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2022-09-05 08:44王陈雨
市场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城镇职工结余市级

王陈雨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一、 引言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是指医疗保险基金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统筹共济的机制。 省级统筹是在区市级统筹基础上的升级,是在更高层次的行政辖区内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是指在省级行政区下,各市基本医保在参保率、基金收支、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当前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大多在市级层面。 这种较低的统筹层次造成基本医疗保险“碎片化”,导致区域间政策不同,公平受损,流动人员就医报销存在障碍,同时各市之间医保基金风险不能共担,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有效地进行。 而省级统筹的推进能有效提升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实现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提升基金抗风险能力。 因此文章试图分析安徽省各市之间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差异,并找出导致这种差异的社会经济原因,为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二、 安徽省各市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差异的统计分析

(一)各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统计性描述

«安徽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约6731 万人,占全省人口数的105.74%。 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约5843 万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约888 万人。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最高的为阜阳市,参保率为112.33%,参保率最低的是马鞍山市,为71.99%。 统计数据表明部分地市因重复参保或者统计口径等原因,参保率高于100%,如亳州市、阜阳市、六安市等。

(二)各市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结余统计性描述

考虑到人口因素,以«安徽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市基本医保人均基金累计收支及结余差异进行对比。 其中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基金累计收入最高的是六安市,最低为宣城市;城镇职工医保人均基金累计收入最高的是合肥市,最低的是铜陵市;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基金累计支出最高的是合肥市,最低的是蚌埠市;城镇职工医保人均基金累计支出最高的是宿州市,最低的是滁州市;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基金累计结余最高的为蚌埠市,最低的为宣城市;城镇职工医保人均基金累计结余最高的为合肥市,最低的为芜湖市。

(三)各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统计性描述

1.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水平

截至2019 年底,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水平除淮南、六安、芜湖、池州为220元以外,其余各市基本保持在250 元。 在城镇职工医保缴费水平方面,以城镇在职职工年个人缴费率最低标准为衡量指标,安徽省内大部分以2%为最低标准,但六安市与芜湖市有所出入,分别为6%和9%。

2. 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各市之间差异较为显著,其中蚌埠市支付限额最高,为70 万元,滁州、六安、马鞍山、宣城、安庆支付限额最低为25 万元,另外,除阜阳、铜陵支付限额分别为60 万元和55 万元外,其余各市基本在30 万元;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以阜阳市最高,为70 万元,淮南市最低,仅为6.5 万元,各市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3. 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

在起付线方面,安徽省16 地市城乡居民一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均为200 元,各地市的城镇在职职工一级医疗机构首次住院起付线在200 到700 元之间,其中以宣城市最高,为700 元,合肥市和池州市起付线最低,仅为200 元;城乡居民二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均为500 元,城镇在职职工二级医疗机构首次住院起付线在300 到800 元之间,其中以蚌埠市和芜湖市最高,为800 元,起付线最低的是池州市,为300 元;城乡居民三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均为700 元,城镇在职职工三级医疗机构首次住院起付线在400 到1200 元之间,其中以蚌埠市最高,为1200 元,起付线最低的是池州市,为400 元。 根据以上数据可见,各市城乡居民医保起付线没有很大差距,但是在城镇在职职工医疗机构首次住院起付线方面存在差异。

4.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方面,城乡居民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85%到90%之间,其中合肥市、亳州市、六安市和马鞍山市报销比例达到90%,其他地市报销比例均为85%;城镇职工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90%到96%之间,其中宣城市的报销比例最高,为96%,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和滁州市较低,报销比例为90%。 城乡居民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75%到85%之间,其中合肥市和亳州市报销比例达到85%,为全省最高,铜陵市报销比例处于全省最低水平为75%,其余各地市二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都在80%的水平线上;城镇职工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85%到94%之间,其中宣城市的报销比例最高,为94%,淮北市最低,报销比例为85%。 城乡居民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70%到80%之间,其中合肥市报销比例最高,为80%,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铜陵市和黄山市报销比例较低,均为70%,其他地市均为75%;城镇职工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在80%到92%之间,其中宣城市和黄山市的报销比例最高,为92%,淮北市较低,报销比例为80%。

三、 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前文通过对安徽省各市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市之间的差异,如参保率、缴费水平、基金结余等。 故本部分将分析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证实其影响程度和方向。

造成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制度内因素和制度外因素两大类。制度内因素如医保部门行政效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等,制度外因素如各市区县数量、人口数量、财政水平和GDP 等。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测量性,本次研究从制度外角度探讨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的影响因素。 这类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划分为经济因素、行政因素和人口因素三大类。

(二)影响因素统计性描述

1. 经济因素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医疗保障水平也越高。 安徽省统计局和铜陵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安徽省省内GDP 水平最高的为合肥市,同时合肥市在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指标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这反映出合肥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市。 而其他地市中,黄山市2019 年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最后,宿州市2019 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低,池州市财政收支水平2019 年在全省中最低。

2. 行政因素

一般而言,地市中区县数越多,医保政策市内运行越容易产生差异,对省级统筹影响就越大。 截至2019 年,安徽省安庆市区县数目在全省中排名最高,有10 个区县;区县数量最少的是淮北市、铜陵市、亳州市和池州市,皆为4 个。

3.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影响各市之间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 地市中人口较多则分配到个人的基本医保补贴就会随之减少。 与此同时,各市之间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也会造成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差异,如地市中老龄人口越多,就医率就会越高,其医保报销率也会随之提升,医保基金结余就会减少。 截至2019 年,安徽省人数最多的为阜阳市,约825.9 万人;人数最少的为池州市,约148.5 万人。人口老龄化方面,省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为马鞍山市,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17.24%;最低的为亳州市,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11.47%。

四、 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的计量模型和结果分析

(一)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本部分将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及可能造成市级差异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徽省各地市2019 年数据,利用计量分析法测算相关性。

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指标选取。 将经济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及其相关变量划分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方面:选择生产总值(万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财政收入(万元)、财政支出(万元)、区县数(个)、各市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各市消费价格指数CPI、社平工资(万元)作为因素变量。 被解释变量方面:选择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万元)和收支(万元)、基本医保个人缴费水平(元)、各市基本医保参保率、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万元)。

(2)数据来源。 生产总值、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网站、铜陵市统计局网站。 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和基本医保个人缴费水平等数据来自安徽省各地市医保局官网等网站信息。

基于上述所选取的指标,将实证分析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两部分。

3. 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22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考察各可能影响因素与市级差异的相关程度及其相关方向。 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表

续表

由表1 可知,利用相关分析研究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及差异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情况。 分析结果如下:基本医保市级差异中的基金累计收支和结余、个人缴费水平、参保率、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与各市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县数、人口结构、消费价格指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收支与各市财政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与各市人口老龄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或者5%上显著相关;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收支与各市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大部分在1%的水平上显著。

从模型分析结果来看,经济因素对医保基金结余和医保待遇的影响较大,如生产总值、各地市财政收入支出等与医保待遇的相关系数较大;人口因素对医保基金结余和医保待遇的影响也较大,如各市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与各市基本医疗保险差异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具体数据见表1。

(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及性和完整性,在回归分析中选取各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万元)、城镇在职职工年个人缴费率最低标准(%)和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水平(元)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市生产总值(亿元)、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元)、财政收入(亿元)和财政支出(亿元)作为解释变量。 通过回归分析,各因素回归系数结果提示,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呈正向影响,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财政支出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呈负相关影响;生产总值对城镇在职职工年个人缴费率最低标准呈负相关影响,其他因素对城镇在职职工年个人缴费率最低标准均呈正相关影响;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产生正向影响,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产生负相关影响;财政收入对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水平呈正相关影响,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回归系数为0,其余指标对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水平呈负相关影响。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缴费水平市级差异影响因素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汇总表

五、 结语

统筹层次低是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不仅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固化在低水平上,而且也使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推力不足。 研究表明,一个省份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老年人口数量等制度外的经济、行政、人口差异都会影响省级统筹进度推进。 因此了解各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能够为推进医保基金省级统筹、提升医疗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提供方向。

猜你喜欢
城镇职工结余市级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对财政结余资金管理的思考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近4.5万亿元
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