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际象棋教育培养小学新生学习相关能力的前瞻性研究

2022-09-02 01:11:08陈镜羽晏雨佳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际象棋棋子跳绳

朱 颖 陈镜羽 梅 毅 晏雨佳 金 鑫

(1.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重庆 40001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 400014)

在儿童教育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小学入学时发生了质的转变,一年级是重要的分水岭[1-3]。学龄前期,教学是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生活。学龄期,教学是正规、系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如何更平稳地过渡,如何提高小学新生学习相关能力是义务教育机构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难题。[4]重庆市结合本市特点在入学阶段引入国际象棋教育并开展前瞻性研究,判断国际象棋的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小学新生的专注力和学习成绩。

一、分组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经过样本测算后试验组需要30人以上,总体需要100人以上。将本区某小学2020年9月1日新入学一年级学生3个班共153人按照家长自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周额外进行一次国际象棋教学,对照组学生予以正常的全日制教学及课后家庭教育。排除方法:班级因学生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成绩明显落后学生;家长拒绝参加调研及未填写调查问卷;开始时参加一周一次的国际象棋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一年持续教育,或缺课达到20%以上者。结束节点为2021年7月1日,既一年级下学期考试结束。

2.收集成绩

在入学时,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成绩,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数学成绩。收集在入学时,一年级上学期期末,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的专注力调查成绩。收集小学生一般信息:性别、年龄、父母教育程度及评分。教育程度评分,监护人受教育水平,初中赋值1分,高中2分,大学本科3分,硕士及以上4分。不同组的差异性培训及相同的评价,国际象棋差异性培训为每周二或每周四下午一年级学生放学后统一在固定教室实施1小时的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专注度培训、脑筋急转弯。国际象棋棋盘、棋子辨认摆放,棋子的具体走法,特殊的象棋走法例如王车易位、吃过路兵等、趣味下棋、读秒下棋、利用棋盘局势一步将军和一半棋子的下棋等。对照组为放学后由监护人带回家后进行家庭教育。

3.专注度量表及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在入学时两组儿童的学习能力无统计学差异

最终入组共147人,因拒绝和未反馈意见排除2人,试验组因不能坚持培训而排除1人。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成绩明显落后3人。最终试验组40人,对照组107人。总体男女比为1∶1.10,入学年龄为6.61±0.40岁,监护人受教育程度赋值4.32±0.73分,专注度评分为5.96±0.31分,静态专注时间为57.33±0.32分钟,动态专注时间为57.33±9.07分。入学语文学习成绩96.62±3.06分,入学数学成绩96.47±3.95分,入学一分钟跳绳54.63±35.92个(具体两组数据如表1)。两组间比较在入学前无统计学差异,认为两组同质。

表1 两组小学新生入学时基本情况比较

2.在经过一年的培训过程中,两组儿童的学习能力出现了变化

语文成绩入学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一学期末时,象棋组比对照组高0.95分。在第二学期5月份每月测试时,象棋组比对照组高2.98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象棋组的语文成绩比对照组高1.86分。

数学成绩入学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一学期末时,象棋组比对照组高1.93分。在第二学期期中5月份测试时,象棋组比对照组高5.04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象棋组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组高4.4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培训一年后专注度提高有差异性,体育跳绳无统计学差异

象棋组和对照组入学时静态专注时间和动态专注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培训1年后的静态专注时间比对照组多20.8%,动态专注时间比对照组多7.3%,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学生在入学时跳绳个数和第二学期末象棋组比对照组跳绳个数平均值少,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表2 两组小学新生静态专注时间、动态关注时间及跳绳基本情况比较

三、讨论

对于儿童年龄的划分,学年前期和学龄期重要的划分依据就是正式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无论是在学习目的、教学方式和作息时间都发生本质的转变。学龄前期,幼儿园的学习目的是习惯养成及生活技能的培养,教学方式通常是在娱乐活动中完成的。作息时间相对劳逸结合,大多数有午睡,每日有户外活动。而进入学龄期后,小学生的学习目的通常有严格的指标,例如熟练地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学校会依据当地教学情况制定学习任务及达到相应的考核。作息时间上集体学习的时间增加,集中的知识传授贯穿始终,通常学生午间不回家休息。总之,全面的变化对儿童身心的影响需要更好地过渡。如何帮助儿童顺利过渡,更好地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一直都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重点。河北邢台王尚海老师[2]指出其核心为小学自控力、自学力、自评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各种一年级转变能力的培养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学探索。有些城市依据当地民风教学、河南孟津市[5]将葫芦丝、延安市[6]将剪纸纳入小学教程提高儿童过渡期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苏州市[7]小学开展乒乓球项目培养运动思维能力。自从2009年以来,我国重庆九龙坡区、浙江绍兴越城区、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江苏盐城亭湖区、广东深圳龙岗区、浙江兴华市、海南瞻洲市、天津西青区和新疆霍城区九区的小学试点“全国国际象棋之乡”探索儿童教学。作为棋类教育的一种,十多年来有一定的成果。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第一,专注力。专注力是认知活动的基本功能。认知活动包括听知觉、视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执行、反馈等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儿童在小学一年级衔接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究其原因是幼儿园的游戏式教学向小学的课堂教学的转变。趣味性下降,难度增加,时间延长都可能是小学新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8]表现在上课开小差、完成作业时间显著延长及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当然,教师在教程安排、家庭教育在注意力培养上会做出诸多合理化的安排。国际象棋是一种较为有效地培养一年级新生注意力的工具。一年级新生对空间可能都还没有形成概念,孩子可能在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课才能分辩左右。国际象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观察相同的棋子放在棋盘中的不同位置。学习国际象棋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家长们常可发现学棋两三个月,平时“爱闹”的孩子,明显安静了下来,比以前更坐得住。不仅是学习国际象棋,棋类和大多数静态活动都能训练儿童的专注力。总之,学习国际象棋能提高少儿的专注力,棋盘上千变万化,常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要战胜对手,必须全神贯注。幼小衔接时专注力的提高对新环境的学习相关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9]

第二,记忆力。记忆是人类认知的初级阶段,是感受后的印象累积的能力。儿童在小学一年级衔接时常出现记忆困难。究其原因是儿童认知方式的转变、脑功能发育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拼音默写困难、背书困难及简单数学的错误等。对记忆力不好的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法如下。第一、儿童认知方式的转变,儿童早期以味触觉、视听觉认知世界,在幼儿园阶段逐渐变为语言、符号。在小学阶段变为原有的视听觉敏感性下降,认知世界的方式逐渐被数字、社会交流替代。在我国这个转变通常发生在幼小衔接时。国际象棋就是一种以符号和数字为代表的记忆训练工具。[10]棋盘由64个黑白格子组成,8条直线从白方左边开始用a—h表示,8条横线从白方开始用数字1—8表示。棋子每方各16枚,共32枚。有若干棋子对应不同符号,例如国王对应K。不同的棋子不同的行棋规则,想要赢得一场对弈的胜利需要记忆诸多套路和棋谱。儿童下国际象棋一边用象形符号来思考,一边用数字来进行简单计算。这些都是用符号、数字对记忆能力的培养。第二、脑功能不断发育完善。儿童阶段大脑快速发育,大脑的记忆能力一方面是易疲劳,但同时记忆力可通过训练大幅提升。记忆在生理学上就是神经突触反射的连接。突触就是连接脑细胞的神经节点,信息就是通过突触,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一个脑细胞的。到3岁时,突触连接已完成80%,10岁时达到成人水平。[11]我们不认为记忆力的提高有绝对的关键时期,但是幼小衔接时记忆力的增强对新环境的学习相关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思维力。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是通过其他媒介认识客观事物,是借助于已有知识推测未知事物的间接反映。儿童在幼小衔接时思维的能力泛化,逻辑性不强。一方面我们不能刻意僵化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别于传统的作文写作思路、奥数解题思路,国际象棋教育是“没有结论的思想,没有答案的数学,没有作品的艺术……”。棋局中每个棋子都有相对独立的行动规则和作用,棋子的每一步都关乎其他棋子甚至整盘棋的走势。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其中得到培训。要下好每一步棋必须得学会逻辑思维,预判其后几步的情况,并做严密的计划。[11]幼小衔接时思维力的培养对新环境的学习相关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九龙坡区在引进国际象棋教育,经过本土化在小学开展后也发现了国际象棋教育的优势。本次前瞻性研究为我校多次教学的一次重复,选取的是三个连续的班级,随机分组,采用每周1小时的国际象棋教学,40人作为试验组,107人正常作息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入学时,两组年龄、家长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同质。专注力指标:专注度评分,静态专注时间,动态专注时间同质。一年级语文以记忆为主,数学反应部分思维能力。两组语文数学成绩同质。以一分钟跳绳反应体能问题,两组入学时同质。经过一年的培训后。第一专注度提高,两组学生反应专注度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别,静态专注时间对照组多20.8%,动态专注时间比对照组多7.3%,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第二语文成绩一部分反应记忆力,在一年接结束时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和期末考试分差不大有关,但在期末前5月份的测试中,象棋组比对照组高2.98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数学成绩一部分反应思维能力,在第二学期开始时就出现了统计学的差异。第二学期5月测试时,象棋组比对照组高5.04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跳绳运动方面两组学生在第二学期末象棋组比对照组跳绳个数平均值少,但无统计学差异,这个和国外的数据类似。说明我校在践行国家区域特色教育后,利用国际象棋教育可能对小学新生的学习相关能力培养起促进作用。同时,国际象棋不足之处,第一、动静结合。国际象棋培训作为静态活动,还需要注意身体运动的平衡。第二、社会价值。在中国缺乏国际象棋文化,国内没有形成常态化、商业化交流,小学生把兴趣升级到更高层面后,学员最后常涉及高考和再次就业。可喜的是,国家在逐渐重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等大学开始招收国际象棋特长生,给予这些特长生一定的支持。

列夫托尔斯泰说:“青年时代下国际象棋,可以锻炼思维、增强记忆力和培养坚强的意志;中年时期下国际象棋,是一种快乐和美学的享受;到了老年,下国际象棋则是一种最好的休息。”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国际象棋教育培养我国小学新生的学习相关能力。同时,作为一项长期的兴趣可能影响学生更多方面有待继续探索,我国对国际象棋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持续。

猜你喜欢
国际象棋棋子跳绳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国际象棋王国”
下国际象棋
学跳绳
跳绳
棋子饿了
大灰狼(2018年5期)2018-06-20 14:49:32
学跳绳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