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坚真,周俊杰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
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以湛江、南宁、海口三城市为首的北部湾城市发展。 2017 年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针对北部湾地区,国家层面已有重要的考量,并逐渐重视北部湾城市群的战略地位。 该规划提出以南宁市为“一核”,海口市、湛江市为“两极”的城市框架;2017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 年)»,确定把湛江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2019 年广西提出«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202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这些政策规划无疑提高了北部湾城市群中的“一核两极”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影响。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布局。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因此,北部湾城市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本文以湛江、南宁、海口三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经济、社会、环境三者耦合协调程度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地区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相关文献研究涉及这部分的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探讨一个地区或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 张林以广东为例,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段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有所区别,生产活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李雪松等通过评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得出该区域耦合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不及东部且省会城市有明显优势。 刘德强等通过测算中国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发现两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且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共同影响。 旷开金等通过测度福建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分析其时间序列特征,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形成子系统优势互补,复合系统协调度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二是基于不同的方法分析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 王凌青等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apio 脱钩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典型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区域两者协同效应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资源环境体系发展水平。 唐晓灵等运用耦合协调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以及探讨两者的耦合协调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两者空间联系较弱,且该区域生态环境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贺嘉等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综合运用GIS 和泰尔指数,分别从时序角度和空间差异两个方面来分析金沙江流域耦合协调状态,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但耦合协调度仍有上升空间。 程广斌等通过 DEA 模型、熵权TOPSIS 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和测算中国西北地区五省、自治区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和生态系统质量,以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两者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质量一致,且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基于上述文献,发现探索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的耦合协调程度较多,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较少,且探讨的一个省域的研究较多。 本文在已有基础上构建经济-社会-环境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给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北部湾城市群中涉及三个不同省份的城市南宁、海口和湛江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北部湾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建议,为城市间协调发展以及有效保护环境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部湾城市群,以湛江、南宁、海口为例,时间跨度为2010~2019 年,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湛江统计年鉴»«南宁统计年鉴»«海口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统计公报。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学术界现有研究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包括正负向型共19 项指标的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 熵值法
为避免指标权重的主观模糊性,本文采取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数据标准化
针对正向指标:
针对负向指标:
针对正向指标:
针对负向指标:
(2)指标值比重p
(3)信息熵e
(4)差异性系数g
g
=1-e
(5)指标熵值W
3.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间耦合协调关系的时候可以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
(1)耦合度
式中,F
(x
)、G
(x
)和H
(x
)分别表示经济评价指数、社会评价指数和环境评价指数,数值越大表明该系统发展状况越好。a
、b
和c
分别表示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指标权重,x
、y
和z
分别表示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指标无量纲化数值。C
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耦合度,且C
的取值范围为 [0,1],越接近1,表示耦合状态越好;越接近0,表示三系统越趋于无关状态。(2)协调度
式中,D
为耦合协调度,T
为各系统综合指标指数,α
、β
和δ
为待定系数,且α
+β
+δ
=1。 本文认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对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同等重要,因此α
=β
=δ
=1/3。(3)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基于廖重斌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度D 值及协调等级
表3 为北部湾城市群2010~2019 年经济-社会-环境各项综合指数及耦合协调度与等级分类状况,由表3 可知,2010~2019 年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中起步最低,2010年经济评价指数仅为0.0807,远低于社会评价指数和环境评价指数,但发展最快,到2019 年经济评价指数已达到0.9468,居三者之首且领先不少。 社会评价指数次之,其间略有起伏,但总体还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与经济一致,说明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环境评价指数在2010 年已达到最高点,虽然在2011 年时出现大幅度下降后到2019 年有明显回升,但仍不及2010年,且环境评价指数总体上明显低于经济评价指数和社会评价指数,说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表3 北部湾城市群2010~2019 年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到,北部湾城市群2010~2019 年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度数值在0.7665~0.9904,且除了2010 年为0.7665,其后9 年均在0.9 以上,虽略有波动但整体仍处于一个高度耦合状态,说明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之间联系紧密。 耦合协调度除了2010 年到2011 年期间有略微下降,其他时段都在稳步增加,且2010 年到2019 年十年间,耦合协调度从0.4296 到0.8043,增加了将近一倍,可见耦合协调度总体有大幅度提高。 耦合协调等级从2010年濒临失调提高到2019 年良好协调,呈向好趋势。其中在2017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为国家级城市群,且将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改为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北部湾城市群后,到2018 年经济、社会和环境评价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都有不错的增长,耦合协调等级甚至从2018 年的中级协调提升到2019 年的良好协调。
本文以湛江、南宁、海口三城市为例,通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北部湾城市群2010~2019 年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整体上看,北部湾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十年间从濒临失调提高到良好协调,跨越了四个等级,说明三系统相互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北部湾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二是2015~2019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之间虽然处于高度耦合状态,但已有下滑趋势,说明各系统之间的互动水平有所降低;三是北部湾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减弱,说明环境问题正逐步改善,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1.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部湾城市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结合省情区情,因地制宜,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纠结GDP 增速而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应该把重点放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上,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质量,完善社会配套设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各市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培育发展新经济,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广西在实施强首府战略的同时,需要合理整合南宁市的资源,避免造成资源过于集中而制约其他城市发展的情况。 湛江在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面向海南和广西,发挥好湛江作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之间的枢纽作用。 海口要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企业进驻,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完善产业布局,推动金融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2. 突破行政区划,协同发展
北部湾城市群从原来仅包括广西的城市到2017 年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域范围,说明城市群协同发展必须要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划,打破行政壁垒。 省际需要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定期协商,针对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可建立更高级别的议事机构,协调三省决策,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方面,建立三省利益协调机制,平衡各方利益,讲究公平与效率。 在社会方面,加强省际总体规划对接,及时共享社会建设、资源管理等信息,避免造成区域间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环境方面,推动省际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北部湾城市群绿色协同效应,实现城市群在生态环境上的高效防控与治理。
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双碳”目标达成。 各市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和海洋碳汇交易工作,发展碳汇经济,不要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应坚持绿色创新、鼓励绿色生产,加强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理念。 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健全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各市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等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加强省际环保专项合作,制定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准则,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积极监察北部湾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的方法,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在法律层面更是要加强北部湾生态保护立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