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以“水循环”为例

2022-09-07 13:26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10008李敏毛旭锋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3期
关键词:水循环课堂教学课堂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10008)李敏 毛旭锋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10008)魏晓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强调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应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地理知识,具备地理关键能力和地理思维。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前自主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内化、升华的教学形式。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自主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一系列项目任务,最后展示项目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应在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利用互联网技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一、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中教师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翻转课堂通过颠倒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授课、学生吸收内化知识的顺序,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美国罗伯特教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建立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项目式学习中项目确立的基础是课程标准、学生学情、学习内容,学者侯肖据此建立了确立项目模型。笔者在两大模型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中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图(见图1、图2)。

图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中教师教学活动过程图

图2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图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水循环”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①能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提高地理实践力。③通过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流程(见图3)

图3 “水循环”教学流程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

将微课视频、PPT 课件、导学案等相关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并提供西宁市湿地公园分布图、全球水资源分布图等资料。

教师明确本次课教学目标是“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运动,影响水循环的因素以及水循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成三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课前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每个小组由一名小组长进行任务分配,一名记录员将大家的建议等记录下来,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2.课堂教学过程

项目一:实地考察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根据所学知识,思考湟水湿地的水从何处来,去往何处。

【课程导入】让学生观看三江源地区、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宣传片,使学生观察、了解三江源地区和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对陆地水体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

【提出问题】以三江源地区、湟水湿地水体的运动为基础,设计问题链(见表1),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表1 项目一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解决问题】每个小组根据组长的任务分配,共同解答以上五个问题。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汇报。各问题难度不一,简单的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得到答案,而有难度的问题则需要结合微课视频或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解决。

【汇报小结】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可结合PPT 展示,也可采取口头加黑板展示的形式。汇报过程中,小组成员以及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以质疑。

【项目小结】学生通过问题探讨,明白了:

水体补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湖泊水、地下水、河流水三者间是根据相对水位进行补给的。三江源地区因有冰川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水循环的环节: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循环运动的。水循环主要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能和水的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其中,太阳能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因为太阳能可使水发生三态变化。

项目二:建立西宁市水循环模型,并尝试画出全球水循环示意图。

【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的重点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各小组根据教材图片、教师提供的模型制作视频以及实际条件,利用身边可获得的材料,制作简单明了的西宁市水循环模型。

【制作材料】泡沫板、不同颜色的卡纸、牙签、手工剪、彩笔、胶水(或双面胶)、塑料绿植、大块橡皮泥。

【方法步骤】

(1)将厚度适中的泡沫板分为三层,作为地球表面。

(2)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山体,用牙签作支撑,插入泡沫板内。

(3)根据教材选择不同颜色的卡纸铺成河流的形状,用手工剪剪出太阳和箭头,做出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下渗、降雨、地表径流等的标志。

(4)将塑料绿植利用牙签固定在泡沫板上作为森林。

(5)根据教材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利用彩笔进行完善。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按照顺序分别上台展示自己小组做的模型,并进行介绍。其他小组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小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西宁市水循环模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项目三:考察西宁市北川河、宁湖、火烧沟湿地公园,思考水循环过程有什么地理意义,带给人类怎样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

【调查报告】西宁市北川河等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周围景观、地表形态以及水污染情况。

【报告展示】各小组互相协调,考察不同的湿地公园,最后展示本组调查结果以及通过调查总结的水循环给周围居民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项目小结】学生通过亲自调查和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总结归纳出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作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缓解不同维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以及水循环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方面,如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方面)。

3.课后总结

学生对自己本次项目学习进行总结反思,及时解决疑问,并理解和掌握教师补充的知识内容,最后完成补充任务清单和自我检测表。教师就学生本次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表扬,对知识点进行补充,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方面,最后针对学生本次学习的不足,将相关知识充实到课件内,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反思

(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前自学到小组完成项目,再到课堂分享项目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和组员、教师进行交流,都是由自己独立完成资料搜集、视频学习、思索探讨,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律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需要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因此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组员密切合作、共同进步,每个人的长处都得到了有效发挥,能够鼓励一些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激发其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这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项目成果的展示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赞扬也会给予他们极大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于地理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也能够实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该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还要求学生在课下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充足的精力。同时,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制作高水准的课前视频,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项目中的突发状况,因此非但没有弱化教师的地位,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水循环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水循环”教学设计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