岁~例数132 64颈围24.2±2.3 26.0±1.3-5.77<0.001 4.0岁~例数164 97颈围24.5±1.7 26.4±1.3-9.44<0.001 4.5岁~例数184 114颈围24.1±2.1 26.6±1.1-11.75<0.001 5.0岁~例数253 126颈围24.7±2.0 27.4±1.4-13.23<0.001 5.5岁~例数218 111颈围24.9±1.9 28.4±2.6-13.71<0.001 6.0岁~例数172 114颈围25.1±2.1 28.0±2.0-11.50<0.001 6.5~6.9岁例数68 32颈围25.1±1.5 28.9±2.6-9.11<0.001
以体重指数(按照体重指数标准分为超重/肥胖和非超重肥胖)作为状态变量,颈围为检验变量,进行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阶段男童、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男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最佳界值为24.75~27.25 cm,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最佳界值为23.75~26.25 cm。见表4。
表4 各年龄阶段男童和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ROC曲线分析
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各年龄阶段男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Kappa值为0.41~0.69,各年龄阶段女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Kappa值为0.45~0.62,见表5。
表3 女童超重/肥胖和非超重/肥胖组颈围的比较 (± s,cm)
表3 女童超重/肥胖和非超重/肥胖组颈围的比较 (± s,cm)
组别非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t值P值3.0岁~例数73 39颈围23.9±1.7 26.2±2.5-5.56<0.001 3.5岁~例数141 50颈围23.6±1.5 25.2±1.6-5.95<0.001 4.0岁~例数172 57颈围23.3±2.1 25.8±1.7-8.18<0.001 4.5岁~例数229 74颈围23.8±1.9 26.2±1.8-9.65<0.001 5.0岁~例数217 89颈围23.9±2.0 26.9±1.7-12.60<0.001 5.5岁~例数241 80颈围24.5±1.8 26.9±1.7-10.55<0.001 6.0岁~例数135 63颈围24.4±2.2 27.4±1.9-9.19<0.001 6.5~6.9岁例数73 34颈围24.3±1.8 27.3±2.2-7.54<0.001
表5 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Kappa一致性检验
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超重/肥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如超重/肥胖可引起激素水平异常,影响骨骼发育[15]。超重/肥胖的儿童脂肪组织过多致肌肉组织僵硬,影响运动协调能力[16]。且研究显示,儿童超重/肥胖是睡眠呼吸障碍、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17]。因此,寻找简便易行的超重/肥胖参考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高危儿童,进而为早期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
本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颈围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Atef 等[18]对100 名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颈围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存在明显正相关,且认为颈围是评估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以体重指数标准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超重/肥胖组的颈围均值大于非超重/肥胖组,说明颈围可作为判断超重/肥胖的一个指标。宋晴阳等[19]通过测量1 859 名成人的颈围、体重指数、腰围等6 项肥胖指标,结果显示,不同肥胖判断标准下的肥胖组颈围均值大于正常组。本研究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年龄阶段的男童、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说明颈围判断儿童超重/肥胖具有较好的准确性[20]。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6~6.9 岁儿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曲线下面积(0.856~0.881)稍大于Mucelin 等[21]研究。Mucelin等[21]分析美国南卡罗来纳州6~7 岁儿童颈围对超重/肥胖判断的可行性,研究发现,6~7岁儿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曲线下面积为0.746~0.802。本研究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的Kappa值均大于0.40,说明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儿童超重/肥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2]。
以往研究显示,颈围是反映上半身皮下脂肪的重要指标,可用于判断儿童超重/肥胖[8]。本研究显示,男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最佳界值为24.75~27.25 cm,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最佳界值为23.75~26.25 cm,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提示颈围可以作为筛查儿童超重/肥胖的较好指标,这为判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提供新思路,继而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近期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可导致血脂、血压等异常,考虑颈围可作为超重/肥胖儿童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预警指标[23],建议未来可研究与颈围相关的更多指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男童和女童的颈围均能较好地判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样本量不够大,且研究对象局限于乌鲁木齐地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和地域,纳入更具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完善判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最佳颈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