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

2022-09-08 07:05董强峰
名家名作 2022年14期
关键词:釉瓷陶器彩绘

董强峰

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是同一个单词。我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就成功制造出多种颜色和造型的陶器,这些陶器的原料、制造工艺、烧成温度,均达到较高的水平。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原始瓷器面世,发展至东汉、魏晋时期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实现了陶器向瓷器的过渡,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陶器和瓷器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艺的进步,以下探讨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的发展过程,从中体会陶瓷生产的巨大成就。

一、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的概述

(一)古代陶器

陶器是用陶土或黏土捏型后烧制而成的,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简单粗糙的陶器,它是古代人民的一种生活用品,目前多作为工艺品收藏。考古学家在广西桂林的甑皮岩、庙岩、大岩遗址,先后发现了距今万年以上的陶器,证实桂林是我国陶器的起源地之一。其中,甑皮岩遗址一期发掘的成型陶器只有1件,称为“甑皮岩首期陶”。它距今约12000年,因烧成温度低,导致胎质疏松、遇水易解离,并没有完全陶化。

从制陶技术看,公元前5500—前4900年的裴李岗文化陶器,多是泥质或夹砂红陶,有少量灰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其中三足钵、双耳壶是代表器物。公元前5400—前5100年的磁山文化陶器,在泥条盘筑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捏塑法,陶质以夹砂为主,出现了更多颜色和器型。公元前5200—前4800年的大地湾文化陶器,以夹细砂红陶为主,部分器物外红里黑或两面红、中间黑,造型更加独特。此后的文化遗址、商周至秦汉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包括彩陶、白陶、印纹陶等,标志着陶器生产工艺的成熟。

(二)古代瓷器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我国瓷器脱胎于陶器,是在烧制白陶器、印纹硬陶器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瓷器烧制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原料使用瓷石、瓷土或高岭土;第二,烧成温度达到1200℃及以上;第三,表面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与陶器相比,瓷器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方便清洗、经久耐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生产工艺看,我国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年前。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公元25—220年的东汉时期,透过青釉水波纹四系罐,可以看到瓷器烧造工艺初期的场景。进入唐代,瓷器生产技术和艺术均高度成熟。宋代,整个瓷器生产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多个著名的瓷窑,如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明清时期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制坯、装饰、施釉、烧成等工艺环节均有创新。清朝在釉下彩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前者代表有粉彩、珐琅彩;后者代表有斗彩、青花五彩。

(三) 陶器向瓷器转变

我国古代陶器向瓷器转变是一个必然过程。先从经济角度看,伴随着农业快速发展,人们储存粮食和水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瓷器相比于陶器不仅更加美观,而且实用性更强,因此得到人们的青睐。再从科技角度看,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而来,对原料、塑型、烧制均提出更高要求,正是由于烧造工艺的不断提高,为瓷器的大量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突破

(一)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可通过五个里程碑加以概括,时间节点分别是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汉晋时代、隋唐时代、宋至清代。

1.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的陶器碎片,是我国最早的陶器。这些陶器比较粗糙,烧成温度不高。可以想象,远古先民单纯依靠水与火,使用泥土制成陶器,虽然工艺简单,但是一种伟大的创造。随后在磁山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工艺水平明显提高。

2. 商周时代:印纹硬陶和原始瓷

早期陶器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商周时代出现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此时陶瓷原料使用的黏土,其中FeO含量<3%,SiO含量>70%;烧成温度方面,从900℃提高至1200℃,300℃的温差,是高温技术的一个突破。另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釉,釉的运用为原始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汉晋时代:青釉瓷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到东汉时期,原始瓷生产工艺不断成熟,上虞越窑首先完成了生产陶器向生产瓷器的转变,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瓷器的国家。为了保证瓷器生产质量,此时使用的原料以瓷石为主,FeO含量<1%。但是,釉中含有少量的FeO、TiO,而且在弱还原条件下烧制,导致瓷釉呈黄灰色、青黄色,因此被称为青釉瓷。这一时期,瓷器的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至1300℃,部分瓷器的吸水率不足0.3%,强度明显提高,已经接近现代瓷器的标准。

4.隋唐时代:白釉瓷

进入隋唐时代,白釉瓷在我国北方出现,标志着我国瓷器生产工艺的进步。从本质上来看,白釉瓷与青釉瓷的主要区别是进一步降低了FeO的含量,调整了胎釉的着色效果。白釉瓷出现后,我国出现了青釉瓷、白釉瓷两大体系,不同地区的磁窑在竞争过程中,推动了工艺技术的不断突破。

以定窑、邢窑、巩窑为例,生产白釉瓷的过程中,使用原料是高岭土,加入适量的钾长石、石英石,优化了瓷胎的化学结构。瓷釉工艺中,助溶剂从CaO转变为KO、MgO,进而出现了碱钙釉、钙碱釉、钙镁碱釉。这一时期白釉瓷的胎釉中,FeO与TiO含量仅有0.5%。烧成温度方面,一般在1300℃—1350℃之间;炉窑采用大燃室+小窑室+双烟囱模式,利用木材产生的热量,保证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高温。另外,匣钵装烧是一项技术创新,邢窑在唐代初期采用该工艺,优化了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瓷器的生产质量。

5.宋至清代:多色釉瓷和彩绘瓷

不论是宋朝五大名窑,还是建窑、龙泉窑、长沙窑,抑或是后起之秀景德镇窑,它们均是以多色釉瓷、彩绘瓷闻名中外。例如:明末清初的青花及釉里红,明成化年间的斗彩,清三代的珐琅彩等。明代彩瓷在烧制时,使用含铁、铜、钴的氧化物作彩料,在白瓷胎上施以各色图案,再经低温烧制而成。明清时期的彩绘瓷,以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为代表,使用含CoO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之后又出现了青花五彩、哥釉青花、青花红彩等衍生品种,促使我国陶瓷生产工艺达到历史高峰。

(二)古代陶瓷工艺的技术突破

纵观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新产物始终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其中三大技术突破至关重要:一是原料选择精制,二是窑炉构造改进,三是釉的出现、发展。

1. 原料选择精制

古代陶器的生产原料就地取材,在长时间的塑型、烧制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原料的选择与精制。第一,从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选择适宜塑型、结构稳定的土壤。第二,土壤原料选定后,通过粉碎、淘选的方式,将其中的杂质去除。第三,进一步降低原料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原料选择精制体现在北方,是从易熔黏土转变为高岭土+长石;体现在南方,是从易熔黏土转变为瓷石+高岭土。

2. 窑炉构造改进

窑炉构造的改进,是为了提高烧成温度。如下表1,可见从陶器向瓷器的转变,生产过程中的烧成温度不断增高。磁窑从最初的无窑堆烧,然后改进为挖地建穴窑,再改进为带有烟囱的室形窑,为瓷器的高温烧制提供了条件。

表1 陶器与瓷器的烧成温度统计表

3. 釉的出现与发展

陶瓷生产过程中,釉的出现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孕育阶段:时间是商朝之前,陶器上出现了陶衣、泥釉;第二,形成阶段:时间是商周时期,原始瓷釉初步形成;第三,成熟阶段:时间是汉到五代,此时釉得到推广,在多个磁窑中得到应用与发展;第四,提高阶段:时间是宋到清代,出现了结晶釉、分相釉等新工艺。

三、陶瓷高温釉下彩绘工艺的创新发展

高温釉下的彩绘工艺,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我们以高温釉下的彩绘工艺为例,管窥陶瓷生产工艺的创新发展。

在图2中,同时给出了高斯拟合曲线。高斯拟合是利用Origin软件进行拟合,拟合光谱线型满足下列关系式:

(一)胎釉成分转变

北宋之后,南方青瓷系开始改变釉料配方。例如越窑的青瓷釉,Ca含量约18%—20%,Mg含量约为3%,K含量约为1%。根据这三个元素的含量比例,青瓷釉料主要使用凤尾草、茶花树的草木灰。到了南宋时期,Ca、Mg含量明显降低,K含量明显增高,耀州窑生产的青瓷釉中,这三个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0%、1%、5%,釉料主要使用瓷石中的釉果石。

但是,使用釉果石作为釉料,烧制时完全熔融液化,釉液无法积聚,甚至出现流釉的问题。降低温度虽然能解决这一问题,但釉层缺乏层次、影响美观度。为此,加入瓷石长石,提高Na、K元素的含量,既降低了瓷釉的流动性,又提高了烧成温度,且冷却过程中冷却速率可控,釉层更厚、更丰富,艺术表现更加多样化。以汝窑、钧窑瓷釉为例,采用析晶乳浊釉,P含量较高,降低了釉层的透光度,呈现出蓝中泛白的天青色。

(二)白地黑花

白地黑花是磁州窑的经典装饰,分为白地剃黑花、白地绘黑花两种工艺,虽然技术方法不同,但艺术表现相近。为了提高烧制成功率,工匠使用化妆土作为原料,在颜料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实现了釉下不晕散、釉层不剥落的目标。如下表2,列举了化妆土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

表2 磁州窑化妆土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 (单位:%)

在磁州窑第一、第二期出土的文物中,还有白地褐彩、白地红绿彩等工艺,原理是使用Fe、Cu两种元素呈色的模糊釉上彩。在长时间的制作过程中,工匠认识到原工艺的缺点,创造性地使用多色化妆土、化妆土剃花,实现了釉下彩绘的精细烧制,并最终衍生出釉下黑色彩绘技术。

(三)青花传承

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闻名中外,其制瓷配方是在青白瓷配方的基础上,对呈色元素进行改进,并在烧制中取消了还原过程。尽管青花瓷胎中的Al含量不断提升,但成品并没有出现物理性质问题,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景德镇青花瓷生产工艺,是在磁州窑、吉州窑彩绘基础上不断传承、改进,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后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例如:早期元青花的彩绘呈色偏浅偏淡,甚至有晕散痕迹;正型青花的颜色更加稳定,晕散明显减弱。

(四)工艺引领审美改变

以青花瓷为代表的瓷器,其生产工艺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对瓷器的审美。参考《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对宋、元、明三代全国各地出土的瓷器进行汇总,并按照是否彩绘进行整理,见表3。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绘瓷器的数量明显增多,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彩绘瓷器更为喜欢。

表3 宋、元、明三代全国各地出土的瓷器统计表

人们对瓷器的审美改变,离不开生产工艺的进步,以及当时政府的推动。第一,工艺层面。得益于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往来频繁,磁州窑在成熟的釉下彩制作技术上,演化出更为精美的元青花瓷,并被景德镇磁窑进一步优化改进。第二,政府层面。掌权者本人偏爱彩绘瓷,要求工匠制作彩绘瓷,这种审美文化自上而下最终席卷全国。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陶器与瓷器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反映出古人的聪明智慧。本文以五个里程碑、三大技术突破为主线,介绍了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过程。具体到高温釉下彩绘工艺上,从胎釉成分转变开始,到白地黑花、青花传承,最终引领人们审美的改变。希望通过本文,为陶瓷工艺研究提供借鉴,推动陶瓷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釉瓷陶器彩绘
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方法分析
黑釉瓷的当代创作与烧成实践
黑釉瓷的工艺研究
黑釉瓷的审美与文化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快门风景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彩绘生活
不完美的独特
彩绘是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