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基础系,北京 东城 10002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自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以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对成人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建立学生自信、正确认知自我和应对生活工作压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理想的必然需求,是学生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1]。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是信息时代的热门专业,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科特点和成人高等教育特点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是该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智育两张皮的情况。随着纲要的出台,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进入新的阶段。但是,由于社会关注度相对较少、办学师资和资源有限、教师和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不够、成人学生生源复杂和思想成熟等原因,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分析发现,截至2021年11月30日,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的文献共有2.7万篇,其中关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文献近2.1万篇,但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文献却只有19篇。笔者还发现,以“计算机课程思政”为关键词的文献有476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某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个例研究、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建设研究,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的相关研究只有14篇。
上述分析表明,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严重不足,仍需不断探索。
纲要指出,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纲要也指出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建设的全过程,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要深入到全部教学要素中。所以,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应尊重和遵循成人高等教育及计算机专业特点,从课程思政角度变革全部教学要素,进行系统的、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调整师生思想和关系,扫清课程思政障碍;融合通用素养、学科素养与职业素养来重新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多角度、多维度、多形式地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和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优选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多维度开展过程性的、以学生获得感为主的立体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其知行合一[2],达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下面从5个方面重点阐述全教学要素变革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课程思政是关于人的思想的教育,师生都是参与者,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开展,与授课师生的已有思想有密切关系。很多教师自身思政意识薄弱,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3]。教师应该既有教书的能力,又有育人的意识,从自身开始开展思政教育,比如深刻领会课程思政要求,抓住内涵,学习政治领域重要思想和核心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政知识,提高思政水平。课程思政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思想开展,这需要先了解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关切学生的真正需求。成人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误解和抵触,应该让学生明确并接受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另外,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思政教育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成人高等教育中师生身份多重、关系复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特殊性,敬畏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学生也要摆正心态、调整位置,尊师重道,师生间要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保障课程思政顺利推进。
关于成人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标准,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每一个国人都需要学习、领会和践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学生终生需要修炼和培养的素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人员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工作和事业的基础,也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学科的培养角度看,学科素养也是学生的重要培养标准,比如计算机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是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内化的带有学科特性的品质。上述这些标准较全面地概括了成人学生需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是需要长期和多渠道培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想要培养全面的人[4],就要改变培养视角,从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素养角度出发,综合上面的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以学科素养和职业素养为重点,针对学情,在其中挑选出最切合专业、最需要培植、最能塑造品德的内容,形成适合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
依据此策略,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可以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情怀。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明白为谁培养人。成人学生是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明白自己是“谁”;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具有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收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同时,要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发展及国际地位,了解国际形式,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第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科技类工作,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用科技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生应具有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严谨的求知态度、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独立思考,逻辑清晰,运用计算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大胆尝试、勇于探究和实践创新;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勤于反思,善于总结。
第三,专业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素养。科技对社会的贡献具有两面性,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伦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和迫切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自觉、有效地获取、鉴别、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养成文档保存等科学职业规范;形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第四,人文素养。科技并不仅仅是知识,其中还蕴含着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幸福健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要让学生从中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健全人格;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根据思政教学目标、从学科特点出发,同时结合成人学生兴趣,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涵盖人文、技能、政治等多个维度,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要重点关注学科发展、专业与行业发展、专业现状和前沿等内容。具体如表1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资源举例[5]。
表1 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资源举例
主要分类人文素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思政元素自信自爱、坚韧乐观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模块化思想、积少成多思政资源挖掘举例毛遂自荐;自我介绍,尤其是优点介绍;作品展示分享……沈从文人生定位;李开复人生规划;课程目标、综合任务架构规划;毕业生人生、事业有成的案例;性格分析游戏;分享人生规划;面对困难分而治之、逐个击破的案例;未来科技发展及岗位需求……
课程思政元素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搜集积累,如上海各高校“中国系列”综合素养课程、学习强国APP等,也可以自制,但无论是哪种来源,教师都要注意对内容正确性、政治性等的把控。同一个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找到不同的资源来阐述,比如关于团队协作,可以用我国原子弹攻关团队为例,也可以用蛟龙号团队的例子。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对选取资源有直接的影响,要“因课制宜”,选取最合适的资源。同一个资源又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原子弹攻关团队协作这个资源,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不同形式进行展示,同样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趣的呈现方式,避免枯燥。
课程思政不是机械、生硬地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而是把思政元素隐性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使其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他们通常排斥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思政教育,这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难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是突破这个难点的有效策略。
第一,以思政内容为主题构建驱动任务,改革任务驱动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多数注重实操,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使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任务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优势。成人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建构习得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适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是整个教学的灵魂和主线,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准确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课程思政中,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感兴趣的或与其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驱动任务,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驱动任务中,使学生沉浸式地接受思政教育,才能有效化解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顺利开展思政教育。比如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选择编写关于党史重大事件介绍的小游戏程序,网站建设课程可以建设关于中国科技的网站或者党史介绍的网站,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制作长征主题网站及其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课程可以设计制作红色教育网站的数据库,图像处理课程可以选择制作关于职业道德的宣传页等等……。
驱动任务可以是一个综合任务,也可以是许多独立的小任务。独立的小任务之间互相不影响,比较适合知识点零散的课程,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任务更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适合知识系统化的课程,比如网络程序设计。综合任务在设计时,建议结合知识点的学习进度及先后逻辑顺序,把综合任务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小任务,逐步完成,比如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中,以开发长征主题网站及管理系统为综合任务,可以根据底层知识的逻辑,将综合任务拆解为制作管理系统登陆页面、展示页面、添加页面、删除页面、修改页面等多个小任务,循序渐进地逐个击破。
第二,多平台助力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沉浸式课程思政。
对自学能力较弱的成人学生而言,在有限的面授时间内完成任务驱动教学的探究学习和实操,难度较大。混合式教学将移动学习、网络学习与传统面授课堂学习相结合,可以满足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者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为成人学生提供便捷、个性化的学习途径,才能真正有效落实课程思政。
目前,有非常多优秀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教师可以借助它们建立课程“大本营”,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面授学习、拓展学习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课程作业、问卷调查等学习评价,以及学生学习行为跟踪和数据统计,学生可通过电脑端或移动端登录这些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环节,在教学平台选择匹配的功能或形式开展教学。比如:3阶段式教学策略。课前阶段,教师将任务所需知识、“课程思政”的相关资源上传到线上平台,学生随时、随地完成线上学习和评价,并可进行反复查看和复习,为任务驱动实操做好准备;课中阶段,在任务实操时,教师利用平台设置任务驱动的实践要求和环节,开展任务驱动的流程控制,利用平台的在线测试功能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课后阶段,使用平台中的作业、试题库、讨论区等功能开展课程复习、拓展及教学评价,其中,应特别关注收集学生的思政反思,以便对思政教育的效果做评价。
课程思政不应只局限于在线上学习平台和课堂教学中开展。当前,移动设备和无限网络的普及催生了信息的碎片化和娱乐化,大量自媒体平台应运而生,深受喜爱,学生对其的依赖也不可小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思政教育碎片化、娱乐化,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随时随地传递、分享和讨论思政内容,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尤其发觉和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工作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动态进行及时引导,使课程思政教育日常化、沉浸式,真正做到润物无声[6]。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对照课程思政的目标、遵循学科特点进行,并且以过程性、多维度、注重学生获得感作为主要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是学生思想、行为及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学评价应以过程性为主,关注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如课堂学习中加强对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性等素养的观察,进行及时评价反馈。
第二,课程思政的评价涉及主观思想和行为的内容较多,某个人的评价带有主观色彩,所以需要通过多维度评价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将教师评价、组员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力争对学生做出更客观、立体、全面、有效的评价,真实反馈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获得感作为主要的检验标准[7]。评价形式要打破试卷考察的局限,可采取以学生表达、交流、总结为主的方式进行,如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课堂互动表现、线上交流、情境模拟、学习反思等,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形式,都要结合学生的习惯和特点,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或引起学生反感。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纲要指出要将其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笔者认为也要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准线,渗透到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全部教学要素中。同时,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成人高等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除了上述探讨的教学改革策略,应继续深入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进行系统化、长期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