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刘玲玲
小学写作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困扰。反思一下不难发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略“整合”的重要性,比如忽略了整合教材单元的写作要素、忽略了整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整合”中强化作文训练呢?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都是相互联系或是一致的。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要素是“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个单元的几篇阅读文章,分别是关于人物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还有《刷子李》,这几篇文章的阅读要素是“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比,能清晰地看出,单元的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单元的核心是“人物描写方法”。教师要注重整合单元要素,找到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的相同之处,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写作中运用。
整合完单元的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教师要通过实际操作强化作文实践。《摔跤》节选自儿童文学家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小兵张嘎》被拍成了电视剧,教师可以选电视剧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比较认真。看完电视剧片段,学生会对小兵张嘎这一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小兵张嘎的性格特征。《摔跤》主要描写的是小兵张嘎和小胖墩摔跤的场面,阅读完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张嘎为什么会和小胖墩摔跤?他们是在玩耍还是闹矛盾了?”通过共同探讨可以知道:“小胖墩看上了张嘎的木头枪,想用自己的鞭炮和他交换,但张嘎不同意,因为这把木头枪是八路军送给他的礼物,他视之为宝贝。而且张嘎能缴获日本翻译官的真枪,也多亏了这把木头枪。”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张嘎的性格特征,写作的时候让学生回顾《摔跤》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张嘎这一人物形象的,并且提醒学生,在描写人物特征的时候,不能贪多,要抓住某个突出特征并写具体,再慢慢地延伸。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写作练习,保证学生熟能生巧,真正掌握写作技巧。与此同时,大量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写作信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若不能提升阅读能力,那么写作能力即使可以提升,也只是暂时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安排大量的写作训练外,阅读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文章,然后将在阅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和掌握的写作技巧用在写作中,使阅读和写作高度融合,以获得理想的写作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阅读和写作联系紧密,教师要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整合二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学会统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匆匆》是抒情散文,主要围绕“匆匆”二字,将时间流逝的踪迹细腻地展示出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内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当众朗读,让其他学生点评,该学生是否读出了时间的“匆匆”、是否读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惋惜。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胆量,另一方面学生可学会聆听和评价。然后,教师范读,由学生评价,总结教师读的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老师不是全能的,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到最好,所以,你们一定要大胆地提出老师在朗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我们一起改进。”这样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最后,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阅读的重点并掌握了阅读的技巧。经过一系列的阅读训练后,让学生自主写作,用自己的语言将时间的“匆匆”表现出来,还要传达内心的情感。有的学生写道:“春天来了又走了,夏天来了又走了,秋天来了又走了,冬天来了又走了……对于我而言,这一年四季仿佛只间隔了一首歌的时间,因为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所以我的‘春夏秋冬’也是短暂的。”这位学生的语言虽然质朴,却表现了时间的“匆匆”,和《匆匆》一文不同的是,这位学生在面对时光流逝时,内心是愉悦的。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切忌口头说教,而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安排写作活动。小学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地坐在那里认真听讲,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逐渐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逐渐爱上写作。在活动中,学生更加放得开,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思想上,都会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状态,进而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学生只有都喜欢上写作,彼此之间才能相互影响,共同努力,从而让写作教学变得越来越高效。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扎实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设计和整合,取其中好的部分,摒弃不合适的部分。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哪些活动呢?比如,猜成语比赛。首先,教师要提前想好一个成语,然后一步一步地出示与成语有关的关键词或与其相关联的事物,让学生猜成语是什么。教师可以在心里拟定一个早在二年级上册就已经学过的成语——狐假虎威,先出示提示词:两个动物。这个提示的范围很广,可以顺利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小狗、小猫、老虎、骆驼……”接着,教师继续提示:“森林之王。”根据这个关键词,学生能锁定“老虎”。又提出关键词——“狡猾”,学生立刻想到了狐狸。最终,学生根据“老虎”和“狐狸”这两个关键词猜到了成语,那就是“狐假虎威”。然后,教师让学生把这个活动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一篇作文。
每个单元都有一篇需要学生精读的文章,在精读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很多写作技巧与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精读文后面的练习题,这对学生的写作练习具有辅助作用。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小真的长头发》,课后题是:“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和同学交流,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这个课后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每个单元需要学生精读的课文,然后再结合精读课文后的练习题强化写作练习,这样的训练才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加显著的效果。
《金色的草地》也是需要学生精读的课文,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片段指导学生写作。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在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总结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轻松地就回答是“金色和绿色的”。接着,教师顺势让学生看课后的第二题,想一想蒲公英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在这里,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然后得出答案并在班级内分享和交流。小组讨论后,教师问:“蒲公英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而作者又是怎么发现蒲公英的变化的?”小组找到了答案:“早上和晚上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所以这两个时间段,是绿色的;而在中午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打开了,便成了黄色。”“作者之所以能发现蒲公英的颜色发生变化,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并且观察了很长时间。”最后,教师总结:“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并根据早、中、晚的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了蒲公英颜色的变化。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时还需要有耐心,如此才能观察得更加准确。”接着,教师让学生按照早、中、晚的先后顺序,写一写向日葵一天内的变化或者温度在一天内有哪些变化等。
作文例文是单元作文的点睛之笔,因为作文例文有示范性的语言形式,并且学生在学习作文例文的时候,可以赏析和思考,掌握表达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整合作文例文,让学生更加深入和具体地感知表达方法在作文中的高效运用。换个角度看,作文例文是借鉴和模仿的优秀范本。当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借鉴”不是“搬运”,“模仿”更不是“抄袭”,要正确看待并对待作文例文的示范作用,以优化写作练习。
作文例文的示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写作时的模仿需求。学生接触写作的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写作技巧需要学习和掌握,而掌握写作技巧的重要方式就是模仿。任何人,都需要一个桥梁走上“写作”这条道路,而模仿就是学生从依赖范文过渡到独立写作的重要桥梁。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文例文,指导学生从模仿一步一步走向独立写作。教师要整合作文例文,把某个例文整合到某类例文中,进而指导学生根据某类例文总结出某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此,便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抄袭,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比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题目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老虎可是堂堂的森林之王,是那么威武,怎么会“窝囊”呢?于是,有了这样的题目,文章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了出彩之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样的题目,给自己的作文拟定一个让人“过目”就不忘的题目。比如,有的学生拟题“迟钝的小猫咪”“灵活的小胖猪”“优雅的小乞丐”等,都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总而言之,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整合”,整合单元内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要素;整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各式各样的写作活动;整合单元内需要精读的课文;整合作文例文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因为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相互促进。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作文例文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注重整合作文例文,让学生更加深入和具体地感知表达方法在具体的作文中的高效运用,但“借鉴”不是“搬运”,“模仿”更不是“抄袭”,要正确看待并对待作文例文的示范作用,以优化写作练习。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要安排写作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进而爱上写作。在整合的过程中总结写作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