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协力谋发展 聚才创新赢未来 建设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重要创新策源地

2022-09-05 09:06陈洁
今日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规上科技企业

陈洁

海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今年以来,海宁市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上半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3.3%,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82.1%,研发机构设置率7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2.4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25亿元。

全力培育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队伍持续增量提质。截至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认定5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1094家。累计认定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企业研究院4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0家。

创新体系能效持续提档升级。1家企业完成中央引导资金项目合同书签订,4家企业完成2022年度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合同签订。第一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列入1088项。3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1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省技术发明奖。

创新活动开展持续扩面深化。实施百家以上无研发企业清零行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投入提升等4场培训,举办科创路演活动7场。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达1467家,89家企业实现了研发投入从无到有的突破,35个科创项目落户。

全面推进载体建设

科创孵化平台建设节奏逐步加快。召开全市科技孵化专题培训会,指导杭海数字新城争创省级孵化器,指导万物工场、海洲街道大学生创业园、杭海智巢众创空间争创嘉兴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家嘉兴级孵化器和2家嘉兴级众创空间在2021年度嘉兴市绩效考评中被认定为合格。

高端创新载体引擎功能逐步成熟。与陕西空天动力长三角研究院签订协议合作建设的空天动力长三角研究院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征集第二批“海宁市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资源库”,截至目前,两批次累计征集到12个科研院所,单位可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计170多台,总价值超1.5亿元。

产业创新载体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联合泛半导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泛半导体产业协组和经编产业创新综合体,组织开展海宁泛半导体、经编企业CTO(首席技术官)联盟活动2场,开展行业信息分享、技术需求对接等交流活动60余场。推进装备智造领域产教融合联盟建设,25位学生通过产业学院参加企业暑期定岗实习。

奋力夯实服务保障

科技赋能保障持续优化。落实上级及本级科技专项经费兑付,2022年已兑付上级科技专项经费2363万元,本级6685万元。以发放贷款和创业投资的形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科技成长型企业已累计认定952家,8家科技支行贷款额达69.4亿元,惠及企业444家。海宁领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就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投资项目10项,共计7620万元。

海宁市鹃湖国际科技城

技术联姻对接持续开展。重点征集企业关键技术需求83项,公开发榜59项,并根据需求精准组织高校院所对接。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上半年“淘科技”平台发布科技成果144356条,促成产学研对接交流50余次。“技术经纪人赋能与管理”应用场景线上系统开发已全部完成,正处于最终测试优化阶段。

高端人才引育持续加强。抓实各类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共推荐4人申报科技部“火炬计划”,20人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17人申报国家“万人计划”,12人申报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1家企业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4人申报省“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征集下达清华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12项,实践人数29人。

省十五次党代会吹响了创新制胜的冲锋号,从战略的角度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11个重要遵循之首,把“创新制胜”作为未来五年“推进两个先行”的五大工作导向之首,把“着力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作为十大任务之首,这充分说明创新之于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清晰传递出浙江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海宁市将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创省“科技创新鼎”为总目标,以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为主线,扛起创新发展新使命,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科技示范表率。

浓厚创新发展氛围

召开“创新发展年”主题大会。每年召开全市“创新发展年”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全市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民营企业赋能助力,推动海宁民营经济“凤凰涅槃、蝶变跃升”驶入快车道,再创海宁民营经济新辉煌。

举办“四个10”系列创新活动。聚焦“142”重点产业以及重点领域、重点平台、重点企业,每年分别举办10场创业创新大赛、10场CTO(首席技术官)联盟交流活动、10场HR(人力资源)联盟提质培训、10场知识产权“面对面”服务活动,提振创新人才原创热情和信心。

设立“弄潮儿”创新发展大奖。建立创新发展“赛马制”,围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标准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等不同维度,通过对标比选,对优秀企业颁发年度创新发展大奖和创新发展奖,并在每年的创新发展大会上予以表扬。

做优创新发展平台

提高浙大国际校区科创枢纽显示度。推进浙大国际校区校内前沿基础研究与校外产业化应用研究,加速浙大海宁生物电子国际研究中心、浙大海宁再生医学材料国际研究中心、浙大睿医海宁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科院海宁先进半导体和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化。鹃湖国际科技城建设进入快车道,2022年电子信息创新园土建完工,生命健康创新园主体结顶。

推进省级高新区整合提升。对照省级高新区新评价办法,优化整合提升高新区规划布局,统筹推进企业创新主体扩容提质、区块定位差异化发展、孵化载体建设提升、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着力提升高新区科技含金量,加速融入嘉兴市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进程。

深化城际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沿线杭海数字新城、高新区科创中心、马桥科创中心、科技绿洲、鹃湖科技创新园等重点孵化载体建设。通过存量盘活、连片改(扩)建、重建提升等方式,鼓励沿线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等有条件的工业旧厂房向科技孵化园区改造升级,优化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开辟、拓展一批科创孵化物理新空间。

优化创新发展服务

推进产教融合联盟集群化发展。围绕全市八大产教融合联盟,深入实施“深根计划”和“招院引所”,加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大、中科院、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再发展和引进一批浙大系、清华系、中科院系等新型创新载体。全年新增校地合作载体、校企合作载体、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5家以上。

升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并引入第三方市场主体参与运营,结合三大传统产业和泛半导体产业特点,找准切入点,完善服务链,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服务评价体系。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招引培育更多检验检测、科技代理、科技咨询等优质服务业企业。

打造最优科技金融生态。做大做强做优创投母基金,研究设立专业型创投子基金。加强与国内外优质资本合作,打造资本、人才、项目和技术对接主阵地,全年确保60项科创项目落地。推进科技支行建设,扩大科技支行支持入库科技企业数量。

锁定创新发展主体

着力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锁定规上无研发工业企业,规范研发费财务归集,原则上无研发活动企业不得享受市级财政扶持政策。重点跟踪服务一批有研发机构或科技型企业认定的、有研发项目实施未进行经费独立核算的、有条件开展研发项目实施的企业,用心帮扶一批有创新意识但创新条件较差的企业,着力挖掘鼓励一批转型升级观望企业。严把新入规企业研发投入关,开展低质量企业退规行动。每年确保清零无研发活动企业约200家,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以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新产品开发,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提升幅度超10个百分点。

着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00家,每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以上。

着力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制定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政策,镇(街道)、平台个性化创新发展扶持政策实现全覆盖。以研发费用超过500万元的优质科技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抱团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开展技术攻关。每年发布10项以上产业共性技术、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榜单,实施100项以上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力争超100亿元。

改革创新发展机制

创新实施“技术经纪人”招募计划。发挥数字化改革“第一牵引”作用,加快建设技术经纪人赋能与管理省级试点应用场景,牵头组建科技经纪与成果转化专委会,全年招募100名左右活跃人员并入驻“技术经纪人赋能与管理”场景应用,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技术经纪人服务能力,依托“淘科技”平台并通过各类科技对接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试点推行“揭榜挂帅”制度。改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以厨电产业为切入点,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以商引商、招大引强等,试点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重点发布一批对产业提升和产业链打造有决定性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特别重大外资制造业项目以及对产业、企业有重大影响的标杆性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榜单,对揭榜的企业和项目在各类要素资源上提供保障。

探索建立“百加一”联挂企业制度。把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作为市领导联系帮扶的重点和年度个性化任务,梳理近100家有创新发展潜质的企业,确定“一企一策”的发展目标,由联系的市领导与企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工作方案,共同推动实施,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联挂企业质的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创新型发展企业。

猜你喜欢
规上科技企业
企业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企业
企业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