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平
262400 山东省昌乐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检验科,山东潍坊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国内发病率约11%,高血糖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糖尿病主要病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或利用缺陷。“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可能会造成多系统功能损害,导致眼睛、肾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发生慢性进展性病变及功能衰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增加家庭、社会经济负担[1]。早期筛查能较好地控制早期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尿检是诊断糖尿病常用的辅助手段,但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本研究选取60 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常规尿检、生化检验,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山东省昌乐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4~81岁,平均(65.87±4.80)岁;病程3~12年,平均(4.36±2.20)年。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及多食等糖尿病典型症状;②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认知正常,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方法:①常规尿检验:应用干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GOD),配合PFT-300 C尿液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测。要求患者空腹状态下排空膀胱,30 min后再次采集尿样5 mL。若尿多联试带上的模块颜色出现改变,则提示检测结果为阳性。②生化检验:患者禁饮、禁食12 h,次日抽取5 mL肘静脉血,应用iMagic-M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水平。应用无抗凝血依照GOD法检测空腹血糖(FBG);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FBG>7.0 mmol/L,HbA1c>6.3%,则提示诊断结果为阳性[2]。
观察指标:①记录患者糖尿病诊断结果:症状与《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有关判断内容相吻合,并根据实验室检查、病史判断等作出最后诊断。②记录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及胰岛素水平。③计算各种检验方法的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④分析各项检测技术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FBG、2 hPG、HbA1c及Hcy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4/0.4~0.7、>0.7依次对应一致性差、中等、良好),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r是正数/负数分别代表存在正/负相关性;检验水准为α=0.05。
疑似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结果:60 例疑似糖尿病患者经过临床综合诊断后,有44 例被确诊为糖尿病,占比73.33%。见表1。
表1 疑似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结果(n)
生化检验、常规尿检验检测TC、2 hPG、TG 及胰岛素水平比较:生化检验、常规尿检验方法下TC、2 hPG、TG 及胰岛素水平检出值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化检验、常规尿检检测TC、2 hPG、TG及胰岛素水平比较
两组检验技术效能比较:生化检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常规尿检验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检验技术效能比较(%)
一致性分析:分析常规尿检验、生化检验与糖尿病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发现生化检验、常规检验的Kappa 值分别是0.748、0.561,一致性分别达到了良好、中等的标准。生化指标和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FBG、2 hPG、HbA1c及Hcy水平均与糖尿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见表4。
表4 生化指标和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统计可知,中国>18岁群体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1.2%,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呈“年轻化”趋势,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约4.25亿,全球20~79 岁女性、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约8.4%、9.1%,预测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3]。糖尿病因尚不明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不同,即使同类型糖尿病病因也有差异。整体而言,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患者机体血糖长期异常而无法有效代谢,可能逐渐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发生青光眼、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针对糖尿病要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糖尿病早期通常没有典型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关于糖尿病的检测,尿检是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当血液内的葡萄糖含量超出肾脏的承受能力时,便会在尿液中出现葡萄糖。阳性检查结果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之一,但不能将其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检测要求受检者检查前一天21:00 后不进食,留取尿液≥10 mL,女性留取尿液时需避开月经期,最好取中段尿,且要尽早送检。虽然常规尿检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多种因素影响着检测结果,比如所留尿液没有及时送检,造成部分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破坏管型,部分细胞溶解,最后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易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加重,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并且这种检验方法的监测速度较慢、工作效率整体偏低,难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糖尿病的实际要求[4]。
生化检验能直接从血液检查中获得数据,与尿常规检验相比较,能更精准地检测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减小检测误差。并且伴随机体血糖的上升,FBG、2 h PG 及Hcy 等生化指标也会出现一定改变,利用生化检验技术检测以上指标,能协助临床医生更直观、精准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为疾病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且生化检验具有速度快、精准度高、操作方便及经济性高等诸多优势,能精准检测TG、TC 等各项生化指标,在诊断早期糖尿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既往有研究指出,糖尿病的发生和高血脂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血脂升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代谢异常表现,而身体持续的高血脂状态容易引起糖尿病或加重糖尿病病情[5]。TG是脂质的主要成分,健康机体中TG 能维持动态平衡,若该项指标上升,则预示着检测者可能发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TC 为身体中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是血脂水平检测的常规项目之一。在本次研究中,生化组与常规组TC、TG 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且两组患者2 hPG检测值较为相近,表明尿常规、生化检验血脂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方面差异不明显。曾永全[6]在研究中,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生化、常规检验,统计发现观察组TG、TC、2 hP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表明两种检验技术在检测血糖、血脂水平方面的价值相近。本次研究中,生化检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72.22%,高于常规尿检的48.33%、42.86%,且一致性分析表明,生化检验技术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明显优于常规尿检,与王德生[7]报告结果相一致。当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将生化检验技术用于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能使所得数据的精准性、真实度得到更大保障,本研究发现FBG、2 hPG、HbA1c及Hcy 均和糖尿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不仅说明FBG、2 hPG、HbA1c及Hcy等生化指标能较精准、客观地反映患者血液内的葡萄糖水平,可以将其作为测评患者是否出现血糖异常问题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综上所述,常规尿检、生化检验均能检出糖尿病患者病情,但生化检验技术操作流程简单、精准度更高,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优势更大,能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支持,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