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冬艳, 覃海琳, 雷丽燕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 胃肠肝胆疝乳腺外科,广西 柳州,545100)
结直肠癌是源于大肠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早中期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当,则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也会引起诸多的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3]。全程优质护理为新兴的干预模式,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等优势,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术后尽快恢复[4]。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 ① 符合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5];② 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 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③ 智力、认知水平或语言功能存在异常;⑤ 有胃部手术史。按护理方法不同将纳入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至患者出院。术前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使其知晓结直肠癌手术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术中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展开操作,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协助医师处理突发事件。术后遵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和进行适当康复锻炼。出院时向患者交代院外注意事项,叮嘱其定期复诊。
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护理至患者出院。① 术前护理: 责任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依据其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疾病认知水平,灵活采用口头宣教、专科视频播放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以使其更为充分、全面和客观地了解疾病。主动与患者交流,实时掌握其心理情绪变化,鼓励其说出内心想法、困惑,予以其针对性的疏导,并借助成功治疗的案例进行正性引导,缓解其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②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且正确的手术体位,并提前调控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将输注液、冲洗液等提早放置于恒温箱加温。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确、灵活、敏捷地递送手术器械和物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手术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完成。③ 术后护理: 麻醉复苏阶段,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以防发生坠床等不良事件,同时注意引流管、留置针等的管理,避免出现脱管等意外情况。当患者意识恢复后,将其送回病房,协助其取平卧位(保持6 h)并将其头偏向一侧,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告知医师。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进行镇痛干预,首选转移注意力、按摩等非镇痛药物干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若效果不佳或无效,则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术后禁食期结束,指导患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若无麻痹性肠梗阻等相关情况,则先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而后逐步向普通膳食过渡。在充分止痛的前提下,指导患者尽早开展如翻身、半卧和下床等活动。患者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结合身体状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
① 并发症发生率: 计算患者的并发症(感染、尿潴留和肠粘连)发生率。② 术后恢复情况: 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③ 免疫功能: 于干预前、干预1周和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CD4+、 CD8+水平,并计算CD4+/CD8+。④ 生活质量: 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 QLQ-C30包括整体生活状况、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和单测项目,将各部分的满分均换算为100分。生活质量与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评分呈正相关,与症状领域、单一项目评分呈负相关。
观察组感染、尿潴留和肠粘连的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1周后,2组的CD4+、 CD4+/CD8+均低于干预前,CD8+均高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2组的CD4+、 CD4+/CD8+均高于干预1周后,CD8+均低于干预1周后;观察组在干预1周和2周后的CD4+、 CD4+/CD8+均高于同期对照组,CD8+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CD4+、 CD8+、 CD4+/CD8+比较
2组于干预2周后的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2组于干预2周后的症状领域、单一项目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在干预2周后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表5 2组QLQ-C30评分比较分)
结直肠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该病主要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存在一定的关系[7]。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患病群体出现年轻化。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于早中期患者而言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8]。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预后转归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密切相关,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感染、尿潴留和肠粘连)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全程优质护理于围手术期采用了一系列优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规避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减轻生理反应,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均<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恢复。分析原因为,全程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地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加速各器官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在干预1周和2周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可减轻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原因为,手术应激、操作等均有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如术后个体化的镇痛、饮食和运动等护理措施均可加快免疫功能的恢复。赵常吉[10]指出,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症状领域、单一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全程优质护理依据患者需求为其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并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服务,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同时可改善预后,进而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尽早恢复,提高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