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 伟
前两天,晚上陪孩子听绘本音频的时候,听到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小熊跟熊爸爸夜晚走在路上,小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对爸爸说:“爸爸,我害怕。你瞧,有一个人总是跟着我。”熊爸爸告诉小熊:“爸爸也害怕。”
没错,熊爸爸的回答跟我们心中预设的答案有些出入,他既没有在儿子面前表现出“超人爸爸”的人设,也没有一本正经地给小熊讲道理:“这是你自己的影子,没什么好害怕的。”我们该怎么认识熊爸爸的回答?是“示弱”吗?明明并不害怕,却装作很害怕的样子?我觉得不是,熊爸爸可能在小熊这么大的时候,也被这个一直跟随自己的黑影子吓到过,他所说的“害怕”并不是附和,而是“共情”。
这学期结束了,我这一届高三的孩子们也毕业了。高考结束后的一天,一个孩子给我发来了一条长长的消息,其中陈述了他对数学的畏惧、对高考运气的感激、对我的赞许,还有一条对我的“建议”。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老师,您的人生可能比较顺利,所以您说出来的话总是很美好。但是如果真的有人考差了的话,那种感觉是学习成绩好的人体会不到的,所以老师,下次您再讲这些话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调整。”孩子说得很委婉,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些话是一个对数学又爱又怕的学生酝酿了许久、鼓足了勇气才说出来的“肺腑之言”。
我回忆了一下那些让孩子们“不舒服”的场景。这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是不错的,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要求大家去正视问题,去分析错误,去认真了解失误的原因,看淡结果,珍视过程。我鼓励大家,没有学不好的数学,只有不好好学的学生,尽全力去努力,无论结果怎样,不后悔就行了。这些说法没毛病啊!没有苛责,没有埋怨,理念很先进,三观很正确啊!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也曾经是一名高中生,语文、英语是强项,物理、生物是短板,数学、化学一般般。那个时候的我,面对特别出色的英语成绩时,内心充满了骄傲,如果我的英语老师告诉我,“结果不重要,分析失误才重要”,我想我会有一点失落。我在物理上努力了很久,题做了不少,套路背了一套一套,我满怀进步的渴望和提分的自信走进考场,结果考得一团糟,我的物理老师却告诉我,“没关系,努力了就行,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考不好不要紧,继续努力一定能考好”。我想,我应该会有种难以言说的痛苦:老师越是说没关系,我越觉得对不起;老师越说继续努力,我越觉得努力没有意义。
现在回头想想,当我努力了许久,满怀期待又失望而归时,如果我的老师能和我一样表示失望,他如果能告诉我:“真是让人很泄气,还以为这次会考好,没想到考得一点也不行。”我想我应该会跟他一起抱头痛哭,然后向他吐槽。宣泄完后,从头再来。如果我在原本不够擅长的科目上考了个破天荒的好成绩,我的老师比我还高兴,但是又跟我说:“我心里觉得挺不踏实的,万一下次又没考好怎么办?”我想我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会更努力,努力不让成绩掉下去。
“高级”的教育,一定要共情。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撑了一把伞,就蹲在角落里,每天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如果让我们来治疗他,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能会对他说:“你不是蘑菇啊,赶紧起来吧。”我们可能把这话说上百遍千遍,甚至拽他起来,这个病人必定还是无动于衷,一动不动地做自己的蘑菇。真正的心理医生是这样做的:他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蹲了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了一会儿。病人不解地问:“你是一只蘑菇,你怎么能动呢?”医生说:“蘑菇也可以动啊。”病人说:“哦,原来蘑菇也可以动。”所以他就跟着动。然后医生开始吃饭,病人就问:“你怎么可以吃饭啊?”医生回答:“蘑菇不吃饭怎么长大?”病人觉得对,也开始吃饭。几周之后,这个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共情其实不难,只不过是在别人遇到困顿时,蹲下身来,陪他做一只“蘑菇”。而他,必然也有让自己生活重新快乐起来的能力。
学会共情,才能触摸到别人心底的柔软,才能用自己的善良,真正对他人提供帮助。
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我们如果试图和学生形成情绪的连接,就一定要学会共情。共情不是同情,也不是比惨,更不是放任自流或者一味提建议。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共情是如此重要。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赢得别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别人愉快地相处。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即共情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他指出,共情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别人的情绪是进入其内心世界的钥匙。
愿我们都能够经常反问自己:我对孩子是否有不带评判的尊重?我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是否在心底承认我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共情之前,我是否已擦亮我心灵的镜子?希望我们都能有共情的能力,拥有育人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