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怀高铁建设对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

2022-09-01 03:20:14杨琴唐佑林
关键词:高铁效应区域

杨琴,唐佑林

(邵阳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关于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自驾游等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事实上,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一直都在跨越式发展,并成为世界典范[1]。截至2020年,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9.81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0万km,稳居世界第一;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km,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营业里程3.8万km;高铁对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超过了95%[2]。高铁大规模开通与运营,可以说是给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创造了发展奇迹。

随着高铁的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增加,旅游消费成本大幅下降,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中国旅游业结构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到多业态结合旅游(如文旅融合、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迈进。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准确度量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铁建设对旅游业和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研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贡献[3-4]、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5-6]、促进产业升级[7-8]、促进要素流动[9-10]、促进产业集聚[11-12]。除去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的宏观数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深入到微观视角对经济或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如从高速公路视角探索对制造业发展效率、生产成本、企业的进入等[13-14]、高铁发展视角研究发现有利于压缩生产地与消费地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15-16]、航空运输发展视角探索对城市发展、出口贸易的影响[17-18]等。

以上文献主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具体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的影响。而对于具体交通设施对于旅游业的影响,如高铁对于区域旅游的影响研究也较多,但研究结论差异性较大。如刘冲等[19]认为高铁开通使消费者到目标城市时间缩短,对于大城市有“溢出”效应;余泳泽等[20]基于面板数据分析后发现,高铁对于西部地区影响更大;李洋等[21]发现高铁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而钟春华等[22]发现高铁开通强化了对大城市或是旅游资源丰裕区域的吸引力;冯烽等[23]通过数据样本分析发现高铁对于旅游业发展并不显著,特别是对于五线城市。以上是两种争议较大的分析,同时还有较为中立的研究结果,如张自强等[24]认为高铁开通具有扩散效应和结构效应,未观察到明显的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

丰富的研究内容与结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但在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更多是从国家层面或是省级层面,很少从具体的市域层面研究。因此,本文选择以张吉怀高铁为研究对象。张吉怀高铁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为支持武陵山区发展与脱贫攻坚而建设,途径麻阳、凤凰、永顺等6个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全部脱贫)以及张家界、凤凰古城等自然文化名胜风景区。探索高铁建设对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从具体市域层面进行研究,为补充高铁对区域旅游研究影响提供新的证据,对既有文献有补充意义。2)分析高铁建设过程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效应分析提供新的切入点。3)在一系列实证与稳健性分析后,本文解释高铁建设在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1 背景与研究假设

1.1 张吉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张吉怀地处湖南省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区。2021年,湖南省14个市的生产总值排名中,怀化市生产总值为1 817.8亿元,位列12,怀化拥有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处、国家湿地公园6处。其次是湘西自治州(吉首所属市州),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等。张家界的生产总值最低,尽管张家界的生产总值相对较低,但是它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目前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2处,其中,5A级1处,4A级5处。

不难发现,张吉怀旅游资源禀赋,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2016年,高铁首次在张家界与吉首区域投入建设,其建设过程是否为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带来发展,为研究高铁对张吉怀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准自然实验。因此,本文将通过这次准自然实验,评估高铁建设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实证价值,能够为未来地区旅游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1.2 高铁建设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假说

1)高铁建设是讨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视角。已有文献从不同维度解释了高铁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昌晶等[25]将这些文献归为两类:一是高铁作为旅游交通的重要支撑,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将会进一步促进旅游企业创新,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高铁建设会影响旅游区域空间格局,特别是高铁对时空距离的压缩,会对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旅游格局产生影响,区域的合作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将会迈向合理化。

2)高铁建设对区域旅游格局演变产生影响。可达性的提升对旅游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高铁将会扩展旅游目的地市场半径,辐射更多、更广的沿线区域,将会促进沿线区域要素资源的流动与重新分配,会拉动沿线的落后地区或是边缘区域的住宿、餐饮、零售等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地区的投资增加,成为沿线区域的“催化剂”,形成新的商业中心或是高质量旅游目的地,带动GDP的增长。投资与收入的增加,使旅游格局发生较大演变。也许是扩散效应,即沿线各区域旅游都得到快速发展;也许是强化效应,资源禀赋的旅游目的地将更具影响力,带来更多收入,而资源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旅游目的地可能会面临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局面。

3)高铁建设可能会产生虹吸效应或是过道效应,加剧旅游目的地不平衡发展。时空的压缩性可能会加剧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如高铁沿线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将会在资源的投资融资及客源方面存在竞争。除此之外,由于高铁尽管会给沿线区域带来较多的游客,但是“一日游”的游客可能会增加,出现“旺丁不旺财”的现象,过道效应显著,甚至出现沿线欠发达区域的游客“外流”向沿线的大城市,导致沿线欠发达地区旅游目的地出现萎缩现象[26]。

基于以上3个方面的讨论,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设:

假设1:高铁建设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假设2:高铁建设促进游客的可达性,将会发挥扩散效应,促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投资的增加。

假设3:高铁建设加剧区域旅游的立体竞争,不确定效应的存在将加剧区域旅游的不平衡发展。

2 模型构建和数据描述性统计

2.1 模型构建

因张吉怀高速运营时间较短,相关数据无法获取,本文重点分析张吉怀高铁建设对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客观分析,让高铁建设与运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更加科学,鉴于沪昆高铁的开通,怀化区域高铁建设与运营的时间早于张家界与湘西自治州区域。所以,分析高铁建设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影响时,将怀化区域以高铁运营与否来设定0-1虚拟变量,用来替代高铁建设变量,张家界与湘西自治州区域以高铁建设与否来设定0-1虚拟变量。由于设置建设与运营的变量具有明显的时间断点,因此,本文通过构建DID(双重差分)模型来评估高铁建设对张吉怀沿线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相较于OLS(最小二乘回归)模型,DID具有较多优势,如能够较好地避免因遗漏变量的存在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具体模型如下:

Yit=α+β·Tit+γ·Xit+ωi+ηt+εit

其中,Yit表示张吉怀区域i在t年旅游经济发展状况;Tit是张吉怀区域i在t年高铁是否建设(怀化市高铁是否运营)的虚拟变量,为了研究变量一致性,后将怀化市高铁是否运营也统称为是否建设。具体而言,Tit=0表示张吉怀区域i在t年高铁尚未建设;Tit=1表示张吉怀区域i在t年高铁已经建设(可能是当年建设或是之前就已经设立)。由于不同城市设立高铁的建设年份各有差异,Tit随着区域i和时间t而变;Xit为控制变量的向量;ωi和ηt分别代表张吉怀区域固定效应与年份固定效应;εit为残差项。

2.2 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与可获得性,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研究区域的2014—2021年的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涵盖3个市(州)5个县域(地级市)的短面板数据为样本。高铁建设与运营时间、站点信息都源于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

2)变量设定

①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Yit表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反映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由于张吉怀区域人口分布差异性较大,本文采用考虑旅游经济发展平均水平指标,拟采取人均旅游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干扰,采用2014年为基准期,在此基础上进行平减。

②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Tit表示高铁建设与否。由于建设、运营时间节点的差异性,考虑政策实施效果的滞后性,本文采用常用政策实施年份处理方法[20],即高铁建设是在上半年(6月30日)前,就定义为当年,赋值为1,若在其后,就与下一年赋值相同。

③控制变量。参照以往文献加入的控制变量F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开放状态、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状况[21]。本文拟采用以下控制变量: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4A级及以上景区代表旅游资源禀赋,固定资产投资代表区域对外开放状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住宿与餐饮收入代表消费水平,财政预算支出、城镇化水平、星级宾馆、旅行社代表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考虑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住宿与餐饮收入总额以及财政预算支出绝对数值较大,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 主要变量统计特征描述

3 实证分析与结果

3.1 基准回归结果:高铁建设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关系

表2中的(1)列与(2)列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回归(1)全样本分析中没有控制任何控制变量,不难发现,控制时间和地区固定效应后,Tit的估计系数尽管为正值,但是不显著。而回归(2)全样本中加入控制变量,发现Tit估计系数尽管变小但仍然为正,显著性水平为10%,这说明,高铁建设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1)列与(2)列全样本比较分析,发现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对核心变量作用被解释变量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说明,高铁建设尽管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影响,但是需要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才能显著。

为了进一步解释不同层面的区域旅游经济收入受高铁建设的影响,表2的基准回归还从县域层面与市级层面去验证。不难发现,分层次验证,无论是(1)列还是(2)列中Tit的系数均为正,且都显著。且市级层面的系数较高于县域层面。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综合来看,高铁建设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会产生有利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张吉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3.2 稳健性检验

为更进一步确定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是否来自高铁建设,本文按照传统处理手段调整样本,即将高铁建设时间往前推进1年和2年,设置虚拟的高铁建设时间。若虚拟建设的高铁显著促进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则表明在高铁建设之际存在某些因素影响其发展。若不显著,则可以验证正是高铁建设为张吉怀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而不是其他无法观测的因素。检验见表3。

表3 高铁建设时间往前推进:稳健性检验

表3的实证结果表明,虚拟的高铁建设与运营未能促进人均旅游收入增加,未促进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此,这一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相关结果的稳健性。

4 机制分析

高铁建设带来的市场可达性的提升,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有稳健的促进作用。但在表1中的回归(1)系数不显著地存在,促使想进一步探讨理解促进作用背后的机制。根据假设2和假设3,发现高铁建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可能存在扩散与虹吸效应,为了验证效应的作用程度,进一步进行以下讨论。

4.1 机制分析一:扩散效应

在理论上,高铁建设会对区域投资产生影响。一方面,根据资源再配置理论,区域投资和高铁建设是资源再分配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可达性理论,消费者与消费市场的时空距离缩短,将会降低消费成本,促进消费者进入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的增加。

从表4不难发现,高铁建设显著地促进张吉怀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住宿与餐饮业以及星级宾馆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更进一步反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表4 机制分析一

4.2 机制分析二:虹吸效应

高铁建设会加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会进一步加大区域之间生产要素资源、客源的竞争。一方面,高铁建设会促进区域经济更开放,市场“壁垒”将会逐渐消除,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将会降低。另一方面,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会通过效应来进行比较,这就会导致“优胜劣汰”,资源禀赋的地区优势显著,吸引的游客将会增加,而处于资源劣势的区域,则有可能逐渐退出市场。

从表5来看,张吉怀高铁建设对沿线市(自治州)与县(地级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正向的显著性作用。但从作用系数来看,对张家界、吉首、凤凰影响最大,其次是永顺、湘西自治州、古丈、怀化,最小的是麻阳。不难发现,这个系数大小的排位,正好与这些区域旅游品牌影响力的排位相接近。

表5 机制分析二

同时,从表5来看,张吉怀高铁建设的虹吸效应或是过道效应暂未出现,也许是张吉怀高铁建设期,虹吸效应还未体现,但是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差异已体现。

5 结论与建议

随着全国各地高铁网络布局的不断完善,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却出现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张吉怀高铁2021年12月才运营,高铁运营对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暂缺乏数据实证研究,但却为本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即通过量化探索高铁建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仅通过张吉怀高铁的建设对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助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需要与其他资源要素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张吉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旅游资源禀赋差异会影响高铁建设的影响效果。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尽快完善张吉怀高铁网络建设,助力张吉怀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吉怀高铁运营,将会是张吉怀区域的第一条高铁(除怀化站点外),与周边区域相比,张吉怀区域高铁建设相对落后。鉴于高铁建设对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将会促使商业投资朝着沿线区域聚集,改善张吉怀区域投资现状,从而有利于旅游产业链条的完备。与此同时,高铁网络的完善,有利于缩短各地游客的时空距离,能够促使更多的游客进入张吉怀区域,使高铁沿线区域可以获得更多的旅游经济红利。

第二,沿线各地区旅游资源差异化打造,凸显地域文化。随着张吉怀高铁建设,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各地都在“抢抓”旅游资源开发。但不难发现,张吉怀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区位的邻近性,导致旅游产品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如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旅游品牌,成为当下张吉怀地区促进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尽管张吉怀地区较多资源存在相似性,但不同的区域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从地域文化挖掘区域特色,极力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调整,形成特色品牌,有利于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促进交旅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高铁建设拉近了游客与张吉怀区域的距离,但是高铁站点往往与旅游目的地存在一定距离,做好景点与高铁站点的衔接,有利于高铁扩散效应顺利实现。同时,由于旅游存在淡旺季之分,张吉怀高铁运营后优化好列车班次,有利于高铁的有效供给,促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第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接待水平。尽管张吉怀高铁的“虹吸效应”暂没出现,但是为了以后能够“规避”或是削弱这种效应,要完善配套设施,如完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营商环境等,这些资源的配套更新,有利于优化张吉怀区域投资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特别是留住当地居民,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其中更能让张吉怀文化真实呈现,才能让旅游品牌与文化诠释。

猜你喜欢
高铁效应区域
第一次乘高铁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人地百米建高铁
学与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16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