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认知情况调查

2022-09-02 02:19黄福双韩启福王彩茶钟晓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4期
关键词:易感性医学生新生

黄福双,廖 文,韩启福,王彩茶,钟晓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突发性的传染病,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造成群众恐慌[1]。2022 年,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反复。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具有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信息获取渠道多、社交媒体活跃度高等特点[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果大学生对新冠病毒缺乏了解,对新冠肺炎的感知易感性、严重性过低,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不利于高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教育是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生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评估大学生对目前新冠肺炎的感知易感性、严重性情况,为高校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研究共发放32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3 份,答复率为95.0%。其中,男生有98 人,占32.3%;女生有205 人,占67.7%。一年级有132 人,占43.6%;二年级137 人,占45.2%;三年级30 人,占9.9%;四年级4 人,占0.6%。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有185 人,占66.1%;其他医学专业的有95 人,占33.9%。

1.2 研究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填报的方式填写《大学生新冠肺炎病毒认知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编的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共4 题,主要了解新冠病毒的种类、潜伏期、传播途径等知识;第二部分参考采用李婷婷编制的感知严重性以及易感性内容,主要测量大学生对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性和易感性进行调查[3]。本次研究中,感知严重性问卷信度为0.876,感知易感性问卷信度为0.83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 软件整理数据,使用SPSS 23.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对一般资料、新冠病毒的认知情况和感知易感性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差异分析以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新冠病毒的认知、易感性以及严重性基本情况

2.1.1 大学生新冠病毒的认知情况

在对新冠病毒认知的相关问题中,对“新冠病毒的一般潜伏期是多久”“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5.10%和89.40%;对“新冠病毒是哪类传染病防控”“新冠病毒属于哪类传染病”“新冠疫苗的种类有哪些”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为54.50%、40.30%和36.30%。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情况(n=303)

2.1.2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感知严重性情况

本研究采用感知严重性调查量表,总分为20分,最低分为4 分,最高分为20 分。结果显示,大学生新冠病毒感知严重性较高。其中“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会增加家人的负担与痛苦”“我会很痛苦”“我的生活和工作将会陷入绝望”,各项得分分别为(3.78±1.51)分、(4.04±1.23)分、(3.99±1.72)分、(3.50±1.29)分,“会增加家人的负担与痛苦”和“我会很痛苦”成为影响感知严重性的主要因素。

2.1.3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感知易感性情况

本研究采用感知易感性调查量表,总分为20分,最低分为4 分,最高分为20 分。结果显示,大学生新冠病毒感知易感性较高。其中“我很年轻,我认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低”“我现在处于低风险地区,患病的可能性比较低”“如果我感染了新冠病毒,患新冠肺炎的风险会增大”“我做核酸检测为阴性,所以不需要担心感染新冠病毒”的得分分别为(2.21±1.15)分、(2.68±1.30)分、(3.49±1.42)分、(2.32±1.19)分。

2.2 大学生新冠肺炎认知、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分析

2.2.1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认知差异分析

性别(P=0.123>0.05)、专业(P>0.05)在医学生的新冠病毒认知情况比较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新生是影响医学生对新冠病毒认知情况的因素(P=0.005<0.05),其中非新生的认知情况高于新生(t=-2.86,P<0.05)。见表2。

表2 大学生新冠病毒认知的单因素分析

2.2.2 大学生的感知严重性差异分析

性别(P=0.749)、专业(P=0.793)、是否是新生(P=0.072)在医学生感知严重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感知严重性单因素分析

2.2.3 大学生的感知易感性差异分析

性别(P>0.05)、是否是新生(P>0.05)不是影响医学生感知易感性的因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业是影响医学生感知易感性的因素(P=0.021<0.05),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感知易感性高于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t=2.32,P=0.021<0.05)。见表4。

表4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感知易感性单因素分析

2.3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认知、感知易感性和严重性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相关内容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医学生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呈正相关(r=0.358,P<0.05)。见表5。

表5 大学生的新冠病毒认知、感知易感性和严重性相关分析(r)

3 讨论

医学非新生在校已学习许多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对新冠病毒的宣教和防控措施都促使其加强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而新生刚进入大学,缺乏专业知识和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使其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情况较低。因此,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加大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大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去。临床医学类专业在临床实践或临床工作中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类病人,对疫情防控的动态较为关注,自身防护意识更强,评估自身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临床医学类专业医学生的感知易感性高于其他医学专业。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新冠病毒知识的知晓率良好,新冠病毒的感知易感性和严重性较高。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疫情防控教育有一定效果,但要继续加强。一方面,要加强新生以及临床实践经验较少的医学专业学生的疫情防控教育,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保护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过高的学生进行心理排查和心理关怀,减少因过度焦虑造成的心理问题,及早进行干预,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生活[5]。

猜你喜欢
易感性医学生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新生娃萌萌哒
HLADR/DQ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